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3期

出刊日:2008-01-15

返回上一層

醫學迷思 哇哇挖

撰稿/本會學術組

感冒有流鼻涕、鼻塞、喉嚨痛或咳嗽等症狀,是不是一定要吃藥?

不一定!
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所感染,而非抗生素所能殺死的「細菌」所引起的,目前傳染感冒的病毒,除了引起流感的流行性感冒病毒,可以用特殊的抗病毒藥物(如:克流感等)治療外,幾乎沒有什麼特效藥可以對抗病毒。

一般的感冒藥並非真正殺死病毒,而是針對感冒症狀處理,以緩解身體不適,如:止痛藥讓喉嚨不痛,抗組織胺改善流鼻涕症狀等;如果這些病毒性的感冒症狀變嚴重,譬如:持續高燒不退、鼻涕或痰由清稀的白色變黃變濃等,則可能是合併細菌性感染,引起鼻竇炎、中耳炎、化膿性扁桃腺炎或肺炎等,嚴重甚至會造成敗血症,此時則需要使用抗生素,才能達到完整治療的效果。但若罹患一般感冒,而隨便服用抗生素,不但無法治療感冒,反而會增加細菌的抗藥性,讓細菌變的更毒。
 
因此在感冒高流行季節,要降低病毒傳染的機會,如:減少出入公共場所或戴口罩、勤洗手等,規則作息、均衡飲食、多運動、平時注重身體保健,罹患感冒即使不吃藥,人體的免疫系統也可以輕鬆產生對抗這些感冒病毒的抵抗力,讓身體慢慢恢復健康。
 

「類固醇」,怕怕怕,不敢使用!

看情形!
在過去許多病患罹患關節炎或家中小兒高燒不退,遍訪名醫或密醫服藥後,腳不痛、燒也退了,其實是因為藥物中含有「美國仙丹」或是黑藥丸的成分─類固醇,因馬上吃馬上見效,成為這些病患的最愛。

隨著醫療知識的提升,反而許多人因害怕類固醇的副作用而不敢服用,如:可能會造成免疫力降低,提高感染病菌的機會,同時也會造成月亮臉、水牛背、體重增加等體型改變,另外還有皮膚變薄容易出血及造成胃腸潰瘍出血等,其實這些都需經年累月長期使用類固醇,才較易產生的副作用。「類固醇」是一種人體中本來就會分泌的物質,具有抗發炎及抑制免疫系統等作用,臨床治療上使用非常廣泛,常見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免疫性疾病、嚴重發作的氣喘、嚴重過敏症、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發作或器官移植後抗排斥等病症,在醫師指示下適當劑量使用,這些病症大部分可獲得緩解。

藥物的使用彷如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類固醇只要是在專業醫師指示下使用適量的劑量,並定期門診追蹤病況,必要時調整劑量或配合其他藥物等治療,「仙丹」仍可在最少副作用下,有效發揮它的妙用。


吃生機飲食一定比較健康?

不一定!
最近新聞報導一位婦人長期奉行生機飲食養生,生吃自己種的蔬菜並生飲水,結果出現頭痛、經常感覺天旋地轉、斜視、神智不清等症狀,就醫後發現感染廣東住血線蟲,寄生蟲跑進腦部引發腦膜炎所致。在食用有機飲食蔚為風潮的當下,這樣吃真的比較健康嗎?

所謂的生機飲食強調,不吃動物性食品,只吃新鮮潔淨的有機食物,摒除農藥、化學肥料或添加物、基因改造作物、植物生長調節劑等非天然物質的使用,或輻射線、重金屬等污染,而以最天然的方式生食或熟食。

在臨床上不管是生機飲食或有機飲食與能否促進健康的相關研究,相當不易進行。雖然美國有一些小型研究曾發現,讓小朋友吃有機飲食的期間,其尿液檢測出的殘餘農藥成分較低,但由於整個研究行要完全控制各項飲食並不容易,因此至今未獲得任何確定的結論。文明進步污染物日益增多的環境下,如何吃的健康的確是門學問,也是門藝術,不論是否食用生機飲食,只要掌握大原則,選用新鮮食材,食物入口前一定要清洗乾淨並煮熟,避免農藥、寄生蟲或其他病菌等殘留,以低鹽少油的方式烹飪,均衡的飲食再加上規則的運動,這樣才易促進我們的健康。


吃紅麴能降低膽固醇?

研究中!
紅麴是一種熟米糠上的紅麴菌形成的發酵物。中國最早在唐朝時就有紅麴的記載,到元朝吳瑞所著醫書之「紅麴釀酒破血行藥勢」便提到了紅麴酒的存在,在明朝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中,就提出紅麴有活血等功能。

自1970年代開始,國內外的一些研究發現,紅麴中紅麴菌素K(Monacolin K)這個成分,是一種膽固醇合成抑制劑,具有降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的效果,因此紅麴開始變成健康食品及食材料理中的新寵兒。

在2006年美國藥物治療年鑑中提到,關於降血脂的輔助療法中,有許多的天然食物針對輕微的血脂肪增高或許有其療效,如:紅麴、omega-3脂肪酸等,但其確切的療效與副作用如何?目前為止,仍無嚴謹的人體及動物實驗之研究加以證實。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