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肝病資訊

膝蓋痛 如何對症治療重拾關節活動力?

返回上一層
在復健科門診中「膝蓋痛」是十分普遍的問題,如何診斷與治療其實頗具學問。這是因為膝蓋構造十分複雜,不僅由髕骨、關節軟骨連接著大、小腿骨與周邊肌群,還有多條細小的韌帶與關節滑囊等軟組織,只要任一處異常或受傷,都可能引發膝蓋的疼痛。
 
因此,膝蓋疼痛的治療往往不能只聚焦在單一部位,在治療上也經常需要多次嘗試,才能釐清疼痛成因,有效改善患者的困擾。
 
50歲以上的高齡族群,最常見的膝蓋問題就是因年齡造成的退化性關節炎,根據門診觀察,約佔高齡患者的6~7成。
 
膝關節軟骨是介於大腿骨與小腿骨間、透明有彈性的組織,就像是天然的軟墊,為骨骼間的摩擦提供良好的緩衝。然而在經年累月的使用下,軟骨組織就容易磨損、變薄,使得骨骼與周邊的組織在相互摩擦下發炎損傷。而女性由於更年期後賀爾蒙分泌改變,對關節保護力下降,發生率更比男性高出了4倍之多。
 
退化性關節炎最典型的症狀是膝蓋內側的疼痛。這是因為膝蓋內側位處於人體重心的中線上,摩擦耗損最嚴重,而一旁的內側韌帶是維持穩定度重要的組織,當關節軟骨磨損時,韌帶也會變得鬆散,產生明顯疼痛。有些病患甚至可見關節間因摩擦,刺激了骨刺增生;也有患者從外觀上可發現膝蓋內翻的現象,也就是俗稱的「O型腿」。
 
不過,雖然退化性關節炎在高齡族群很普遍,但診斷上仍會以X光確認病灶與分級,並依此決定治療的策略。
 
有時候,因關節在磨損後會連帶引發周圍組織如半月板、內側韌帶、後側十字韌帶的代償與傷害,久而久之患者也無法明確指出疼痛的位置,而是感覺整個膝蓋的僵硬、腫脹,除了安排X光檢查,也會需要搭配超音波來檢查軟組織的病變。這類狀況尤其常發生在在病程拖得較久的患者中。
 
膝軟骨退化後無法再新生,因此治療首要目標在於緩解發炎帶來的不適,並盡可能減緩關節的惡化。
 
一、二級患者,通常會建議至少接受傳統物理治療,以電療、熱敷等方式促進組織的血液循環。若發炎、腫脹仍持續,則可考慮注射高濃度葡萄糖液或自體血小板血漿(PRP)。兩種都屬增生治療中的一種介入方法,可促進膝關節內受傷組織的修復與周圍韌帶的穩定度,減緩急性期的疼痛。
 
前者的原理,是讓葡萄糖液引發關節周圍的發炎反應,刺激細胞的修補機制;後者則是從患者自體血液中萃取出生長因子,再注回患部促進組織再生、延緩軟骨細胞的耗損速度。不過,這兩種方式都建議初期使用,若患者的軟骨已耗損嚴重,效果就相對有限。另一些研究也發現,以PRP治療退化性關節炎,若直接施打於關節內,PRP會被關節液稀釋,效果並不理想,應治療周邊受損的韌帶,有點像是修補吊橋的繩子以維持橋的承重,改善整體的關節環境。
 
另一種方式則是注射玻尿酸,利用其黏稠與高度保水特性,達到類似潤滑液的作用,有些也可以降發炎,減少膝軟骨的磨損、退化。適用於關節已攣縮、僵硬的患者,也可幫助恢復關節的活動。這項治療健保現已納入給付,然須治療持續6個月以上仍未改善,才可申請。
 
上述非侵入治療的意義在於延後置換人工關節的時間,若治療後患者能恢復關節活動、自覺感受良好,即使三、四級的患者,也不必然需要手術。但若治療後發炎、積水仍持續,或關節仍無法活動,影響日常功能活動,仍得考慮手術治療。
 
膝關節的問題在深層超音波技術的應用下,現已能更快、更精準地找到病灶,過去不易發現的問題好比十字韌帶細微病變、甚至膝關節後側組織內的神經腫瘤等,現都有機會在第一時間就確診。而治療方式的多元,也為不少患者延緩了手術治療的時間。
 
但要提升治療效果、維持膝蓋長期的健康,還是會建議患者應搭配肌力的訓練、維持運動習慣。
 
許多病患常因為膝蓋痛而從此不敢運動,其實不論是退化性關節炎或者關節軟組織的損傷,增強核心與腿部的肌力,才能提供膝關節良好的支撐、分散膝蓋的承重。運動也可增加軟骨中關節滑液的進出,提供更多的營養,強化關節周圍肌肉、肌腱和韌帶的結構。
 
在運動的選擇上,只要不是急性期,運動的類型並沒有特殊限制。但會特別推薦膝蓋疼痛的患者,多從事「封閉型」動力鏈的訓練動作,也就是手或腿部可支撐在靜止的平面、進行固定範圍內收縮的動作,例如靠牆深蹲、飛輪、固定式重訓器材等,較能維持關節的穩定度,也可刺激關節附近的肌肉收縮。研究已發現,肥胖者因膝蓋負擔大,退化性關節炎發生時間較一般人來得早,若有體重過重的情況,也應搭配每周至少2~3次的有氧運動。
 
至於是否應該補充保健食品來強健關節、保有骨質?由於目前相關研究尚未證明其療效,並不會特別推薦病患使用。但若患者服用後覺得疼痛改善或主觀上感覺症狀緩解,在正常劑量下服用,醫師通常也不會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