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肝病資訊

解謎多變的自體免疫疾病

返回上一層
自體免疫疾病涵蓋的疾病多達80種以上,症狀又撲朔迷離十分多變,要確診並不容易,病人常因此延誤治療或對醫療過程產生誤解。
 
臺大醫院內科部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謝松洲,在接受《好心肝》會刊詢問時表示,統計自體免疫疾病從發病到確診的間隔時間,往往與症狀嚴重度有關,例如有些人因關節腫痛、晨間僵硬、無法起床等問題影響日常生活而就醫,等到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或僵直性脊椎炎,平均時間為半年至1年;而症狀輕微的乾燥症患者,更可能長達6∼10年才確診。
 
症狀表現對於診斷自體免疫疾病是很重要的考量,不過免疫失衡通常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出現明確症狀或器官受損,所以當有懷疑、檢查結果也顯示有免疫失衡並有初期症狀時,愈早治療預後愈理想,不要等到嚴重症狀或傷害出現才接受治療,以免發生關節變形、肺纖維化、腎功能損傷...等不可逆的病變。
 
那麼,哪些情況要提高警覺,尋求免疫風濕科的協助呢?
 
當身體不適持續一段時間,狀況好壞起伏又沒有明確合理的解釋,代表可能是全身性的問題,尤其發燒、疲累、關節不適、皮膚疹,是自體免疫疾病常見的「訊號」。
 
這些症狀疾病初期通常還能忍受,而且有些人特別能忍耐,斷斷續續低燒一個月以上也不以為意,拖到症狀加重,求診時被醫師詢問,病人才想到:「對啊,以前就曾經關節痛,時好時壞,還以為是扭到、工作姿勢不良??。」請注意,無論是扭傷、勞累、感冒,這些症狀應該一段時間就會好轉,如果反覆發生,可能就是身體給你的警訊:「有些事情不對勁!」
 
根據健保申報資料統計,自2006∼2015年,10年來台灣自體免疫疾病申報患者人數持續增加達73%,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增加57%、紅斑性狼瘡增加49%,總人數則逼近10萬人。為什麼病人愈來愈多?研判應與疾病發生率上升和鑑別診斷進步這兩大原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