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5期

出刊日:2008-07-15

返回上一層

西化飲食盛行 大腸直腸癌危機增

從名導演楊德昌因結腸癌過世,到藝人楊烈、柯一正及高從名導演楊德昌因雄縣長楊秋興等相繼傳出罹患大腸癌,惡名昭彰的大腸癌讓人聞之色變;但其實只要提高警覺,它是可以預防的病症,就算是已經罹患大腸直腸癌的病人,若能接受妥善治療,仍有機會擺脫病魔的糾纏。
 
諮詢/翁昭旼(臺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醫學系教授)、梁金銅(臺大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臺大醫學院外科教授)
撰稿/邱玉珍
 
根據衛生署最新統計資料,平均每3.7人即有1人死於癌症,其中大腸直腸癌更因為國人飲食西化,經常食用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以及肥胖等因素,發生比例佔國內癌症的15%,僅次於肝癌和肺癌,成為嚴重威脅國人健康的殘酷殺手。
 
日前衛生署公布2005年癌症登記,大腸直腸癌每年新增的案例高達9604人,其中有20%至25%診斷時已經是第4期的患者。過去,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相當低,90年代,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男性每10萬人中有15人,女性每10萬人中有11人;到了2004年,男性發生率已增加為每10萬人47人、女性則為每10萬人36人。
 

近10年 患者人數激增

短短10年間,國內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就增加了2倍之多;不僅如此,死亡率也較明顯增加,由每10萬人中有7人,增加至每10萬人有16人,比過去10年增加了2倍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發生大腸癌的年齡也不斷提前。一項針對家族性大腸癌的追蹤研究發現,第一代大腸癌患者其發病年齡約在80歲左右,但到第二代時發病年齡就提早為60歲,至第三代更提早至50歲。不過整體來說,現階段發生大腸直腸癌的族群仍以中老年為主,以台大醫院的臨床經驗來說,患者平均年齡為62歲,40歲以下僅佔6%,30歲以下佔1%。
 

多肉少蔬果 增加罹患風險

分析大腸直腸癌節節上升的原因,除了人口老化之外,飲食西化、動物性脂肪攝取增加都是主要罹癌原因。
 
由於分子生物醫學的進步,醫界對於大腸癌的致病機轉有了更清楚的研究,雖然基因變異仍是大腸癌的根本原因,但遺傳因素並不是導致大腸癌快速增加的主因,環境、飲食的改變、過多的肉食、纖維攝取不夠才是最重要的因子。
 
大腸直腸癌的發生跟居民一天吃肉的消耗量有關,肉消耗量愈多的國家,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比例愈高,據歐洲50萬人的全球最大規模調查顯示,每天食用超過160公克紅肉的人,罹患腸癌的風險比每週只食用一次的人高出30%。此外,英國還有一項針對近15萬名成人的研究也顯示,攝取太多的紅肉與加工肉品將提高直腸癌的罹患率達50%。在在顯示,吃過多的肉確實會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
 
最近10年,隨著經濟起飛、飲食西化,日本、台灣、中國大陸等亞洲地區民眾,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急速增加,以台灣為例,目前每10萬人口的發生率已與歐美國家30年前差不多。
 

脂肪分解 產生致癌物質

為什麼吃肉跟大腸直腸癌有關,主要是因為肉類中的脂肪會在腸道內增加,形成致癌的化合物。肉類裡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吃進肚子裡之後,會經由腸胃道消化吸收跑到血液裡,引發高血脂等問題;未消化吸收的部分有些則會囤積在腸道內,在大腸裡經細菌分解,此時會產生一些化學物質,刺激腸黏膜細胞生長失控,導致腸病變。
 
飲食西化外,另外一些常被提到與大腸直腸癌有關的因素,還包括肥胖、脂肪攝取過多、體能活動量少、葉酸或鈣質攝取不足、維生素D或抗氧化劑缺乏等林林總總。
 
 

有家族史者 應提高警覺

此外,遺傳也是大腸直腸癌發生的因素之一。雖然家族遺傳性大腸直腸癌僅佔所有大腸直腸癌中的5%,醫師提醒民眾,具一等親罹患大腸癌家族史者,罹患大腸癌的機會是一般民眾的2至5倍,有此家族傾向者,最好每年定期到醫院檢測,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此外,年過50、肥胖者、過去曾經罹患大腸息肉或大腸直腸癌、潰瘍性結腸炎或克隆氏症患者等族群,也是大腸直腸癌的高危險群,平時最好少吃動物性油脂、多吃蔬菜水果,定期到醫院檢查,降低癌症的發生。
 

大腸直腸癌血便 常夾帶黏液

雖然大腸癌早期發現的治癒率相當高,但由於它早期症狀並不明顯,以致發現時,往往為時已晚,臨床上就發現不少病患出現嚴重症狀到醫院檢查時,往往已是大腸直腸癌第3、4期;事實上,大腸癌早期其實沒有太明顯的症狀,也因此不易早期發現,就算有一些症狀出現,因為不明顯,也容易被忽略了。
 
例如腫瘤若出現在肛門直腸附近,就容易出現大便帶血的現象,但這種症狀卻很容易被誤以為是痔瘡而延誤早期診斷,這種情形在臨床上是相當普遍的。其實,因大腸癌引起的糞便出血,如果仔細辨別還是可以看出不同。若是大腸癌導致的出血,常夾帶黏液,而痔瘡出血則無此情形,可是一般人較少注意糞便情況,也不太會判別,所以很難早期發現。
 

發生部位不同 症狀表現有別

大腸直腸癌大部分發生在乙狀結腸和直腸部。大腸癌的症狀依其發生位置而有所差別。
 
右側:貧血、右腹鈍痛
一般而言,發生於右側大腸的癌,較常表現的是:大便潛血、貧血或腹瀉現象。若腫瘤已長到一定程度,造成大腸阻塞,患者由於腹脹、腹痛就醫才知大腸長了惡性腫瘤,也有人是因為糞便卡在腸道而就醫,才知罹患了大腸癌。
 
左側:大便習慣改變、腸胃不適
而左側大腸的癌症,則會以大便習慣改變,大便直徑變細等現象表現。此外,腸胃道的不適也是常見症狀之一,如:嘔吐或腹脹,由於它常會讓人跟其他的腸胃道疾病混淆,以為是吃壞肚子,所以也不易早期發現。因此,在臨床上,目前許多病人大腸癌發現時,多已是在第2期以後,錯失了治療大腸癌的黃金期。
 
直腸或乙狀結腸:裡急後重 血便帶有黏液
若癌症發生於直腸或乙狀結腸時,病人常會有大便次數增加、想解大便但解不出(裡急後重)、大便有點黏液出現且混著鮮紅色血液。另外,腹脹、腹痛、體重減輕,或甚至不自覺摸到腹部有一個腫塊等,亦是大腸直腸癌的常見症狀。情況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肝腫大,或甚至腹膜炎,極度腹脹等症狀時,表示大腸直腸癌已發展至相當程度。
 

大腸癌診斷工具多

由於大腸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醫師建議民眾,最好能養成定期檢查習慣,早期發現治療、才能避免癌症發生。隨著醫學進步,目前診斷大腸直腸癌的工具相當多,民眾可透過這些工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事實上,大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的,目前衛生署正推動糞便潛血反應的篩檢,藉由簡單的篩檢,至少可以初步找出可疑的高危險群。此外,抽血檢驗大腸癌腫瘤標記、大腸內視鏡檢查及虛擬大腸鏡也都是檢查利器。
 
糞便潛血篩檢:年逾50每年一次
建議所有超過50歲的成人,每年應做一次健檢,健檢項目一定要包括大便潛血檢查。實施大便潛血檢查時,因使用之試劑不同,有時在食物或藥物的使用上,必須根據醫師的指示有所限制,如:蘋果、菠菜或豬血中含鐵質時,易造成偽陽性,或檢查前補充維生素C易造成偽陰性的情況。若使用免疫抗體試劑則無此顧慮。根據歐美國家經驗,每1至2年做一次糞便潛血篩檢約可降低18%至33%的大腸癌死亡率。
 
指診:9成直腸腫瘤現形
也許病人會覺得不舒服,不過肛門指診對直腸癌的診斷具有相當價值,值得強調的是,大部分的直腸癌長在食指可觸及之處(約距離肛門口10公分),所以有90%的直腸腫瘤可經由指診檢查出來。
 
大腸直腸鏡:腫瘤照妖鏡
它是診斷大腸癌的利器,彷彿「照妖鏡」一樣,能夠在電視畫面上直接看出任何大腸的腫瘤,至於一些良性的息肉病灶,也可以透過大腸直腸鏡直接做切除手術。但很多人對此檢查心生懼怕,事實上,現在已可麻醉做檢查,患者睡一覺起來,就做完檢查。
 
鋇劑灌腸攝影:輔助大腸鏡為腫瘤定位
此檢查方法可以補救大腸鏡檢查之不足,也可輔助腫瘤定位。雖然它不若大腸鏡可鉅細靡遺地檢查大腸內的狀況,但它可以觀察腸子蠕動時的情況,協助腫瘤定位,雖說大腸鏡可明察秋毫,但有時也需遠離地球,才能看清地球表面概況,鋇劑攝影就是扮演這個角色。
 
抽血檢驗大腸腫瘤標記CEA
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即胚胎致癌抗原,是一種經由抽血檢驗來篩檢大腸癌的腫瘤標記,並非直接診斷大腸癌。CEA偏高並非等於得了大腸癌,抽菸的人CEA會高、很多良性病灶的CEA會高,其他器官的癌症也可能會高。所以,抽血檢驗CEA高時,要再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或鋇劑X光攝影等檢查,以確定診斷。
 
腹部超音波:可監看有無肝轉移
此檢查用於確診為大腸直腸癌時,了解是否有肝轉移的情況,若仔細觀察亦可對腹腔內的腫瘤做進一步偵測。
 
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掃描:評估有無肝臟、腹腔及骨盆侵犯
可以應用電腦3D立體影像重組技術,虛擬進行大腸鏡檢查,做為篩檢工具。也可以在被醫師確診為大腸直腸癌時進行此檢查,對腫瘤在肝臟、腹腔或骨盆腔侵犯情況做進一步的評估。
 
目前對抗大腸直腸癌的最佳策略,仍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根據醫學研究,約90%的大腸癌是由大腸息肉癌變而來,而由大腸黏膜異常進而產生息肉估算約需經過10年的時間,息肉再生長到成為造成大腸癌症的腫瘤又約需經過5年時間。
 

良性息肉也可能癌化

不論是大腸直腸癌的致癌機轉為何,大部份的大腸直腸癌都是由良性息肉逐漸演變而來,若能在癌變之前,將息肉切除,就可以阻斷大腸直腸癌的發生。通常醫師在替患者做大腸鏡檢查時,只要有發現息肉(即使是大到2公分),可以直接把息肉切除,以斬草除根。
 

及早治療 可治癒

只要是早期發現的大腸直腸癌,及早治療是可能治癒的。根據研究,第1期的大腸癌5年存活率可達95%以上,第2期未轉移者,也有7成的5年存活率,到了第3期有淋巴轉移者存活率則降至5至6成,若到了第4期已發生遠端轉移者,就只有5%的5年存活率。
 
 

不同期別 不同治療選擇

腫瘤型態及期別不同,也有不同治療方法。第一期的大腸癌直腸癌可以使用內視鏡黏膜切除術即可。但此方法有個缺點,只適用於腫瘤未侵犯到肌肉層,若侵犯到肌肉組織層,則需動手術清除乾淨,以免癌細胞繼續往其他器官滲透。
 
第二、三期大腸直腸癌患者,則需靠外科手術切除腫瘤,只要切得乾淨,治療效果不錯。目前國內在治療上,視腫瘤大小決定治療方式,若腫瘤過大,會先以化學治療先把腫瘤細胞縮小85%至90%,然後再用手術切除殘留的腫瘤。
 
以接近肛門口的直腸癌為例,由於男性骨盆腔較狹窄,有些腫瘤細胞不易發現,若未清除乾淨,一旦復發會讓患者痛不欲生。因此,必須先用化學治療先催毀90%陣地,再動刀清除其餘的10%,患者可免於復發之痛苦,又比較有機會可保留肛門。
 
隨著醫學進步,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方式也有很大的進步,動手術不再是唯一的方法,醫師會依病人狀況、腫瘤期別而改變治療模式,以第四期大腸直腸癌轉移病人為例,過去僅能給予緩解治療,現在則可採用標靶療法及新的放射療法如電腦刀、光子刀等方式延長患者的生命。
 

 

 

 

 

 

 

 

 

 

 

 

 

 

 

 

 

 

 

大腸直腸癌 高危險群防身術

大腸直腸癌的發生跟年齡老化及家族史有極大的關係,以台灣來說,絕大多數的大腸直腸癌的患者為中老年人;而有相關家族史的人,也是不可輕忽的一群。


另外有大腸息肉症候群家族史的人,也是大腸直腸癌的高危險群,在青春期過後,大腸內就長滿了數以千計的息肉,若不治療,到了30歲之後,百分之百會變為大腸癌。


其次是,遺傳性非息肉性大腸直腸癌的患者也是高危險群,這類病人並沒有多發性息肉症,但有大腸癌的家族史,且發病年齡早,並可能合併其他部位的癌症,如卵巢癌、子宮內膜癌、胰臟癌及胃癌。


對這些高危險群,美國癌症協會有以下建議:
1、 一般民眾年滿50歲以上,應每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每3到5年接受乙狀結腸鏡檢查。
2、患有家族性多發性息肉症候群的患者,則應自10歲起每年接受乙狀結腸鏡檢查,直到40歲為止。40歲以後改為每3年做一次大腸鏡。同時也應每1到3年接受上腸胃道檢查看有無息肉。
3、有大腸癌家族性史的人而言,當他有一位一等親的親屬罹患大腸癌時,應自35至40歲起每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及肛門直腸指診,且每3至5年接受乙狀結腸鏡檢查。
4、若有兩個一等親的親屬罹患大腸癌,則從35至40歲起,或自其罹患大腸癌的親屬發病年齡減5歲的年紀開始,每3至5年接受大腸鏡檢查。
5、若有3個一等親的親屬罹患大腸癌,或是有一等親的親屬在30歲以前罹患大腸癌時,則應考慮家族性息肉性大腸症候群或遺傳性非息肉性大腸直腸癌的可能性。


健康Q&A

Q、吃素是不是就不會罹患大腸直腸癌?
A、雖然飲食西化是造成大腸直腸癌逐年往上攀升的原因,但吃素不一定就不會罹患大腸直腸癌;過去確實有研究顯示,吃素的人發生大腸直腸癌的比例低於一般人,但這並不代表完全沒有罹患的機率。

Q、 CEA正常表示沒有大腸直腸癌?
A、不一定。事實上,CEA並不是很好的篩檢方法,臨床上發現,只有一半的大腸直腸癌的患者CEA不正常,目前醫界並不建議將其檢測數值列入參考。不過,CEA是患者開完刀之後,很好的追蹤檢驗工具。

Q、大便中帶有血絲,是罹患了大腸直腸癌嗎?
A、不一定。痔瘡也可能出現血便,通常罹患大腸直腸癌的血便有點黏稠,這需要非常有經驗的人才能判斷,一般民眾很難判別。民眾若發現大便裡有血便,先不要過度緊張,建議可先到醫療院所找專科醫師檢查。

Q、大便次數愈多,就不會罹患大腸直腸癌嗎?
A、這是錯誤的觀念,大便次數跟大腸直腸癌一點關係都沒有,過去醫學文獻報告也指出,大便次數並沒有這麼重要,無論是兩天便1次或是1天便多次,都跟個人吃的食物有關,不會因此而罹患大腸直腸癌。

Q、大腸水療可以排毒、預防大腸直腸癌嗎?
A、很多人認為,大腸直腸癌的發生跟宿便有關,所以對於坊間推出各種排毒方法,非常勇於嚐試,事實上,在同位素研究中發現,糞便在人體裡不會停留太久,只有少數的糞便會塞在腸子裡,但這並不會導致大腸直腸癌。

Q、內痔不治療會惡化成大腸癌嗎?
A、內痔跟大腸直腸癌是兩回事,不治療並不會惡化成大腸直腸癌,不治療頂多患者自已痛苦,因為它會出現發炎、出血、疼痛不舒服等症狀。

Q、爸爸得大腸癌我也會得嗎?大腸癌會遺傳嗎?
A、根據研究,家裡有1位直系血親罹患大腸直腸癌,則自己罹患大腸癌的機率會較一般人高出2倍,若是兩個直系血親罹患大腸直腸癌,則比一般人高出4倍的機率,因此建議有家族史者,最好定期到醫院做大腸鏡檢查。

Q、 之前有新聞報導說,常吃烤香腸易罹患大腸直腸癌,真的嗎?
A、這只是個案,目前並沒有文獻指出,吃烤香腸會罹患大腸直腸癌,但可以確知的是,吃過多肉與大腸直腸癌有直接的關係。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