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33期

出刊日:2015-07-15

返回上一層

無端蔓延的害怕 談畏懼症

生活中有某些事物是讓你極端恐懼害怕的嗎?如果你對於某些事物害怕的程度遠超過一般人,且暴露其中就會感到身體不適,有可能就是「畏懼症」,透過藥物和認知行為治療,畏懼症是可以改善的。
 
諮詢╱謝明憲(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
撰稿╱黃靜宜
 
10-274
 
近日日本知名藝術家草間彌生畫作在台展出,其畫風充滿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圓點,極富特色,有人看了卻直呼「不舒服」,甚至感到全身冒汗、恐懼害怕。其實對特定事物感到極度畏懼的人,不如想像中少,如果已經嚴重影響生活,畏懼症,其實是可以治療的!
 

特定畏懼症 畏懼事項無奇不有

在精神疾病診斷上確實有「特定畏懼症」(Specific Phobia),而求診者畏懼的刺激源無奇不有,從蜘蛛、昆蟲、狗,到害怕注射、輸血、飛機、高度、封閉的環境等。但凡對一個特定的對象或情境感到顯著恐懼或焦慮,造成很大的困擾,都算是特定畏懼症。
 
對特定事物畏懼的人,通常離開那種情境即可緩解不適,所以不一定會到精神科就醫,如上述對某些昆蟲或動物感到害怕者,或是害怕密集圓點狀的東西。但若連坐在巴士這種封閉空間都會感到不適的「密閉空間恐懼症」,或是社交畏懼症(social Phobia)者,因為會嚴重影響生活,就會考慮就醫。
 
為什麼有些人會對看似尋常的事物畏懼?是大腦出問題了嗎?
 

畏懼症者 大腦邊緣系統活性較高

其實所有人在思考或感受時,背後都有傳導神經物質的波動,研究發現,這些有畏懼症的人跟一般人相比,當他們看到或想到那些讓他們害怕的事情時,大腦裡面有些區域的活性會增加,如蒼白球、島葉、視丘、腦枕、小腦、杏仁核等區域,會有比較高的活性。而在經過藥物以及認知行為治療後,這些區域的活性就會降低,接近一般人。大腦活性是用功能性腦造影( functional brain imaging,包括功能性磁振造影等)來檢查得知。
 
這些大腦區域跟人的情緒、記憶有關,屬於大腦的「邊緣系統」,像是杏仁核與情緒反應有關,尤其是恐懼情緒。一旦曾經因某些事物受到傷害,杏仁核的特定區域會因為學會害怕,產生恐懼的記憶。例如有人非常恐懼蛇,也許是因為小時候有過與蛇接觸的恐怖經驗,讓他忘不了,所以只要遇到甚至光是想到相同的情境,就會激起他恐懼的記憶,引發不適症狀。通常這些不適症狀包括焦慮、全身冒汗、呼吸不過來、緊繃、噁心、心理上覺得自己快死了、沒辦法再忍耐下去了等等。
 
如果引發恐懼的刺激源很容易脫離,通常避開後就沒事了,但有時候不是可以立刻脫離那些情境,就會造成患者莫大的困擾,需要治療。
 

藥物加認知 行為治療可改善

目前精神科對於畏懼症的治療方式,短期如藥物療法,中長期就是藥物加上自我放鬆、認知行為治療,藉以調整、改變患者的想法。
 
許多人常有疑惑「我明明是畏懼症,為什麼醫師卻開立抗焦慮、抗憂鬱的藥物給我?」其實是因抗焦慮、抗憂鬱的藥物本身是作用在中樞神經系統(大腦),所以此類藥物同時也有改善畏懼症的作用。
 
為什麼吃藥可以改善畏懼症的症狀?事實上,藥物可以調整(改變)大腦內上述區域的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從而改變畏懼症患者的畏懼來源(例如:蛇、血液等)所引發的恐怖經驗等情緒、記憶。藉由藥物緩解畏懼症患者接觸刺激源時引發的生理不適,讓患者不會因不適症狀加重心理的懼怕。
 
例如有懼高症的人,一旦站上高處心理就會害怕,出現種種不適症狀,而這些生理上的不適又和懼高聯想在一起,「雞生蛋蛋生雞」,形成惡性循環。藥物可緩解生理的不適,中斷惡性循環,再慢慢藉由認知行為治療,讓患者不會愈想愈害怕。
 
所謂認知行為治療是精神科的一種療程,通常需進行一個月到兩個月。例如有些人不敢坐飛機,是因為總會聯想到空難,此時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就會與他討論,空難發生的頻率真的有他想得那麼高嗎?真的有那麼害怕嗎?幫他調整想法。有時候甚至可以讓求助者適度暴露在他害怕的情境中,由治療師在旁陪伴,一起討論暴露在那種情境下的感覺,並練習深呼吸、放鬆,當事人可能會慢慢覺得好像沒有那麼糟糕。
 

社交畏懼症 一上台就發抖

有一類畏懼症稱為「社交畏懼症」,可說是畏懼症中最常見的,也是最多患者來求診的。
 
其實很多人在眾目睽睽下上台說話,都會感到害羞、緊張,但社交畏懼症者害怕的程度遠超過一般人。他們常會想像自己被品頭論足,因此感覺不自在,也擔心自己社交技巧不佳,影響與他人相處的氣氛,進而退縮並逃避社交場合。其生理症狀可能會表現面紅耳赤、兩手發抖、反胃作嘔、突然尿急想上廁所、言語表達困難和猛流汗等,嚴重者甚至會達恐慌的程度。
 
例如曾有求診者是因為一上台報告,就會面紅耳赤,冒汗、呼吸不過來、手抖、覺得快要死掉…其實他明明昨晚已經準備了很多內容,只是一上台就因太過害怕腦筋一片空白,所以非常挫折。醫師跟他討論後發現,他從小就對於社交場合比較緊張,以前還可以逃避,但上了高中、大學,需要上台報告的頻率很高,若不克服,會影響學習成績。
 
社交畏懼症的治療模式也是採用藥物和認知行為治療,醫師會告訴他,下次你上台報告前,可以先服用一些藥物紓緩生理的緊張症狀,當你覺得心情開始忐忑不安,試著放鬆、深呼吸,釐清自己擔心害怕是擔心什麼?講錯話?被嘲笑嗎?其實這些都不會發生。經過幾次演練後,就比較可以用平常心度過。
 

社交畏懼症好發於青少年

社交畏懼症的終生盛行率為10%到16%,其實還蠻常見的。男女性發病率相當,好發於青少年。統計顯示,約40%的患者在10歲以前發病,95%的人在20歲以前發病。十幾、二十歲的年紀,剛好也是要發展社交關係的關鍵時期,所以若未積極治療,會嚴重影響日後社會化的正常過程,包括學業、事業、人際關係上都可能受影響,甚至導致其他共患(comorbidity)的精神疾病。共患的精神疾病是近幾年受到重視的課題,比例甚至可高達75%,其中依次以單一型畏懼症(59%)、懼曠症(44.9%)、酒精濫用(19%)和藥物濫用(17%)、以及重鬱症(17%)最為常見。
 
過去社交恐懼症不被重視,也較難被診斷出來,很多人以為自己害怕面對人群,只是單純的靦腆、膽怯個性使然,難以改變,最後索性逃避所有社交場合,成了名副其實的「宅男宅女」。其實若害怕社交的程度已嚴重影響正常生活,應該勇於求助,早期發現並予以有效的治療,可以中斷此一疾病病程的發展,減輕個人與社會的負擔,並改善生活品質。
 

健康Q&A

Q、從小就讓孩子多多上台表演或演講,可以避免長大後有社交恐懼症嗎?
A、有可能有幫忙,但不一定如此做就能保證不會有社交恐懼症。因為社交恐懼症也可能源自於某一時期的不良經驗,讓他從此害怕面對人群多的場合。
 
Q、我孩子才7歲就疑似有懼高症,我該順著他還是應該訓練他克服懼高?
A、可以在他信任的家人陪伴鼓勵下,帶他去走橋樑等高處,討論他害怕的原因,並試著讓他了解其實沒有他想像的那樣恐怖。若真的已經造成生活上的困擾,亦可請醫師協助。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