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46期

出刊日:2018-10-15

返回上一層

新檢測方式 可加速診斷是否為心肌梗塞

因胸痛、冒冷汗被送到醫院急診,需抽血檢驗心臟酵素,以了解是否為心肌梗塞,過去要至少6小時才能得知結果,現在有更高敏感度的檢驗方式,1小時就能排除不是心肌梗塞的病人,大幅縮短時間。
 
諮詢╱李建璋(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急診醫學科臨床副教授)、曾春典(好心肝門診中心心臟科特聘教授、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
撰稿╱黃倩茹
 
2018年7月底,知名本土劇演員馬如風驚傳猝逝,被發現時已經倒地不起,緊急送至醫院時已無呼吸心跳。檢察官會同法醫相驗,研判死因是「心臟病急性發作的心因性休克」,再次讓大家警覺到心臟疾病的危險性。
 
心臟疾病往往來得突然,搶救更是分秒必爭,在所有心臟疾病中,最令人聞之色變的莫過於「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是一種急性、嚴重的心臟疾病,主要源自心臟血管完全阻塞或部分阻塞,但是心臟需求的氧氣大於血液所能供應,就會發生心肌梗塞。
 

胸痛、冒冷汗是典型症狀 部份病人症狀不典型

當病人主訴胸痛、冒冷汗時,尤其又有心肌梗塞高危險因子(例如曾罹患心肌梗塞、有家族史、男性大於45歲、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醫師就會懷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典型的胸痛會從胸腔的中央或左側,轉移到下巴、右上臂,但是也有些病人胸痛症狀不典型,會以上腹痛、嘔吐或暈厥來表現。
 
也有一群人的心肌梗塞以非常不典型的症狀表現,尤其是在安養機構、曾經中風、言語不能的年長者,因為無法表達胸痛,就會以喘、呼吸急促來表達。
 
至於糖尿病的病人,因其交感神經受到長期影響,痛的症狀也不顯著,即使罹患心肌梗塞也不見得會以「痛」來表現。所以診斷心肌梗塞不能光憑症狀,還需靠檢查。
 

心電圖ST波段上升病人需盡快手術打通心血管

當主訴胸痛、冒冷汗的病人進入急診時,醫師通常會先做心電圖檢查,來區分病人是否為心肌梗塞。
 
在心肌梗塞的病人中,有一群人是心臟血管80%都被血栓塞住,在心電圖檢測中,最明顯的特徵就是ST波段上升。這類病人愈早打通心臟冠狀動脈,日後心肌恢復就愈好,所以只要做心電圖就能診斷,不需等待抽血檢查結果。
 
因此當民眾發生胸痛、冒冷汗的典型症狀時,緊急呼叫救護車,在救護車上就可以做心電圖,一旦看到病人的ST波段上升,就是幾乎全部血管阻塞的心肌梗塞,此時,救護車在還沒到醫院時就會先聯絡,令醫院先行啟動心導管室的團隊來待命,當病人進入急診室,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作出診斷、進入心導管室打通血管。
 
如果ST波段上升的心肌梗塞病人沒有在90分鐘內的黃金時間打通血管,未來的後遺症與死亡率都會大幅上升,可能會造成長期的心臟衰竭或心律不整。
 
圖說:病人有胸痛、冒冷汗症狀懷疑心肌梗塞時,通常會先安排心電圖檢查。
 

抽血檢驗心肌旋轉蛋白 過去需6小時

如果心電圖檢查發現病人沒有ST波段上升,則會抽血檢測心臟酵素,包含CK(肌酸磷化酵素)、CKMB(肌酸激酶同功酶MB型)和心肌旋轉蛋白(Troponin),以診斷是否為非ST波段上升的心肌梗塞。
 
心肌旋轉蛋白是心肌收縮的調節蛋白,在心肌急性壞死時會釋放到血液中,醫師可以根據心肌旋轉蛋白的上升來得知心臟傷害的發生。傳統上,從病人的心肌梗塞開始到心臟旋轉蛋白釋放到血液、抽血檢驗能夠偵測到,至少需要6個小時,這也就意味著,在確保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因胸痛、懷疑心肌梗塞的病人在進入急診的0小時、6小時,各抽血一次檢驗心臟酵素,當兩次抽血檢驗的結果都顯示為陰性時,才可排除心肌梗塞的可能性。
 
不過,目前台灣因胸痛進來急診的病人,約佔急診人數的6∼8%,是非常大的一個族群,但在這些胸痛的病人中,最後只有10%人確診為心肌梗塞,也就是說,在急診中有一群人並非心肌梗塞,卻被強迫留在急診室至少6個小時以上,對台灣急診壅塞的情況,形成很大的壓力。
 

新檢測 快速排除心肌梗塞 有健保給付

從2017年5月開始,台灣可進行「高敏感度心肌旋轉蛋白」(Troponin T- high sensitive test)檢驗,這一樣是檢驗心肌旋轉蛋白,只是新型檢測方式擁有更好的抗體和訊號放大的技術,敏感度更高,健保也有給付。
 
李建璋醫師常在演講時比喻,在日月潭中加入2公克的糖,相信任何人在湖水的任何一個角落汲水來喝,都不會有感覺,但是高敏感度心肌旋轉蛋白檢驗卻有能力檢查出來。
 
2012年時,此一檢測時間需花3小時,歐洲心臟科指南就已經對此「背書」,到2015年,歐洲許多研究又支持1小時即可排除心肌梗塞,也就是在病人進入急診的0小時、1小時,各抽血一次檢驗心肌旋轉蛋白,只要兩次都呈現陰性,就可以排除心肌梗塞。
 
不過,這個源自歐洲的檢驗技術與來自歐洲醫學中心的研究資料,一開始在亞洲掀起很大的聲浪,對於高敏感度心肌旋轉蛋白檢驗使用在黃種人、台灣人身上的安全性,提出懷疑。
 
圖說:抽血檢驗心肌旋轉蛋白,可排除病人是否有心肌梗塞。
 

研究證實台灣日本也適用 準確率高

為此,2017年下半年,臺大醫院由李建璋醫師擔任計畫主持人,與日本順天堂大學心臟科教授Kenji Inoue合作,研究高敏感度心肌旋轉蛋白檢驗的安全性。
此研究計劃包含日本及台灣共3家醫院、413位潛在心肌梗塞患者,結果發現:被列入排除組的171位患者,全都確診沒有心肌梗塞,陰性預測值(NPV)達100%。
 
在歐洲,急診設限較嚴,每100位病人還是會有2位兩次檢驗都陰性的病人,在未來的30天內產生輕微的心肌梗塞,也就是陰性預測的準確值約98%;比起歐洲,台灣與日本的醫院對於急診病人較無設限,也就是會有更多其實並非心肌梗塞的病人進入急診、接受檢驗,但台灣與日本的陰性預測值卻可達100%。經過這個研究的支持,可以證實0小時、1小時兩次檢驗呈現陰性的結果,在台灣與日本是安全有效的檢查。
 

兩次檢驗陽性 需確認病因

不過,由於高敏感度心肌旋轉蛋白檢驗的敏感度非常高,連輕微的心肌損傷都能反映出來,可說是「看到黑影就開槍」,因此在兩次檢驗都呈現陽性的病人,有可能是洗腎、慢性心衰竭、長期心律不整的病人,不見得是心肌梗塞,這時候就要繼續追蹤,每3到6小時再抽血一次,如果兩次之間的數值比較有50%的上升,且一直往上升,就能確定是心肌梗塞。比起傳統檢測方式至少要6小時才能確診,這項新檢測最快可縮短到3小時即可確診為心肌梗塞。
 
非ST波段上升的心肌梗塞病人,他們的血管並不是完全阻塞,所以第一線會使用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抗血小板藥物等藥物治療方式,並且讓病人住在加護病房內做密集監測,如果在藥物治療後,症狀仍持續發生,才會建議病人做心導管或放支架。
 

醫學會發布心肌梗塞新指引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台灣急診醫學會與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2018年5月也發布國內急性心肌梗塞新指引,尤其在非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的治療策略,除建議透過高敏感性心肌蛋白進行檢驗,早期協助診斷及排除心肌梗塞外;對非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的藥物治療,特別強調要搭配雙重抗血小板藥物,可明顯能改善症狀、降低死亡率。另外,非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患者在治療後,應服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達12個月,且不可擅自停藥,如此才能有效預防心血管事件再次發生。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