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肝病資訊

手會抖是什麼毛病?

返回上一層
 
當拿著杯子的手不自主地顫抖,或是明明在靜止狀態下手卻抖個不停,總讓人困擾,聽說有可能是甲狀腺機能問題,但做了檢查又正常,到底是怎麼了?
 
臺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臨床助理教授戴春暉,在接受《好健康》會刊的諮詢時表示,顫抖依型態可以分為:靜止型、姿勢型和動作型。
靜止型(最常見是巴金森氏症):
只有在部位肢體靜止不動的時候,發生抖動。多數靜止型顫抖症是由單側開始、不對稱地發生,例如可能是右邊肢體先開始,抖動非常厲害後,左邊才開始發生。
 
靜止型顫抖大多數和巴金森氏症有關,這類病人之後常合併有動作遲緩、肢體僵硬與行動困難的問題。當懷疑是巴金森氏症時,醫師會為病人進行多巴胺攝影檢查,或是多巴胺藥物試驗。目前台灣大約有5萬名巴金森氏症患者,年齡大約在50~60歲間。及早發現此病、給予藥物治療,並配合復健、運動,可盡量控制病情,延緩惡化程度。
 
動作型(可能與小腦病變有關):
只有在動作時會發生顫抖,例如要去拿東西的時候就會開始抖。有時候,動作型與下段所述的姿勢型顫抖會混合出現。
 
常見的動作型顫抖症是與小腦的病變有關係,通常醫師會安排病人做腦部的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造影檢查,再根據病因找出治療方式。
 
姿勢型(最常見,大多數是原發性顫抖症):
當病人在維持某一個姿勢時,例如雙手平舉、或手持杯子時,才會發生抖動。這類不自主的抖動現象,最有可能是「原發性顫抖症」,可能與遺傳或體質有關係。
 
原發性顫抖症有兩個好發年齡,一個是20~30歲的年輕族群,另一個是60~70歲這長青族群。有一半的病人有家族遺傳,另一半的人則是找不到原因;估計台灣約有100萬人有原發性顫抖症的問題,不過其中大概只有10%的人,會嚴重到需要就醫、用藥。
 
大多數的原發性顫抖症可以說是一種長期的小毛病,一般而言不至於非常嚴重,但可能會造成社交上的困擾。比方說,當大家同桌吃飯、想要舀湯喝時,手會不自覺得一直抖動,讓全桌的人都在注目,不過一旦當碗放下來時,一切又恢復正常了。通常剛開始發生時,抖動是輕微地,經過10年、20年才開始變得明顯,常常在過了20~30年後才會影響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