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22期

出刊日:2012-10-15

返回上一層

亂塗亂抹會要命!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首重耐心

今年7月19日《聯合報》報導,一名曾姓碩士生因苦於異位性皮膚炎,塗抹中醫師自行調配的藥膏治療,因不知藥膏含砷而中毒身亡,令人震驚又同情。異位性皮膚炎有這麼難治療嗎?患者該如何自處?
 
諮詢╱朱家瑜(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林杰樑(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
撰稿╱林如平
 
今年7月19日《聯合報》報導,一名曾姓碩士生因苦於異位性皮膚炎,塗抹中醫師自行調配的藥膏治療,因不知藥膏含砷而中毒身亡,令人震驚又同情。異位性皮膚炎有這麼難治療嗎?患者該如何自處?
 
法醫相驗曾姓碩士遺體,發現曾生死於急性砷中毒,他身上有傷口,塗抹藥膏導致砷吸入體內,血液含砷濃度超過人體標準近70倍。中醫師說,自製藥膏主要成分是從大陸購買的雄黃及大黃等中藥材,他不知裡面含有大量砷...
 
只因為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就送了命,聽來實在駭人。這則新聞凸顯了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常苦於病情難治,只好四處求醫,甚至發生用錯藥的憾事。
 

雄黃含劇毒無機砷

新聞案例中的雄黃,就是無機砷,高溫加熱氧化後即是砒霜,不小心誤食恐七孔流血,造成肝腎功能異常、貧血、神經病變及五臟六腑等全身性症狀,若想避免症狀惡化,除了需停止暴露,還得服用解毒劑。
 
古代傳說端午節必須飲用雄黃酒,還流傳雄黃可驅蟲、驅邪、避免蚊蟲毒蛇入侵,其實是錯誤觀念,雄黃酒喝了可是會中毒的。至於用含砷的藥膏來治療皮膚病,不但不合理,且因為砷會經由皮膚吸收,還可能危害生命。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 皮膚易乾燥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過敏體質疾病,發生原因主要與掌管皮膚天然保濕因子的絲聚蛋白基因缺損有關,通常這些人先天皮膚保護屏障較差,易受外界刺激,甚至連使用沐浴乳或香皂等清潔用品,都會導致皮膚乾癢、敏感、缺水等症狀。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較一般人的皮膚乾燥,易出現奇癢難耐情形,且症狀會反復發作,長期皮膚可能變厚、膚色加深,造成皮膚苔蘚化,就像黑黑粗粗的大象皮一樣,乾燥又粗糙。
 
如果忍不住去抓癢,還會造成皮膚紅腫、發炎、起水泡,一旦力道過猛,抓破皮、滲出液體,恐會引起細菌感染,甚至蜂窩性組織炎,最後導致全身感染住院,嚴重恐致敗血症。
 

患者多於幼年期發病

患有異位性皮膚炎者,代表有慢性過敏體質,有此體質者也常有氣喘或鼻過敏,但這3種疾病不一定同時出現。異位性皮膚炎主要好發於幼童,尤其年紀愈小,發生機率愈高,通常50%的人在1歲以前發病,80%在5歲前發病。不過,隨著青春期的免疫系統發育較完全,約1/2至1/3的人的症狀會消失,但仍有5成患者未痊癒,成為成人型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可說是一種文明病,通常工業化愈發達國家,罹病者愈多。國內兒童異位性皮膚炎的盛行率在8%至10%之間。
 

異位性皮膚炎無法根治 需耐心治療

許多人常存在錯誤觀念,就是想治癒異位性皮膚炎,但過敏免疫疾病就像慢性病一樣,只能控制,並無法根治。隨著免疫力下降,或氣候變化、貓狗毛髮及蟑螂、黴菌等過敏原出現,症狀可能反覆發作。
 
一旦急性發病時,醫師會給予類固醇藥膏消炎,改善皮膚紅腫症狀;並視情況配合口服的抗組織胺止癢,通常症狀可改善90%以上。一旦患者抓破皮,傷口有感染情形者,會合併使用抗生素藥物,並加強皮膚保濕,改善患者表皮屏障功能不足問題。
 
不過,如果症狀嚴重,第一線塗抹類固醇藥膏及口服抗組織胺藥仍無效,此時第二線藥物會給予口服的類固醇短暫服用,或使用非類固醇的免疫抑制劑藥物、光療等;若症狀仍未緩解,第三線會使用更強效的免疫抑制劑治療。
 

正確使用類固醇 不致有副作用

類固醇濃度有強弱之分,且依據不同部位,使用的劑型也會調整,患者若在醫師指示下使用,按時回診複檢,通常不會出現副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絕不可任意停用類固醇,必須依醫師指示慢慢減少藥量,逐漸改成非類固醇療法,如角質含水劑等,否則不僅症狀會復發,還可能出現反彈,亦即症狀較用藥前更嚴重。

預防首重保溼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平時應加強肌膚保濕,如洗臉後,皮膚微濕、未完全乾時,塗抹一層輕薄的凡士林;皮膚也不要過度清潔,因為洗淨力超強的香皂或沐浴乳,可能會把皮膚表面的水分洗掉。
 
另外,居家可使用防螨抗菌物品,最好別用地毯或布沙發、布窗簾,床上勿擺放絨毛娃娃,以免塵螨附著;棉被寢具需定期清洗並曝曬陽光,可殺菌除螨;貓狗寵物毛髮、蟑螂及壁癌的黴菌斑等,皆可能誘發異位性皮膚炎發作,建議針對這些常見過敏原,減少暴露,降低發病機會。

Q:用類固醇藥膏會變月亮臉嗎?多久是安全的?
A:不太會,因類固醇藥膏吸收至人體的比率很低,尤其是臉部用藥通常是中效或弱效,且一般用藥不會連續使用超過2週,患者得回診讓醫師複檢,調整類固醇劑量及用量。
 
Q:一樣是類固醇藥膏,為什麼有的只能抹臉、有的只能抹四肢?
A:類固醇藥物有濃度高低之分,美國將類固醇分為1至7級,台灣分4級,包括超強、強、中、弱,不同部位塗抹的劑量不一樣。像臉部因皮膚較薄,須用最弱效的類固醇,頂多中效,但一般不會使用超強效;四肢皮膚較厚,可用中效至強效類固醇;手掌及腳掌的角質層最厚,若異位性皮膚炎出現苔蘚化,往往無法吸收藥膏,這時類固醇可用超強效。至於眼皮或陰囊若需塗抹類固醇,因這兩處皮膚的吸收度是手掌、手臂的300倍,藥物必須極低劑量。
 
Q:重金屬和微量礦物質不同嗎?人體需要它們嗎?
A:不同。重金屬如鉛、砷、鎘、汞,是人體不需要的東西,日常生活中愈少愈好,最好不要有。不過,微量礦物質如鈣、鎂、鋅、鈉等,它們是身體必需要元素,但過量亦對健康有不利影響,可能會導致急性腎衰竭。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