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肝病資訊

頭痛一再發作 也許需要預防性治療

返回上一層
雖然頭痛有不同原因,但止痛藥的使用有時是相通的;此外,好心肝門診中心特聘主治醫師、前臺大醫院神經肌病科主任楊智超,曾在接受《好健康》會刊諮詢時指出,醫師還會根據病患頭痛的嚴重程度、頻率、對生活作息的影響而有不同的用藥選擇。許多人誤以為頭痛就只能吃坊間常見的止痛藥成藥,又擔心止痛藥會產生依賴性不敢服用,或者深怕長期使用會殘留體內,其實這些觀念並不正確!
 
可以治療頭痛的止痛藥不只一種,以偏頭痛為例,專門用藥為翠普登類及麥角胺類藥物,為血清張力素受體活化劑,皆屬醫師處方藥。所以,若民眾發現自己服用的藥物效果不佳,如本文一開始的案例,吃了幾顆止痛藥沒效就不建議一直服用或自行加量,應就醫,醫師可針對病因給予其他更有效的藥物,或者搭配其他藥物。
 
此外,止痛藥該用時就用,因為止痛藥愈晚吃藥效愈差。在輕度頭痛時吃藥,效果可達80%,重度時吃藥,效果只有30%,所以頭痛時越早吃止痛藥,止痛效果越佳。
 
至於止痛藥會不會傷身?甚至坊間傳言止痛藥會殘留體內,其實不盡正確。一般來說,止痛藥會在15分鐘到30分鐘內藥效產生,約4至6小時藥效結束,8小時後就可排出體外,因此不會有藥物殘留問題。若依照醫師、藥師指示的劑量服用,多數止痛藥也很安全,使用時只要「當用則用、當省則省」,就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大傷害。
 
若自行使用止痛藥兩週以上仍未解決頭痛問題時,就應找專科醫師諮詢;若一週有兩次以上頭痛狀況、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時,就須考慮採取預防性用藥,也就是在頭痛尚未發作前就開始用藥,這些藥物包括抗焦慮劑、抗憂鬱劑、交感神經抑制劑、鈣離子阻斷劑與抗癲癇藥物等等,與頭痛急性發作時的用藥是不一樣的,可讓神經較為穩定、減少發作次數及嚴重度,提高生活品質。如果長期有頭痛困擾,民眾要有頭痛也是一種慢性病的觀念,與醫師討論做好治療規劃,不要排斥用藥。
 
因頭痛有時跟個人體質有關,若有特殊原因誘發頭痛,例如有些人頭痛與某些食物有關,如紅葡萄酒、巧克力、乳酪與柑橘類水果等,則會建議病人避免誘發因子。
 
總之,頭痛已經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之一,正確使用止痛藥可與頭痛和平相處,穩定控制,但若出現某些異常頭痛警訊,例如突然性的劇烈疼痛,有可能是腦中血管破裂;或者當腦壓上升伴隨噁心嘔吐、意識障礙、癲癇發作、視力模糊、性格改變等情形時,就需進一步求診確認是否為其他原因所導致的腦部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