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17期

出刊日:2011-07-15

返回上一層

醫學檢查 輻射知多少?

前一陣子,人人聞輻射色變,就連病人在門診聽到醫生建議作檢查,也面有難色,甚至拒絕檢查,就怕惹得一身輻射。醫學檢查的輻射有多少,對人體有害嗎?
 
撰稿/蔡青華 (臺大醫院影像醫學部醫事放射師)、張家鴻 (臺大醫院影像醫學部醫事放射師)、梁博欽 (臺大醫院影像醫學部主治醫師)
 
前一陣子日本發生強震,福島核電廠遭受海嘯侵襲,輻射外洩,頓時核安、輻射危害成了全球關注的焦點,68歲的林伯伯看多了新聞報導,不禁也覺得恐慌。這天他因已咳了好幾個星期,由女兒帶他到醫院看病,醫師問診後建議他去照胸部X光片,以便進一步判斷。林伯伯一聽,面有難色,問醫師「可不可以不要作這項檢查?」因為他擔心會有輻射!
 
輻射的種類、輻射的傷害、輻射的劑量......等問題,以往常讓許多民眾疑惑、分不清楚,現在又加上近鄰日本福島核電廠的事故,民眾對輻射量的恐慌,有增無減,醫院門診中還真的有人拒絕做檢查,以免身體接受多餘的輻射暴露,醫病溝通起來更複雜。
 
到底是不是凡有輻射都會傷人?接受醫學檢查,是不是也會增加輻射暴露的風險?
 

什麼是輻射?

輻射是一種以波的形式或是高速粒子的型態傳送的能量,依照能量的高低分為非游離輻射與游離輻射。非游離輻射泛指能量較低,無法與物質作用產生游離的輻射,如太陽光、燈光、紅外線、無線電波、手機的電磁波等,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的輻射;游離輻射則是能量較高,可與物質產生游離作用的輻射,例如電磁輻射的X光或同位素產生的伽瑪(γ)射線,或者粒子輻射,如阿法粒子、貝他粒子等。通常在影像醫學檢查的範圍以X光為主要的輻射種類;利用低活性同位素注入人體內進行的核子醫學檢查,則用到伽瑪射線。
 
在1895年11月,德國物理學家侖琴(Roentgen)發現了一種眼睛看不到卻能穿透物質的射線,因為不知道射線的名稱,所以稱為「X」射線,也就是現在俗稱的X光,是最早發現游離輻射的開始,侖琴教授也以他太太的手部,照了世界第一張X光片。
 
接著,在1896年12月,法國科學家貝克(Becquerel)發現鈾的化合物會發出一種射線,不同於X光,但同樣具有穿透能力,可使照相底片感光的射線,即為伽瑪射線。1898年,法國科學家居禮(Curie)夫婦自瀝青鈾礦中提煉出釙和鐳兩種同位素,而獲得諾貝爾獎。這三位對於輻射的研究有著劃時代的貢獻。
 

輻射怎麼傷人?

當人體接受輻射能量時,體內細胞和水分子會被游離或激發,造成染色體(DNA)斷裂,同時水分子被游離後產生氫氧自由基,這些自由基經過一連串的化學反應造成細胞分子損傷。但人體細胞有自行修復的能力,能夠恢復正常,萬一損傷嚴重到無法修復或修復錯誤,則會造成細胞死亡或突變。
 
輻射對於人體的效應可分為確定效應與機率效應。當人體接受輻射劑量高於某個程度,例如1000毫西弗(mSv,等效劑量的單位是西弗Sv,1西弗=1000毫西弗)以上時,許多細胞會死亡或無法正常修復,進而產生疲倦、噁心、嘔吐、皮膚紅斑、脫髮、血液淋巴球驟減等現象;劑量更高時,甚至會死亡,這種稱為「確定效應」。確定效應必須超過低限劑量才會產生。
 
如果因輻射引發癌症或不良遺傳,這種機率則無低限劑量,且發生的機率隨著所吸收的輻射劑量成正比,稱為機率效應。
 
就發生的對象而言,若發生在輻射接受者本身,為輻射軀體效應;若為輻射接受者本身的後代則為輻射遺傳效應。以發生效應的快慢來說,又可分為急性與慢性效應。急性反應,例如皮膚發生紅斑,骨髓、肺、消化道受傷,白血球減少,不孕,噁心、嘔吐、腹瀉等。慢性反應,例如白內障,影響胎兒,白血病,癌症。
 
人體各器官對於輻射的敏感度有高有低,敏感度高的組織器官包括:胎兒、淋巴組織、生殖腺、骨髓、脾臟。敏感度稍高的組織器官是:皮膚、水晶體、消化道。敏感度中等的組織器官是:肝臟、血管。對輻射的敏感度低的組織器官則是:肌肉、骨骼、神經。也因此,在輻射下,身體不同的暴露部位,會引發確定效應的低限劑量值,各有不同,例如,會對胚胎與胎兒造成畸形的急性(一次)曝露的輻射低限劑量值是100毫西弗;會造成骨骼發育不全的急性(一次)曝露的輻射低限劑量值是1500毫西弗。(見表「輻射下,身體不同曝露部位引發確定效應的低限劑量值」)
 
依據國際輻射防護協會(ICRP)、美國游離輻射生物效應委員會(BEIR)的報告指出,急性全身曝露的確定效應中,一次劑量在250毫西弗以下,沒有可察覺的症狀發生,只有可能引起血液中的淋巴球染色體變異,但這只需要考量機率效應的發生而已。
 

天然輻射、醫學輻射比一比

在日常生活中,即使風平浪靜,沒有地震沒有海嘯引發核災,其實也會自然地接觸到輻射,來源為天然輻射與人造輻射。天然輻射如宇宙射線(與所處地表高度有關,高度愈高,宇宙射線的強度愈強)、地殼土壤、建築材料等所含的天然放射性核種,以及食物中所含的鉀40、空氣中的氡222等。天然輻射即是指,生活在地球上,每年就會接受到2~3毫西弗左右的輻射劑量。台灣地區的民眾一年平均受到的天然輻射劑量為2毫西弗左右,稍低於世界的平均值2.4毫西弗。劑量的不一是因為上述天然輻射的強度不一,海拔高度、環境的天然核種含量不一所致。(配插圖:一般游離輻射劑量比較圖)
 
 
在醫學檢查過程中,有機會接觸到輻射的有:一般X光診斷、核子醫學檢查、放射治療等三大項:

1、一般X光診斷:

‧一般X光檢查:主要是利用X光穿透人體不同密度的組織後,呈現不同灰階的影像,作為醫療上診斷的工具,例如頭部、牙齒、胸部、腹部、四肢、脊椎等部位的X光攝影,是目前普遍且有效的X光檢查。一般來說,一次胸部X光的劑量約0.02毫西弗,是全年度台灣地區民眾所受到天然輻射劑量的百分之一左右。而腰椎X光的劑量約1.5毫西弗。
 
●X光透視檢查:利用連續X光透視的方式做動態的檢查,例如上下消化道攝影、血管攝影檢查、心導管檢查等。其中,一次上消化道攝影的劑量約8毫西弗。血管攝影檢查、心導管檢查屬於侵入性檢查,不是一般的常規攝影,檢查所受的劑量因檢查目的、技術難易度差異較大,因此並無參考劑量。
●電腦斷層檢查:是利用X光球管360度多方向快速掃瞄,照取多張X光影像,再運用電腦重組這些影像,可將堅硬的頭顱內的腦部或脊椎內的脊髓結構顯現出來;以2D或3D的方式將人體的解剖構造呈現出來。一次頭顱電腦斷層掃描的劑量約2毫西弗。

2、核子醫學掃描檢查(含正子攝影):

是利用不穩定的核子標記在診斷用藥劑上,經過特殊處理,做成各式各樣的試藥。然後,把這些試藥注射到病人體內,或是讓病人口服吸收,依據各種試劑不同的特性,分佈到某些特定的器官,例如心臟、骨骼或甲狀腺或病變組織。之後,這些不穩定的核子,便可放射出極微量的伽瑪射線,這些微量的伽瑪射線是對人體無害的。醫療人員可以利用特製的強而有力的儀器照像,看看這些試藥在各該器官內怎麼分佈,並拿來和正常人的影像比較,從而判斷病人到底患了什麼病。
一次正子攝影斷層掃描(PET)的劑量是7毫西弗。腸胃鋇劑攝影的劑量是8毫西弗。

3、放射治療:

是使用高能量的輻射線去殺死腫瘤細胞,所使用的輻射劑量是毫西弗的千倍計算,癌症放射治療總劑量大約20西弗~100西弗不等,目的是要殺死腫瘤細胞,治療病人。

醫學檢查該不該做?

在游離輻射防護法的規定下,個人的輻射劑量限度並不包含醫療輻射所造成的劑量,所以並未規定一個人一年最多可以照多少X光、照多少電腦斷層,所有的醫學檢查都應在合格醫師的診斷下,衡量利與弊而使用,開立醫囑執行檢查。
 
而且,每一種懷疑的疾病都有適合的檢查工具,反而不是一般民眾以為,愈高階的檢查愈好,才能揪出病因。例如,懷疑骨折,只要照一般X光就可以診斷,不太需要去照電腦斷層;但如果懷疑心臟血管疾病,就要考慮電腦斷層或心導管檢查,核子醫學的心肌灌注掃描也是一種不錯的評估,一般X光對心臟血管就無法做到詳細的診斷。
 
之前有研究指出,部分醫學檢查,例如64切電腦斷層心臟檢查,可能有致癌風險,主要是與輻射劑量有關。任何醫學檢查都一樣,如果是為了身體健康,為了確認病情而作,某種程度的醫療輻射是必須的。相反地,如果沒有特定目的,或對病情沒有幫助,就不需要接受多餘的輻射,不必要的檢查也盡量不要作,這時的自保原則當然是愈少作檢查、輻射劑量愈低愈好。近幾年高階健檢盛行,民眾花大錢作相關檢查時,其實也該慎思。
 
為了瞭解病情掌握病況,需要多少的醫療輻射才夠?並沒有一定的答案,必須根據不同的病情。但如有疑慮,可以向醫師及放射師請教醫療輻射檢查的利弊,請教他們:為什麼要做這項檢查?檢查的目的與意義?有沒有其他無輻射的檢查可以取代?例如超音波、磁振造影(MRI)等。
 
總之,有輻射的醫學檢查與治療,不是核災,不需過度反應,基於健康考量,利弊之間,仍有必要遵循專業醫師的建議而接受。
 
(註:本文諸多資料引自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