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24期

出刊日:2013-04-15

返回上一層

頸部的美麗蝴蝶 甲狀腺與副甲狀腺

每個人的頸內都有一隻美麗的蝴蝶,在醫學上,它的名字叫做甲狀腺。甲狀腺的功能低下或亢進,都可能出問題,可別輕忽它的重要性。
 
諮詢/張天鈞(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撰稿/韋麗文
 
一名23歲的年輕女性,結婚之後非常希望能儘快有愛的結晶,但是肚子總是沒有動靜,前往婦產科進行檢查。因她一直有月經不規則、怕熱、心跳很快等問題,加上外觀有黑、乾、瘦的特質,醫師懷疑她是甲狀腺機能亢進,將她轉介到內分泌專科。
 
她積極地接受治療,幸運地在3個月後就順利懷孕,懷孕期間也遵循醫師的指示用藥,證明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女性病患也能順利懷孕生子,手攬新生兒,讓她笑盈盈謝道,原來內分泌專科也可以「助人好孕」!
 
若在脖子打上蝴蝶領結,那麼約略就是甲狀腺所在的位置了。甲狀腺位在喉結下方、氣管兩旁,分為左右兩葉,形狀就像是蝴蝶的翅膀一般,中間相連的峽部就像蝴蝶身體。而甲狀腺後方的副甲狀腺,就像是蝴蝶翅膀上的四個斑點。
 
甲狀腺會分泌甲狀腺荷爾蒙,負責促進體內組織的新陳代謝。而在甲狀腺後方的副甲狀腺,形狀像是四顆豆子一般,因為名稱與位置與甲狀腺接近,被命為「副」甲狀腺,然而副甲狀腺與甲狀腺卻是截然不同的器官,副甲狀腺負責溶出骨骼中的鈣,幫助身體維持鈣和磷在體內的平衡。
 

甲狀腺身體動力來源

甲狀腺是由濾泡組成,濾泡中滿是甲狀腺荷爾蒙。它直接分泌到血管中,隨著血液循環在身體中發揮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甲狀腺就像是身體燃燒的汽油,是動力的原料。
 
副甲狀腺則是負責分泌副甲狀腺荷爾蒙,這是調節血鈣的荷爾蒙之一,它可促使骨骼釋放出鈣,用以維持血鈣的平衡。因為副甲狀腺不斷地促使骨骼中的鈣釋出,被稱為「身體的敗家子」。
 

常見的甲狀腺3大疾病

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可以分為3大類,包括甲狀腺結節、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低下。

.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是內分泌專科最常見的甲狀腺疾病之一,通常是健康檢查發現,進而就醫。通常僅有甲狀腺腫大,檢查甲狀腺功能卻正常。
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的不正常增生,因此會出現腫塊突出的現象,也有女性患者疑惑自己怎麼長出喉結了!所幸甲狀腺結節絕大部份是良性的,但仍有少部份是甲狀腺癌,因此如何鑑別診斷出是良性、或是癌化的第一個訊號,就非常考驗醫師的診斷功力。
對於懷疑可能是癌症的甲狀腺結節病患,如果囊腫內有小的實心部份,特別是有微小鈣化點時,可在超音波導引下作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來進一步確診。如果盲目的抽吸細胞,可能會遺漏重要的病變部份。

.甲狀腺機能亢進:

甲狀腺機能亢進是指甲狀腺荷爾蒙分泌過多,病患通常合併有甲狀腺腫大與甲狀腺功能異常,最常見的症狀包括心悸、手抖、怕熱、體重減輕、大便次數增加、月經失調、不容易受孕。甲狀腺功能檢查包括三碘甲狀腺素(T3)、甲狀腺素(T4)、游離甲狀腺素(freeT4)和高敏感度甲狀腺促素(HS-TSH)。
在治療上,通常使用藥物治療,原則上以抗甲狀腺藥物、交感神經抑制劑以及鎮定劑為原則。必須治療一年以上才能停藥,停藥之後復發機率高,停藥的病患必須規律生活、採低碘飲食、定期檢查甲狀腺功能。放射性碘治療也是方便有效的治療方法,較大的甲狀腺腫可以採用。不適用以上兩種治療方法者,亦可考慮手術治療。

.甲狀腺功能低下:

臉部浮腫而蒼白、講話聲音低沉、行動遲緩、怕冷、便秘、體重增加,嚴重時甚至會意識昏迷,是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常見症狀,但因為症狀不具有特異性,這類病患也少主動求診,若不是內分泌相關專科醫師,也較少會聯想到甲狀腺功能低下症,所以患者可能到處求診最後才發現是此病。其實診斷不難,若懷疑是甲狀腺功能低下者,可進行血中甲狀腺促素濃度檢查即可得知。
 
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原因包括自體免疫性甲狀腺炎、使用放射性碘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症和甲狀腺癌,腦垂腺壞死也會導致繼發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不論原因為何,主要的治療方法都是補充甲狀腺素。
 
值得注意的是,大約每5000個寶寶中,就有一個是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剛出生的寶寶幾乎沒有異常症狀,在出生2到3個月後,才會慢慢出現症狀。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寶寶是因為缺乏甲狀腺荷爾蒙,影響腦神經及身體生長發育。如果到了6個月大才治療,大部分會有智能障礙、生長發育遲緩、身材矮小等問題。
 
所幸只要透過抽血,並佐以甲狀腺造影檢查,就能及早發現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因此該項檢查已經列入新生兒篩檢的項目中,在出生後1到2個月給予甲狀腺素治療,可使寶寶有正常的身體成長與智能發展。因此接受篩檢,並早期給予治療,非常具有意義。
 

副甲狀腺維持血鈣平衡

每個人有4個副甲狀腺,分為上下兩對,位於甲狀腺後方。副甲狀腺所分泌的副甲狀腺荷爾蒙可以調節血液中的鈣、磷平衡。
 
要了解副甲狀腺的重要性,要先從「鈣」談起。人體中約有1公斤的鈣,有99%存在骨骼中,只有1%的鈣在軟組織與血液中,然而這關鍵的1%,卻是協助神經傳導和肌肉收縮的重要因子。
 
副甲狀腺素就是維持血鈣穩定的重要荷爾蒙,當血液中的鈣離子下降時,副甲狀腺會分泌副甲狀腺素,促進骨骼釋出鈣質。
 

副甲狀腺功能亢進易致血鈣升高及結石

當副甲狀腺功能過於亢進時,就像敗家子般,不斷地提領骨骼中的鈣質,讓病患出現血鈣升高、骨質疏鬆和泌尿道結石。
 
副甲狀腺亢進的病患多數是在健康檢查時發現血液中有高鈣低磷的情況,若僅是指數稍高,沒有合併骨骼、腎臟的疾病,則可以先追蹤即可,日常生活上則要多運動、多喝水。如果副甲狀腺亢進合併有其他症狀時,可以考慮手術摘除副甲狀腺。
 
此外,泌尿道反覆結石的病患,應注意自己是否有高鈣低磷的情況,若僅是不斷打碎結石,而不治療根本的副甲狀腺亢進問題,則難以根治反覆泌尿道結石。      
 

含碘鹽的重要性

近來各式各樣的進口鹽如玫瑰鹽、岩鹽、海鹽等,逐漸佔據家家戶戶的餐桌,民眾品嘗美味的同時,卻忘了一個關於碘鹽的公共衛生故事。
 
過去,台灣是甲狀腺腫的流行區,多數發生在丘陵和山地居民,有趣的是,在甲狀腺腫的區域,豬隻的甲狀腺腫罹病率也比非流行區高,顯示致病因子與環境有關。
 
民國53到54年,陳拱北教授研究群調查發現國小五、六年級的甲狀腺腫盛行率高達21.6%,這是一個十分驚人的數字。因此從民國56年起,全國推動實施食鹽加碘,使每公克食鹽含30微克碘,只要每個人每天吃5到15公克的鹽,從食鹽攝取的碘就已足夠供應人體一天所需。這項食鹽加碘的防治措施,讓國內的甲狀腺腫盛行率下降到只有約4.3 %。
 
但民國91年之後,食鹽不再專賣,民眾食用的鹽不一定都含碘,是否可能再現缺碘危機?
 
據衛生署「93-97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之碘營養狀況評估計畫」資料顯示,成年人尿碘的中位數,雖然還在正常值範圍內,但已經逼近正常值的最低標準(100微克/升),此外,孕婦及幼童已瀕臨不足邊緣,因此適量使用加碘鹽仍有必要,或者是多攝取含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等來補充碘。
 

甲狀腺亢進病患少吃碘

碘是製造甲狀腺荷爾蒙的原料,一般人應該攝取適量的碘,但是對於甲狀腺亢進的病患,若是過度攝取碘,無異於火上加油,因此甲狀腺亢進的病患應該避免食用碘,慢性甲狀腺炎的病人攝取碘也會加重發炎情況。此類病患除了避免吃碘鹽之外,昆布、海帶、紫菜、海苔都含有豐富的碘,應該避免。

甲狀腺與新陳代謝

甲狀腺與細胞的新陳代謝有密切的關係。甲狀腺素缺乏時,在小孩子會影響智力的發展和生長,因此造成呆小症;如果在大人,則會使新陳代謝減慢,導致浮腫、便秘、怕冷、體重增加,嚴重時意識昏迷。若分泌過量,會導致手抖、心悸、怕熱、體重減輕、大便次數增加、焦躁不安,甚至休克死亡。
 
 
Q:雙手平舉時手會不自主地發抖,就是有甲狀腺疾病?
A:不一定,手抖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症狀之一,但是手抖潛藏的疾病非常多,包括本態性手抖、老化,仍要視病患是否有甲狀腺疾病的其他症狀,例如心悸等來判別。此外,甲狀腺亢進病患外觀多有黑、乾、瘦的特徵。
 
Q:有甲狀腺機能亢進者可以懷孕嗎?
A: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女性病患較不容易懷孕,懷孕了也容易流產,若是想要懷孕,應先治療疾病。若擔心懷孕用藥會影響胎兒,造成胎兒甲狀腺機能低下,可以改用較不會通過胎盤的藥物,減少對胎兒的影響。
 
Q:頸部摸到腫塊,可能是甲狀腺癌?
A:不一定,要檢查才能確定。很多病人是看到或觸摸到自己前頸部有一個結節而就醫,通常醫師會先利用觸診檢查,分辨腫塊的硬度、大小、表面是否平滑、是否有壓痛,以及其周邊的淋巴腺是否腫大。另外可以觀察其皮膚顏色是否變紅。

良性結節性甲狀腺腫通常不會有壓痛,皮膚顏色亦正常,表面平滑有彈性,吞嚥時會上下移動。雖然經由觸診就可以大約診斷出來,但為求得準確,可以作超音波檢查,觀察結節是實心或囊腫或部份囊腫。如果結節為低迴音且有微小鈣化點,則很可能是癌症。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