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22期

出刊日:2012-10-15

返回上一層

抗癌經驗談 臺大教授吳英璋 罹腸癌人生逆轉 個性雞婆變淡定

7年前,臺灣大學心理系教授吳英璋發現自己罹患大腸癌,他過去工作忙碌,三餐不定時之外,常一個便當就解決一餐,從未多花心思在自己的健康上。罹癌後,才發覺自己不是不會生病的人,他調整生活的節奏,過去一人身兼數職,現在懂得如何適時放手。身為資深病友,他也樂於將自己病後心境及生活的轉變與讀者分享。
撰稿/莉緹
 
走進吳英璋教授位於臺大心理系的辦公室,牆邊一整排書架的書籍都快要堆到天花板,書桌上也幾乎被研究論文和資料掩蓋,一塊「921大地震心理重建小組」的牌子置放在書架最高處,可以想見過去幾十年來,吳英璋教授投入了多少心力在工作上。
 
吳教授笑說,「生病前我的時間很緊湊」,因為個性「雞婆」,除了自己想做的事太多,只要有朋友請求幫忙主持研究計畫等,幾乎來者不拒,「時間都是硬擠出來的」。忙碌的生活,讓他徹底忘了自己的健康,甚至認為「有問題的,也絕對不會是我」。
 

生病驚覺 身體壞的差不多了

然而,2004年9月底的一場大病,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他說,當時有段時間一下子拉肚子、一下子便秘,約持續一、兩週之久,剛開始以為是急性腸胃炎,所以不以為意,而且他還在忙著921大地震災民的心理復健計畫,連週末都沒法休息,遑論好好就醫檢查。直到有天晚上他突然肚子痛到睡不著,到了隔天早上甚至痛到快昏倒,才緊急赴臺台大醫院急診。當場醫師經由腹部超音波檢查就研判,他罹患的可不是什麼腸胃炎,而是令人聞之色變的大腸癌。而且很可能已經超過第二期了。
 
吳教授回想,當時還好醫師勸他趕快開刀,因為打開腹腔發現,癌細胞不僅侵入淋巴結,甚至也跑到腸外面的腹腔了。以這樣的病況,屬於大腸癌第三期,所以除了手術外,還得接受化療。
 
身為心理專家,過去又常輔導病患,對於自己的病情,他倒是沒有一般人常有的慌張與不安,只是對於要勞累其他朋友分擔他原先的工作感到不好意思。
 
回想起化療那段日子,吳教授笑說自己算是很幸運,因為化療可能引發的掉髮、嘔吐等副作用,在他身上並不明顯,然而,化療藥劑的毒性之強,仍讓他不禁倒吸一口氣。一次護理人員不小心翻倒藥劑,立即像處理化學災害般全副武裝清理,那場面讓他印象深刻,對於自己病情嚴重到不得不採取「以毒攻毒」的策略,也更加了然於心。
之後他每半年即定期全身追蹤。不料,1年後又在同一個位置發現「不太對的東西」,立即又開了第2次刀。此外,他原來就有B型肝炎帶原及脂肪肝問題,還有甲狀腺機能亢進及心臟雜音等病史,幾年前又發現鼻腔裡長了倒生性乳突瘤,再度被送進開刀房。面對一連串的疾病襲來,吳英璋才驚覺:原來「身體已經壞的差不多了。」
 

熱心助人 工作一肩攬

對於罹癌的原因,吳教授不禁審視起自己的前半生。他說自己個性雞婆,什麼事都覺得有責任要做,包括西元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後,他任921災後心理復健小組召集人,投入災民心理輔導與重建工作,當時週一到週五台北上課,週五下班後立即搭客運趕赴埔里,週日晚上才回台北,舟車勞頓卻不以為苦。
 
他更關懷學校意外、自殺等事件,每當學生有心理問題,他的團隊幾乎是第一個前往處理者,甚至他還於2004年出任考試院秘書長一職,身兼多個工作對他而言根本是常態,直到身體終於受不了,向他提出抗議。
 
他回憶起大腸癌治療住院期間,親友來探視多半安慰有加,但有位好友看到他卻劈頭就罵:「你以為你是什麼人,欠你一個台灣會怎樣嗎?」當下吳教授有種被點醒的感覺。他深知朋友是「愛之深、責之切」,也對自己老是攬一堆工作在身上的個性檢討一番。慢慢地,他懂得將手邊的事情一樣一樣交給別人,也開始思考什麼是量力而為。
 
12-3

作息規律、飲食清淡 生活方式大不同

罹患大腸癌後,吳教授的生活態度有了大逆轉。以前時間都給了工作,現在時間先留給「身體」。從約訪就可感受他的轉變,他把上午的時間留給自己、中午簡單中飯,僅利用下午3、4小時空檔指導學生、工作,晚上當然也不再應酬。
 
過去因為到處奔波,飲食幾乎以外食為主,吳教授說,自己愛吃焢肉、牛排,蔬菜吃的少,且經常一下子大魚大肉、一下子又好久沒吃東西,毫無規律可言。但生病後太太「掌管」他的飲食,因為他的大腸和膽囊陸續切除,不能吃太油否則會拉肚子,太太會細心地烹調少油飲食,例如煮雞湯後,將雞湯冰到冰箱,把結凍的油濾掉。平時盡量以水煮方式代替煎炒,少加佐料,米飯一定是糙米、胚芽等十幾種加在一起,甚至還會將菜餚切成細末讓他好吸收。
 
看到太太那麼貼心,吳教授感動之餘,自己也主動戒除一些可能引起腸胃負擔的飲食,包括酒、咖啡、辛辣食物和容易讓他拉肚子的起士和牛奶,甚至是披薩也在禁口之列。
 

了解自己限度 調整生活節奏

「不要以為我是不會死的人」,以前的吳教授時時刻刻將工作排滿,如今生活規律、三餐正常就是他最重要的「工作」。而在運動方面,他喜愛太極拳,因太極拳無需受限場地,在辦公室也能練習,他要求自己每天至少打15分鐘,活絡筋骨。
 
吳教授說,生病後最大的收穫就是讓他了解自己的限度在哪,儘管他對工作、學術的熱情依舊,但他更清楚有充足的時間休息、調整生活的節奏,才能讓這份熱情延續到永久。這也是歷經3次大腸癌手術和9次化療的他,對於還處於「拼命三郎」狀態忽視健康的民眾,最懇切的提醒。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