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肝病資訊

渾身不適!自律神經失調了?!

返回上一層
身體好多地方都不舒服,民眾常會自認為是自律神經失調了!但這到底是什麼病?
 
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林奕廷,在接受《好健康》會刊諮詢時提到,嚴格來說,自律神經失調不是正式的診斷名稱,它應該屬於一種現象,而不是疾病。但在醫病溝通中,由於容易被台灣民眾所接受,所以廣泛被使用。
 
「檢查不出確切病因」是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最大的共通點,比如患者在緊張、鬱悶時,發生胸口悶到好像快要心肌梗塞般的狀況而去掛心臟科,經過詳細的檢查卻查不出問題,此時若醫師告訴患者不舒服是因為精神心理因素所引起,民眾多半難以接受或理解,所以有時就會稱之為自律神經失調。
 
由於全身的臟腑都佈滿自律神經,所以自律神經失調引起的症狀相當廣泛且因人而異,從頭暈、心悸、排尿不順,到眼睛模糊、吞嚥困難等,都有可能。當許多症狀同時發生,且涉及不同的器官功能時,就要留意是否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可能性。
 
雖然患者時常對某一種狀特別在意,但經詢問,會發現他原來還有許多其它自律神經失調的各種症狀,例如心悸、胸悶、胸痛到讓人想到是不是心臟出問題了;時常呼吸困難與吸不到氣的感覺讓人想到肺功能不好;頻尿、排尿困難、殘尿感或性功能減退等生殖泌尿道症狀也常見;有些人認為自律神經失調最常見的症狀是發生在消化系統,像是便秘、噁心、消化不良、拉肚子、腹脹、腹痛等等。
 
除了精神疾病的影響外,壓力與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也息息相關,而是否容易感到壓力又與性格和習慣有關係。個性容易緊張的人,容易感到壓力,也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腸躁、頻尿等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而且現代人工作忙碌,還要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生活中各層面的壓力,再加上不規律的作息,這些因素使得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作用混亂,可能造成精神上的透支,引起自律神經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