影音專區肝病資訊

智齒為什麼叫智齒?每個人都會長嗎?

返回上一層
所謂智齒,其實學名是第三大臼齒,從大門牙開始往內算起的第8顆牙齒,包括左右兩邊的上顎、下顎一共4顆。一般人都是在16至18歲間才長出來,而此時人類的心智已經趨於成熟,因此習慣被稱為「智齒」。
 
生長在後端的牙齒最主要功能是參與咬合與咀嚼的作用,智齒也不例外,只是因為位於口腔的深處,較少會用到智齒來處理咀嚼食物的功用,因此即使少了一、兩顆,也不會妨礙食物的磨碎作用。
 
智齒因為位置關係,在清潔與治療上都相當不容易,最常引起的問題包括遭到牙肉蓋住大部份的牙齒而清潔不易,且容易形成袋口藏汙納垢,導致智齒本身與第二大臼齒的蛀牙機率大增,而這類型的蛀牙通常不好處理;或者是因埋在骨頭內長不出來形成所謂的「埋伏齒」,造成牙齦囊腫、破壞正常的骨頭甚至殃及鄰牙的骨頭等。因此,拔智齒的時機也很重要,需諮詢牙醫師,若錯過該拔牙的時間,往往不僅造成不可恢復性的牙周病,齲齒也可能造成牙髓壞死,而此類型牙周病或齲齒,常常造成智齒合併第二大臼齒都得拔除的風險。
 
但若是為了防範於未然,即使智齒現在沒有任何狀況,有些必須拔除的智齒,牙醫師會建議儘早拔除,以免後患。通常,約20歲左右、在智齒剛長出來、齒槽骨質還不會太硬時,是最好的拔除時機,這個階段拔牙,本身傷口組織修復也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