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肝病資訊

老人家悶悶不樂又健忘 是憂鬱還是失智?

返回上一層
老人憂鬱盛行率相當高,衛福部公布之《108年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顯示,16.7%的65歲以上女性「有憂鬱」,男性則為11.9%;憂鬱的狀況會隨著年紀越大越嚴重, 75歲以上的女性就有22.9%有憂鬱,男性則來到15.7%。
 
為何如此?首先,疼痛是觸發憂鬱的危險因子,長輩的身體健康每況愈下,常常這裡不舒服、那裡痛,不舒服久了,會造成焦慮不安,讓長輩覺得很挫折:「為什麼人生要受這麼多苦?」焦慮會造成自律神經系統的傷害,內在的壓力讓免疫系統又受到傷害,身體狀況愈來愈糟,憂鬱就找上門。
 
同時,隨著年紀大,許多長輩會出現落單的狀況。可能是孩子工作時間緊湊,早出晚歸,或者在外地工作不在身邊,久久才能看到一次;而年紀大了,難免夫妻之間有一位比較早過世,只剩一人獨自生活,缺少可以分享心情的對象。
 
長輩除了容易出現憂鬱的情緒,還加上孤寂感,孤寂感是最傷害大腦的感受之一,會讓負面情緒更加厲害,進而引發腦功能的偏差,覺得人生沒有意義。此時,即使孩子再怎麼關心長輩,他仍只會感覺到負面的情緒。
 
一般認為,憂鬱症的機轉與腦內色胺酸在神經突觸的功能不足有關,但其實在生理的變化前,這些環境變動引發的不安、焦慮、遺憾、挫折等感受就已影響到大腦功能,因此治療不能只靠藥物,若這些周圍環境因素不改變,病情改善也有限。然而長輩因為親朋好友漸漸凋零,環境的改變比年輕人還要困難,憂鬱症也會較為頑固。若能及早治療避免憂鬱症的發生,是預防重於治療的大原則。
 
不過,除了憂鬱症外,當長輩因上述症狀就診,也需同時考慮失智症的可能性。
 
憂鬱症與失智症的早期症狀有許多雷同之處,尤其記性變差、注意力無法集中、執行能力變差,如每天例行的煮飯燒菜事項突然無法執行等,這些症狀發生在長輩身上,常讓家屬擔心是不是失智了,也因此憂鬱症又被稱作是「假性失智」。
 
反過來說,長輩有上述症狀也可能是罹患失智症,因失智症是慢慢退化的疾病,在疾病早期確實也會出現憂鬱等各種精神上的障礙現象,此時在診斷上要明確區分是憂鬱症或失智症並不容易,因此身心科醫師在治療時需要考量兩個疾病可能同時存在。至於如何分辨兩者,醫師會從精神會談來了解長輩的生活環境、情緒、生活行為、思考與種種生命驅力等等病理表現特徵,並仔細觀察長輩接受治療後的病情變化。
 
當初步診斷長輩為憂鬱症時,在治療上,醫師會積極使用憂鬱症藥物,並請家屬盡量營造溫暖與支持的環境,而每一次的回診,也會特別注意長輩的記憶等能力是不是因為憂鬱症的治療而改善。如果回診會談後發現病人的記憶與認知都有進步,就不會是失智症,但若治療過程中發現症狀沒有好轉、失智的症狀更進階,如常常找不到東西而對人際關係失去信心、想起過去不愉快的事、個性改變、出現妄想的症狀,懷疑人家拿他的東西、錢包被偷等,診斷就可能轉向失智症。憂鬱症雖然也有可能出現妄想,但是機率不高。
 
不過,部分的失智症並不會出現憂鬱的症狀,而是直接出現記憶能力與認知能力下降的情形。在此狀況下,當然就不必擔心憂鬱症的問題了。
 
懷疑長輩有失智症時,醫師會安排腦部磁振造影(MRI)檢查、抽血看甲狀腺功能、有無維他命缺乏等等,或者轉診到神經內科做更進一步的評估,確診失智症及其失智疾病的類別,並對應地進行相關病因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