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肝病資訊

野外求生術 遇蛇吻、蜂螫怎應對

返回上一層
當意外發生時,切勿驚慌,處理的第一步是記住「兇手」的特徵,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劉越萍曾在接受《好健康》會刊諮詢時表示,認清楚蛇或蟲的樣子(形狀、顏色等),或是用手機拍下,以便就醫時向醫師描述清楚,幫助診斷及治療。過去常有人將蛇打死後帶來急診室,其實是不必要的,只要知道特徵,醫師即可對照圖庫進行分辨,再依據咬痕、傷口深度等,給予適當的治療。
 
蛇類分為無毒蛇和有毒蛇,前者不會有嚴重的症狀,後者如雨傘節、眼鏡蛇等,為神經毒,會讓人感覺到麻痺;青竹絲為出血性毒,會造成傷口潰爛。不同的毒性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所以最好知道毒蛇種類,有利於醫師正確處理。
 
遭咬當下如果有出血,記得傷口位置要低於心臟,減慢血液回流的速度。用止血帶止血時,要注意不要綁死,以免造成肢體其餘部位加速壞死。
 
有許多人會以「口吸蛇毒」的方式因應,認為吸出蛇毒,可降低傷者的中毒劑量,但這樣的做法「副作用遠高於益處」。一方面,蛇毒進入人體後,擴散速度極快,不一定用口就能吸得出來,另一方面,施救者本身如果帶有肝炎或AIDS等疾病,透過接觸可能造成感染風險外,施救者自己如果口腔中有傷口,也會有中毒危險,因此並不建議這麼做。
 
在台灣除了蛇和蜜蜂之外,還可能遇到隱翅蟲、蜘蛛、毛毛蟲、水蛭(螞蝗)、紅火蟻…等昆蟲類咬傷,這種多半為局部性的腫、癢、痛,在咬傷後,可先以冰敷降低不適,並用肥皂清洗,讓傷口維持乾淨。通常這類局部性過敏反應會自然痊癒,但如果觀察2~3天後仍未好轉,還是需要就醫,避免情況惡化。
 
就就野外求生之道來說,「預防比治療重要」,因為在就醫之前,傷者自己能處理的並不多,甚至有時只能「聽天由命」(例如事發地點太過偏遠,無法立即提供救援等),不如事先做好妥善的防範,例如穿著顏色較不鮮豔的長袖衣褲、包頭鞋、攜帶防蚊液、戴粗布手套、勿噴灑香水、盡量走大路…等,也要多帶薄外套、帽子,除了遮陽外,亦可幫助減少身體暴露區域,在意外發生時派上用場。
 
在台灣還要小心恙蟲病,台灣全年皆有恙蟲病病例發生,病例數通常自5月開始呈現上升,6至7月達高峰,9至10月出現第二波流行,於花東及離島地區感染者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