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20期

出刊日:2012-04-15

返回上一層

快樂人生不憂鬱

人人都會有憂鬱的情緒,一時的情緒低落、沮喪、不愉快,不能就說得憂鬱症。若是情緒低落持續一、兩週以上,並且引起生理功能變化,就要懷疑是否罹患憂鬱症了。
 
諮詢/胡海國 (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精神科教授)
撰稿/黃靜宜
 
25歲的小君正值青春年華,外型亮麗,可說是標準的正妹。雖然身在單親家庭,但與母親感情極好,家境也屬小康,沒有經濟壓力,外人看起來,她的生活可以說無憂無慮。不過小君其實是憂鬱症患者,大學畢業後就一直覺得不快樂,也無法專心工作,每天晚上不靠安眠藥就無法入睡。雖然持續接受精神科的治療,但病情始終起起伏伏。農曆年後傳出噩耗,小君在自家公寓內燒炭自殺,結束短暫的生命......。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經預估,到2020年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是心血管疾病,第二位即是憂鬱症。
 
從看似光鮮亮麗的藝人、家境良好的名人子女,到尋常市井小民,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報紙電視上就會有憂鬱症患者自殺的遺憾消息傳出。是什麼樣非不得已的原因,讓一個外人怎麼看都找不到自殺理由的人,非走上絕路不可?憂鬱症到底是什麼病,竟會讓人失去活下去的動力?
 

憂鬱症不容忽視的警訊

首先要釐清的是,人人都會有憂鬱的情緒,一時的情緒低落、沮喪、不愉快,不能就說得憂鬱症;像是看到傷感的電影流眼淚,因為感情受挫而傷心,被父母責備而難過,都是很正常的情緒反應。一時的傷心難過,不會影響既有的生活步調,該上班、上學,還是會照常去;若是真的得憂鬱症,情緒低落會持續一、二週以上,並且引起生理功能變化,包括胃口不好、睡眠障礙、對生活提不起興致,原有的興趣也消失了,應該高興的事卻高興不起來等。而且情緒的低落不見得是由什麼特別的事件或原因導致。如有這些現象,就要懷疑是否罹患憂鬱症了。
 
「唉,活著實在沒有什麼意思。」「真不想活了!」當身邊有人出現這樣的感嘆,有可能只是一時的灰色想法,過兩天又恢復生龍活虎。也可能,那已經是盤據他們腦海許久的聲音,這幾句看似輕描淡寫的呢喃,正隱藏著他們對外求助的訊號。
 
憂鬱症如果一直被忽視,未接受適當的治療,最令人遺憾的結果,恐怕就是走上絕路了。不過,自殺的人不一定都有憂鬱症,憂鬱症者也不一定都會自殺,不必然將兩者畫上等號,只是,憂鬱症者確實比較容易出現負面想法,包括失去活下去的意念等,因此,周遭人可以從以下這些蛛絲馬跡,判斷身邊的人是否正飽受煎熬,適時伸出援手。
 
依據精神醫學對憂鬱症的定義,其主要症狀包括:
1、情緒低落或暴躁
2、幾乎對所有事物失去興趣
3、疲倦易累
4、明顯的食慾及體重變化
5、睡眠障礙
6、精神焦躁或遲滯
7、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
8、悲觀或自責想法
9、反覆出現的自殺念頭
 
若上述九項症狀出現五項以上(其中至少需包含第一項或第二項),每項症狀都至少兩週內,斷斷續續出現,且影響日常的生活功能,此時稱為「重鬱症」,必須尋求精神科專家的治療。
 
憂鬱症有輕有重,治療上從無需用藥,到需用藥控制到住院治療,差異也很大。精神醫學上依病情的重與輕,約略將憂鬱症分為重鬱症和輕鬱症。重鬱症是指患者的病情較嚴重,除心理、社會性治療外,也要考慮抗憂鬱症藥物或電療等的治療,否則難以控制病情;這類患者自殺的意念往往十分強烈,他們感受到的苦,可能比自殺還苦了。而輕鬱症就是病情比較輕,治療上側重心理、社會性治療,不一定要使用藥物治療。
 

體質與環境影響憂鬱症

不論是重鬱或輕鬱,憂鬱症的病因包含了體質與環境因素。就家族遺傳流行病學的分析,發現體質性家族性遺傳因素,約佔致病因素的三分之一,外在環境相關的致病因素約佔三分之二。
 
所謂體質上的因素,目前已知腦內與憂鬱症有關的神經介質,是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通常憂鬱症患者腦中這兩種神經介質的功能表現比一般人低。有可能是神經介質的分泌不足或過度消耗,使神經訊號太弱,無法發揮神經傳導應有的功能,進而使突觸後細胞活性不足。這種神經介質功能較弱的狀態,被認為是造成憂鬱症的原因之一。不過確切的病因其實還不是很清楚。
此外,憂鬱症也可依病因分為內因性和外因性。內因性指體質因素比較強,像是年紀輕輕就發病的人,通常這類患者憂鬱症也比較嚴重。外因性則是指外在環境佔比較大的比重,這類患者病情多半比較輕微。
性別、年齡不同,表現症狀各異
憂鬱症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不過以性別來說,女性是男性的兩倍,理由不清楚,或許是腦部特質不同,以及社會對於性別角色的期待不同,男性被視為「有淚不能輕彈」,所以難過傷心也多半往肚裡吞,不常表現出來。
 
以年紀來說,小至國中、高中,大至老年人,都可能罹患憂鬱症。但年紀不同,表現出來的症狀不太一樣。像是青少年的孩子不見得會說自己不快樂,反而是以沒來由發脾氣、叛逆、毛躁不安等來表現;或者是學業表現突然變得很差、注意力不集中、食慾降低、睡不安穩等。
 
由於年紀還小,一開始父母或師長往往不會聯想到憂鬱症,而是責罵孩子為何愈來愈懶惰、不認真、不上進等,但是當這些症狀持續一陣子都沒有改善,而且找不到確切原因,就應考慮精神科方面的問題。
 
至於老人,除了心情低落、提不起勁、對周遭事物都失去興趣外,也可能會以身體不適來表現,原本就有病痛的人可能抱怨身體的病痛更厲害了,但是跑遍了內、外科或復健科,除了原先身體的疾病狀態外,又查不出什麼特別原因。有時家屬可能以為老人故意找麻煩,但其實他們確實感到不舒服,因為憂鬱症會強化他們對身體病痛的感覺。所以當身體檢查沒有特別發現時,就要從精神科去考慮。
 
是否得憂鬱症,精神科有一套診斷標準,除了從憂鬱症狀及持續時間來判斷外,也要排除是否為某些疾病或藥物的影響。例如,是否有甲狀腺、腎上腺功能障礙?或服用荷爾蒙類藥物、避孕藥、類固醇藥物?或是否為正接受干擾素治療的肝炎患者?因為這些疾病及藥物,有引發憂鬱症的副作用,要特別小心。
 

輕度憂鬱不一定要吃藥

治療上,依照病情輕重不同,可分為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電療等三種。輕微的憂鬱症通常受到外在環境因素影響比較多,不一定要用藥,調整一下生活,改變一些行為,就有可能改善。像是轉換工作、多與親友聯絡、少看一些灰色負面的書籍或電視電影等,有時候甚至光靠運動就能改善。藝人何妤玟就曾公開表示,她除了求助精神科,也靠練習瑜伽,治好了自己的憂鬱症。
 
如果這些方法都嘗試過,仍然走不出低潮,不妨尋求精神科醫師或專業心理治療師的幫忙。精神科醫師或專業心理師均可提供認知行為治療,協助患者調整思考方式。例如有些患者對於人生的態度和看法總是偏向負面,認為大家都覺得他不好而顯得鬱鬱寡歡,其實別人並沒有這個意思;又或者有患者很期待所做所為得到周遭人的恭維,只要別人沒有讚美,就會覺得別人看輕他而陷入低潮,其實,這些都是患者思考過於負面所致。
 
精神科醫師或心理治療師可以分析他們的思考盲點,協助改變不當的認知。進行方式通常是一週會談一次,之後回去必須「做功課」,也就是一旦又出現「別人為何不恭維我」的想法時,趕緊記錄下來,並且試著改變這種想法。畢竟人與人之間相處,沒有誰一定要恭維誰的道理,而且想要得到別人的讚美,也可以試著自己先讚美別人。類似這樣檢討自己出現負面思考的念頭,一次又一次地練習正向思考,有助於走出憂鬱。
 
在藥物治療上,可分為三類。一類是選擇性血清素重吸收抑制劑,例如百憂解、克憂果。第二類是去甲基的腎上腺素的再吸收抑制劑,如千憂解、速悅等;第三類是三環抗憂鬱劑,這類藥物是俗稱第一代抗憂鬱劑,副作用比較大,除非是重鬱症患者,否則已經比較少用。
 

重鬱症者視情況接受電療

雖然憂鬱症的藥物選擇愈來愈多,不過仍有少數患者病情嚴重,即使用藥也難以改善,此時應考慮接受電療。電療乍聽之下有些可怕,在舊時代的好萊塢電影片段也帶給民眾電療很殘忍的印象,然而,對於重度憂鬱、自殺意念很強的患者來說,往往換了許多種藥物,病情仍無起色,若不施以電療,很可能在藥物治療過程中就走上絕路,這絕對是大家都不樂見的結果。
 
況且,現在的電療已經很進步。在電療前,麻醉科醫師先給予病人麻醉,讓病人放鬆肌肉,通電後,就能減少病人發生肌肉抽搐甚至骨折的危險,過程中病人也不會有感覺,事後如同睡了一覺醒來一樣。少數患者在電療後會有記憶力喪失的現象,但最快一週,最遲三個月都能完全恢復。
 
可惜的是此種高品質的電療,健保並不給付麻醉科醫師的麻醉費用,甚至自費繳費,也被健保拒絕,使得電療使用並不普遍,而使病人硬是受苦。其實電療就像外科開刀一樣,必要時就得用,不給予電療,讓患者痛苦到去自殺,反而不人道。這應該是屢被國際讚揚的台灣健保制度,最大的缺憾了。
 

不拒絕求醫,才能重拾健康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挑戰多,自然壓力大、煩惱多,有些人會呈現腦力不濟的狀況。如果你或周遭的人在腦力不濟下,出現長期情緒低落、對事物失去興趣、經常感覺疲累、食慾改變、體重減輕、精神焦躁、睡眠出現問題等狀況時,可能就是憂鬱症的患者,應不拒絕求醫,甚至不以異樣眼光看精神科,及時獲得正確診斷,才能迅速得到治療。
 
如此一來,才能甩開憂鬱,快樂人生!

健康Q&A

Q、憂鬱症只是一時心情不好,振作起來就可以了?
A、一時心情不好,還不能說是憂鬱症,要達到精神科診斷為憂鬱症,必須是憂鬱的情緒持續一、兩週以上,並且已經嚴重影響睡眠、食慾、生活步調等等,所以並非一句「振作」就能改善,必須尋求精神科幫忙。
 
Q、聽說天氣會影響憂鬱症?
A、確實。在高緯度國家,冬天日照時間短,影響人體血清素的分泌,有所謂的冬日憂鬱症。台灣不像高緯度國家那麼明顯,不過冬天一到,可以發現回籠的憂鬱症病人確實比較多。其實遇到陰雨連綿的天氣,不妨多看一些有陽光的旅遊節目,或是把家中燈光打亮一點。住台北見不到太陽,那不妨去南部旅行一兩天,讓憂鬱的心情獲得紓解。
 
Q、每逢週一或放假後要上班,心情就特別差,是不是憂鬱症?
A、這種短暫一天的憂鬱,也不能說是憂鬱症。這只能說是生活的節奏沒有掌握好,可能是週末假日玩得太瘋,沒有休息夠,或是工作堆積太多、工作壓力大、對工作環境不適應等。建議有這種困擾的人,週末假日不要安排太緊湊的活動,讓自己能充分休息。
 
Q、不吃藥,憂鬱症可以好嗎?
A、憂鬱症有分輕重,輕微的憂鬱症,確實不一定要吃藥,調整心態及生活步調,甚至培養運動習慣等,就可能改善。也可以尋求心理治療,定期與精神科醫師或心理治療師諮商,學習如何放鬆,如何調整心態。
 
Q、女生的憂鬱是否和月經有關?
A、有些女生確實在月經來之前,會特別憂鬱。這可能跟體內荷爾蒙變化有關,腦本身功能受荷爾蒙影響是很清楚的,荷爾蒙一有變化,腦的壓力系統會被觸發,要費腦力處理。所以若知道自己情緒會受月經影響,那就盡量在月經前後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Q、憂鬱症會不會彼此傳染?
A、不會。自殺有時會有樣學樣,憂鬱本身不致於會傳染,因為憂鬱是一種內在的經驗事件。看到別人憂鬱,會讓人同感悲傷,那不能叫傳染,而是一種體會別人,感受到別人情緒的正常反應,如同看悲劇電影會流眼淚一樣。就如有人喜歡帶有憂鬱色彩的音樂或文學,那是一種感受性的偏好,不等於憂鬱症。
 
Q、鬱卒(心情不好)跟憂鬱症一樣嗎?
A、不一樣。心情不好通常是一時的,因為特定事件引發,過幾天事件結束消失,就會雨過天晴。但憂鬱症不見得有特定事情引發,而且持續時間長達一、兩週以上,不僅心情不好,也吃不下、睡不著、不想上班上學、對身邊的事物都失去興趣等。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