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35期

出刊日:2016-01-15

返回上一層

尿裡有泡泡! 腎臟出問題了嗎?

腎臟科門診常常見到患者因小便起泡,感到憂心而前來就診,事實上,很多原因都可能導致尿液裡有泡泡,不見得一定是腎臟的問題,但泡泡尿的確可能是身體異常的警訊之一,千萬別等閒視之!
 
諮詢╱賴俊夫(臺大醫院內科部腎臟科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內科臨床助理教授)
撰稿╱丘俐瑩
 
NO35.10.274
58 歲的老張平時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但近2、3個月如廁時卻發現尿液出現了許多小泡泡,在朋友建議下,老張自行到中藥店抓了一些草藥服用。不過吃了一陣子,不僅泡泡尿沒改善,反而雙腳還嚴重水腫,老張這才趕緊上醫院報到。
 
抽血、驗尿後,醫師發現老張的血脂、血清白蛋白、以及蛋白尿等數值都明顯異常,經一系列的檢查與進一步做腎臟切片,才確診是原發性腎病症候群。所幸經口服類固醇1年半,病情控制得宜,不僅許多數值逐漸恢復正常,尿液也不再起泡泡了。
 
泡泡尿形成的原因很多,衝力是成因之一,如男生站著尿尿,解尿時產生的衝力較大,會比女性坐著如廁容易在尿液中出現泡泡,或解尿時,尿液沖激到馬桶的力道大,也會因此形成泡沫。但這些泡泡較大,短時間就會消失。
 
另一方面,泡泡尿也與尿液的表面張力改變有關。尿液中的有機溶質主要成分是尿素,當尿素濃度高,會進而改變尿液的表面張力而形成泡泡,例如人經過一夜休息,尿液濃縮後,小便濃度高,早晨的第一泡尿就容易起泡,所以泡泡尿不盡然是腎臟出了問題。
 
又如飲食若常大魚大肉,吃下較多的蛋白質,蛋白質會在體內產生過多的尿素與磷酸從尿液排出,改變尿液的表面張力,就容易產生泡泡尿。
 

泡泡尿須注意是否為蛋白尿

泡泡尿最需要擔心的就是「蛋白尿」。一般正常健康的人,每天尿液會含有50毫克到200毫克的蛋白質,但當腎臟出問題,腎臟的腎絲球基底膜出現病變,蛋白質等原本應該被攔住的大分子物質,現在卻攔不住,漏到尿液中排出,就稱為蛋白尿。
 
尿液試紙檢查是臨床上最常使用判定是否有明顯蛋白尿的方法,把試紙放入尿杯中,看試紙顏色變化來判定,檢查結果以+/-來表示,即陽性或陰性,而檢查報告的「+」字越多,代表蛋白尿越嚴重。
 

蛋白尿成因多 病理性需注意

蛋白尿的成因很多,有以下可能:

一、暫時性蛋白尿:

懷孕或劇烈運動、發燒、脫水等身體新陳代謝突然變快的情況下,都可能會出現暫時性的蛋白尿,不過,當這些因素消失後,通常蛋白尿也會消失。

二、姿勢性蛋白尿:

有些正常的年輕人或是腎臟疾病恢復期的病人,活動或站立時,也會出現蛋白尿,但平躺測量時,蛋白尿就會消失,這種姿勢性的蛋白尿通常會自然痊癒,也不會有腎功能的衰退。

三、病理性蛋白尿:

蛋白尿最需要關注的是病理性問題。病理性蛋白尿可能是腎臟本身病變引發,這種原發性的腎病變,如微小腎病變或局部性腎絲球硬化症等各種腎臟疾病,必要時需透過血液檢查或腎臟切片確診。
 
除此之外,身體其他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紅斑性狼瘡、多發性骨髓瘤、肝炎或愛滋等身體免疫或感染疾病,或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等藥物的患者都可能引發腎臟病變,產生持續性的蛋白尿。
 

蛋白尿檢查可能呈現假陽性或假陰性

當檢查出蛋白尿時,無需太慌張,有時可能是假陽性,例如很多民眾健康檢查時,常被要求檢查前要空腹,很多人往往從午夜開始就滴水不沾,尿液經過濃縮,尿液中的蛋白質濃度增加,此時可能會呈現假陽性;但也別掉以輕心,應進一步複檢確認。
 
另一方面,蛋白尿檢查也可能呈現假陰性,例如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早期腎病變,因為流失的蛋白質可能每天僅30到300毫克,這樣微量流失的蛋白質,試紙不見得能偵測出來,所以針對高危險族群,臨床會進一步進行微量白蛋白尿或尿液總蛋白量檢查,以偵測到早期的腎病變。此外,試紙主要偵測帶負電荷的蛋白質,如有多發性骨髓瘤等疾病造成尿液中出現帶正電的蛋白質,試紙也可能偵測不出來。
 
腎臟是身體重要的代謝器官之一,平時要保護腎臟,別忘控制好血壓、血糖、蛋白尿、血脂肪、尿酸,保持理想體重、不要吸菸、避免過於勞累,更要避免食用來路不明的藥物。
 

(警訊)小便泡沫細緻、時間久仍不消散

小便有泡泡並不一定代表腎臟問題,若尿液中的泡泡較大,10幾秒泡沫就散去,通常這樣的泡泡尿以暫時性成因居多;但若小便泡沫型態以細緻的泡泡居多,馬桶故意不沖水,過1、2小時後泡沫仍無法消散開來,此時就要提高警覺,最好至腎臟科門診進行檢查。
 

健康Q&A

Q、尿液常規檢查結果沒有問題,是否就代表腎功能正常?
A、民眾有時會誤解尿液常規檢查結果都沒問題,就代表腎功能正常,事實上,尿液常規檢查不代表所有的腎功能。例如腎臟的代謝廢物清除率需要靠抽血檢查,若腎臟有腫瘤、結石、腎囊腫、泌尿道阻塞等腎臟問題,則要透過超音波等影像學檢查才能判定,臨床上醫師會針對病患症狀,評估是否要加做相關檢查。
 
Q、我有高血壓和糖尿病,但沒有泡泡尿,腎臟功能也正常,有需要特別做腎臟檢查嗎?
A、糖尿病、高血壓、大於65歲的年長者、有蛋白尿、有腎臟病家族史、長期服用藥物者等洗腎的6大高危險群,即使現在還沒有腎臟功能不良的警訊,也應該每3個月「驗尿、驗血、量血壓」等3項指標,簡稱為「護腎33」。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