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肝病資訊

失眠睡不好?試試照光治療!

返回上一層
眼睛內有一種自主感光視神經細胞,對光線十分敏感,可以影響生理週期。有些睡眠節律失調者,可藉由照光治療,調節睡眠相位,提高睡眠品質。
 
臺大醫院睡眠中心主任、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李佩玲,在接受《好健康》會刊諮詢時表示,一般人的睡眠包括4∼5個週期,每個睡眠週期平均是90分鐘,可分為「快速動眼期」和「非快速動眼期」兩大部分,其中動眼期負責整合日間的學習記憶,非快速動眼期又可分為淺睡眠、深睡眠兩大時期。
 
深睡眠又稱「慢波睡眠」,是身體休息、修復、生長激素分泌的關鍵時期,唯有充足的深睡期,睡眠品質才會好。一般成年人的深睡期占睡著時間的15%∼20%,兒童的比例高一些、老年人的比例少一些。
 
一般人能感受到的是深睡期的多寡,所以有些人會覺得自己整晚沒有睡,實際上還是有睡,只是睡眠週期不斷的轉換,且以淺睡期居多。不過就醫學上而言,深睡和淺睡都算是睡眠,如果沒有造成睡眠功能障礙,雖然睡比較淺,但功能可以就不用太擔心。
 
在睡眠週期中,光線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
 
眼睛中有一種自主感光視神經細胞(ipRGC),ipRGC的數量稀少但非常敏感,當光線進入眼睛時,ipRGC會受到光的影響,產生神經傳導至視交叉上核,進而影響我們的生理週期。
 
ipRGC對波長460∼480nm的藍光較為敏感,所以如果臥室裝的是偏冷色系的LED省電燈泡,可能會影響入睡的時間與睡眠的深度,如果是用比較溫暖色度的光,建議是光度5勒克斯或10勒克斯的小夜燈,對於入睡會比較有幫助。
 
也因為光線對睡眠是有影響的,所以睡眠節律失調者,也可以運用照光療法來改善、調整睡眠相位,讓病人有穩定的生活作息、更好的睡眠品質,而達到一覺醒來神清氣爽的感覺。
 
有些人晚上7、8點就想睡覺,半夜2、3點就起床,這種稱為「睡眠相位前移者」,若要改善此一情形,這樣的人在上午要盡量避光,但是下午4、5點則應刻意出門照光,將生理上的醒睡週期延後,藉此調整睡眠相位。
 
至於凌晨甚至清晨才睡得著的人,稱為「睡眠相位延遲者」,這樣的人就要在早上醒來之後,刻意出門照光,傍晚則需避光,讓生理時鐘慢慢調節至正常作息步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