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28期

出刊日:2014-04-15

返回上一層

疝氣要警覺,小心腸壞死!

疝氣是非常普遍的外科疾病,男女老幼都可能罹患,若是闌尾或小腸掉進疝氣囊裡,可得儘快就醫治療。
 
諮詢/葉啟娟(臺大醫院教學部暨外科部主治醫師)
撰稿/黃靜宜
 
腹股溝疝氣,又俗稱脫腸,是蠻常見的外科疾病。人體很多部位都可能發生疝氣,也就是某些器官由正常的位置移到不正常的位置,造成外觀凸起一塊。常見的發生部位如腹股溝疝氣及腹壁疝氣、臍疝氣,或是新生兒因橫隔膜先天缺損,造成橫隔膜的疝氣,這種情況通常是胃或腸子跑到胸腔裡去。
 
腹股溝和腹壁疝氣,通常從外觀即可看到腫起一塊,尤其是久站、運動或肚子用力後,患者多半是因此而發現,加上有些脹痛感,因而就醫。但也有少數案例是因為肚子疼痛,加上發燒、噁心、嘔吐等嚴重的感染症狀而就醫,才發現是小腸卡在疝氣囊裡造成壞死,此種情形稱為「嵌頓性腹股溝疝氣」,須儘快手術治療,否則嚴重可能危及生命。
 
hernias 
 

小兒疝氣 先天結構出問題

為什麼會發生疝氣呢?人本來出生時,各個部位的器官組織結構是非常穩固,會有一些肌肉、筋膜固定這些器官。但有時因先天結構出問題,一些開口處應該合起來卻沒有合起來,就可能導致器官掉進疝氣囊裡。疝氣囊其實就是腹膜的一部分,那麼腹膜是什麼?打個比方,如果腹腔是個椰子殼,椰子殼剖開後,會先看到一層椰肉,腹膜就像是這層椰肉,再往裡面才是椰子水(器官)。腹膜就是包覆在腹腔器官外面的一層薄膜,一直延伸到腹股溝處,在男生,會延伸到陰囊,包覆在睪丸外,形成一個鞘膜。出生前,這個管道其實是開的,在胚胎發育時要慢慢合起來,若沒合起來,腹腔器官就可能掉進去,形成先天性的小兒腹股溝疝氣。女生的腹膜則一直延伸到恥骨聯合(陰毛覆蓋住的位置)的地方,若此處開口沒閉合,也容易有疝氣。
 
小兒疝氣的表現症狀通常是幼兒哭鬧或用力時,腹股溝或陰囊處會腫起一塊,不用力或平躺時即消失。若即時發現,手術很簡單,只要開一個不到半公分的小洞,把疝氣囊綁起來就好了。這就是為什麼國民健康署推動兒童疝氣篩檢的原因,若拖到成人才發現,手術就較為複雜了。臨床上可見到有些17、18歲的年輕人發生疝氣,追問起來其實多半幼時就有疝氣,只是沒有即時發現。
 
腹股溝可以想像成一個「山洞」,是由多層的腹壁肌肉及韌帶所構成的,男性的精索和女性支撐子宮的圓韌帶從中通過。女生腹股溝疝氣比較好處理,只要處理圓韌帶就好,男生因牽涉到精索、輸精管及供應睪丸的血管,必須要小心保留,否則可能影響生育力。
 
除了此種先天結構問題所造成的疝氣外,有些情形則是因為年紀大了,局部結構出問題,如結締組織、膠原纖維變弱了,造成組織的鬆脫,加上腹部承受過大的壓力,如長期咳嗽或便秘,或提重物,造成腹壓上升,就容易造成疝氣。
 
至於腹壁疝氣大多是病人開過刀,有過傷口,加上腹部壓力大造成。曾有一年輕男性,來求診的時候肚子非常大,宛如身懷六甲,讓他根本沒法去工作。原來他曾經動過消化性潰瘍手術,傷口處較脆弱,只要一用力,腸子就跑出來集中在肚子上,看起來就像大腹便便的孕婦。醫師花了好大一番功夫才修補好,讓腸子回到原來的地方。這名年輕男子肚子「消風」後,總算變回「型男」,也重拾自信心。
 

腸子、網膜 最易掉進疝氣囊

簡而言之,疝氣就是有個缺口,讓不該在那裡的器官或組織掉進去了。那麼,哪些東西最常掉進去?以腹股溝疝氣而言,只要是腹腔裡的器官或組織都可能跑進疝氣囊去,不過最常見的是腸子和「網膜」。網膜是連結在結腸上、一堆油的組織,胖的人就很厚,瘦的人就比較薄。不要小看網膜,它非常有用,一旦有某些部位發炎時,這些油會跑過去包覆發炎處,讓發炎不要散開。網膜移位時,病人常會感到腹部有種被牽扯的感覺,或是脹痛。
 
除網膜外,闌尾、大腸、卵巢都曾有過案例報告。曾經有個病人腹股溝處有一腫塊,懷疑是腸子掉進疝氣囊裡壞死,結果手術時發現,其實是闌尾掉進去發炎了。這種情形跟小腸掉進疝氣囊卡住一樣,都可能有生命危險,須儘速就醫治療。
 

便秘、咳嗽 加重疝氣發生

成人的腹股溝疝氣,多半有長期腹部用力的情況,如便秘或咳嗽,加上本身筋膜結構變弱、鬆脫,所以才會發生疝氣。所以,一旦要治療,也要先解決這些容易造成腹部壓力的原因,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導致的咳嗽、便秘、難治的腹水等,這些問題要先被控制或解決,再來做疝氣手術較好。
 
有些人的疝氣開口很小,東西進去,出不來,所以會感到脹痛不適。若開口很大,腸子可以「來去自如」,就不一定會有不適感。這類病人常說,只要躺下,那些腸子就會再跑回腹腔去。
 
如果疝氣的情形不嚴重,可以「和平共處」,不一定要處理,但若已經影響生活或是正常的身體機能,例如有年紀大的患者反映腹股溝的疝氣影響排尿,或是掉進疝氣囊的器官或組織推不回去,長久下來可能壞死、發炎,最好還是儘快手術。
 

腹股溝疝氣的類型

腹股溝疝氣還可分為直接型或間接型。直接型是器官或組織從腹壁凸出;間接型則是器官或組織從「內疝氣環」跑出來,會有這個內疝氣環,通常是因為小時候就有疝氣但沒發現。
 
還有一種稱為「股疝氣」。女生比男生常見,是器官或組織從股靜脈旁的洞跑出來。股疝氣發生的位置會比腹股溝疝氣低,在腹股溝的下方。
 

人工網膜 補強弱點

不管是哪一類型的疝氣,治療的原則大致相同,就是藉由手術把變弱的組織補強。補強的方法有多種,一種是拿疝氣附近的結締組織去補,但此法近來較少醫師採用,因本來的結締組織就已經變弱了,再拿自己的去補,復發率較高。目前手術主流是採用人工網膜去補。如同另外拿一塊布去補褲子上的破洞,而非直接將破洞縫合必須拉扯到衣服(會產生張力),故採用人工網膜的方法又稱為「無張力」疝氣修補術。
 
人工網膜摸起來有點像紗窗,有不同廠牌、材質,孔洞有密有疏,承重力也不同,有些有健保給付,有些須自費。如何選擇?除了考量病人本身的腹壁強度強弱、經濟能力外,還有對舒適度的要求。人工網膜畢竟是外來的東西,植入後可能會有異物感,但此牽涉到主觀感受,個別差異很大,故民眾可與醫師討論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材質。
 
無張力疝氣修補術可採用內視鏡手術方式進行,傷口分布在肚臍周圍及下腹部中線,修補的位置是在整個腹股溝和腹膜交界的區域。也可採取傳統手術,即直接在腹股溝上方劃開2至3指幅的傷口,打開腹股溝前壁,找到疝氣囊後進行手術。
 
手術須全身麻醉,術後須休養至少6週,且避免便秘、咳嗽及提重物至少一個月,讓修補處可以產生纖維化,減少復發機率。

 

Q:疝氣治療後,會再復發嗎?
A:有可能。疝氣治療以手術修補為主,無論是採用自體組織修補或人工網膜修補,皆無法保證百分之百不復發,但復發機率低,在4%至5%以下。
 
Q:腹股溝疝氣該看哪一科?泌尿科還是外科?
A:皆可,但每位醫師專長及常做的手術類型仍有不同,故若有就診需求,可向求診醫院洽詢較適合的科別及醫師。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