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肝病資訊

2019首例日本腦炎確診 疫苗仍為最佳防護

返回上一層
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今(2019)年首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高雄市60多歲男性,5月1日開始出現發燒、頭痛、抽搐及意識不清等症狀就醫並收治住院...
 
根據衛生部疾管署的資料顯示,大部分的人感染日本腦炎後大多無明顯症狀,少數會有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嚴重則可能出現意識改變、對人時地不能辨別、全身無力、腦神經功能損傷、輕癱等,甚至昏迷或死亡。
 
臺大醫院感染科主任、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陳宜君,曾在接受《好健康》會刊諮詢時提到,有些人可能以為日本腦炎是很遙遠的古老傳染病,其實每年本土與境外總病例數仍有2、30例,流行季節主要在每年5~10月,病例高峰通常出現在6~7月,老年人若不慎感染後果很嚴重。
  
日本腦炎是由病媒蚊傳播的疾病,不會由人傳給人,台灣以三斑家蚊、環蚊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的傳播媒介。台灣從1960年代推動日本腦炎預防接種,原本使用的是以鼠腦製程之不活化日本腦炎疫苗,不過現在已經有新的活性減毒嵌合型疫苗,自2017年5月22日起幼兒常規接種改採用這個新疫苗,出生滿15個月接種第1劑,間隔12個月接種第2劑。
 
至於成人是否要自費補接種日本腦炎疫苗?建議若居住或工作場所接近動物畜舍或可能有病媒蚊孳生地點,或是到日本腦炎流行地區旅遊,可以補接種。
 
許多疫苗的保護力都不是永久,疾管署針對成人是否需要補接種哪些疫苗,也提出「成人預防接種建議時程表」,民眾可上疾管署網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