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49期

出刊日:2019-07-12

返回上一層

身心樂活/「搞操煩」、容易緊張…是罹患焦慮症嗎?

焦慮是生物的本能反應之一。當環境出現突發狀況、有危機,焦慮是一重要訊號,提醒我們必須對外來的狀況做出適當的反應,以重新達到安適的狀態。但是長期、過度的焦慮,影響到正常生活,應正視問題並尋求專業協助。
 
撰稿╱吳思穎(心禾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好心肝門診中心身心科兼任主治醫師)
 
當我們感覺焦慮時,情緒上可能感覺緊張害怕、煩躁,同時大腦出現擔憂的想法,並藉由調節內分泌及自律神經系統,出現各種生理反應:口乾、心跳快、喘氣、顫抖、腸胃蠕動改變等現象。面對焦慮的情境,大部分人根據過去的經驗及學習,有一套應對之道。當危機度過,焦慮自然會緩解。
慢性且過度的焦慮
可能使自律神經失衡而影響健康
現代醫學的進展,幫助我們對生理與心理之間的連結有更具體的了解。大腦的功能在進行思考、感受情緒、規劃行為反應。大腦與內分泌、自律神經、免疫系統之間,也有著互相調節的網絡。
 
焦慮會促使腎上腺素分泌,並使自律神經中的交感神經活化。這在面對危機,必須戰鬥或逃跑的反應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這些反應包括:增加肌肉血流量、心輸出量、促使瞳孔放大和血糖上升。但是慢性且過度的焦慮,可能使這些機制失衡(包括太過頻繁的活化及無法適當緩和)。此外,副交感神經扮演著重要的生理協調角色,研究發現,慢性的焦慮與副交感神經的變異性減少相關(可想成變化的彈性減少)。自律神經調節的彈性若不足,也同時影響免疫及新陳代謝的調節。因此,焦慮症的患者,也面臨著較高的心血管疾病、免疫問題、代謝症候群風險。
 
出現三種狀況需要正視
壓力和情緒的覺察,不見得容易。有的人從小飽經波折:例如重大意外、貧窮、失去親人,為了生存,情緒常是壓抑在最後面的,也許他可以感受到生理的反應,但卻沒有餘裕去連結底下的情緒。成長過程中,我們也容易用既定框架去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以盡力符合父母期許或社會期待。像是男兒有淚不輕彈、理想媽媽的形象、唯有讀書高等價值觀,許多人可能一輩子掙扎其中,難以真正理解、接納自己和自己的情緒。
 
每個人多少都會焦慮,若出現以下三個面向的狀況,是需要正視和處理的:
1. 焦慮的感覺過於強烈。
以致於不由自主淹沒在緊張害怕中,被擔憂的想法綁住,無法理性面對須處理的狀況。譬如有社交焦慮症的人,在公眾場合時,因過度焦慮而讓自己的表現大打折扣。又如懼高症的人,會想盡辦法避免相關的情境(開車不上高架橋、要到高樓層教室的課程就不去上、不搭飛機旅遊等)。
 
2.太容易焦慮、事情發生前就先開始焦慮、總是往最壞的方向去擔憂。
這樣的傾向與性格特質(先天易操煩)及早年艱苦的成長經驗有關。若是這傾向無節制地放大,會讓人在憂慮中惡性循環,身體也長期無法放鬆。如廣泛性焦慮症的人,常見的抱怨便是慢性失眠、睡前想到停不下來、肩頸僵硬、牙關緊繃、胃痛、疲勞。
 
3. 焦慮造成生活功能明顯限制。
例如因焦慮而影響工作表現、學習效率、人際關係。因預期性的擔憂而行為受限,如:不敢獨自出門、不敢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生活品質顯著下降。有的人長期焦慮,也會衍生出憂鬱、家庭溝通失調的問題。 
 
患者常有無效的行為模式
大腦的運作涵蓋思考、情緒、身體感受及行為反應四個面向。我們可以由這樣的概念來理解焦慮症:某種固定的思考方式,會帶來焦慮,身心影響而產生各種生理症狀。人為了解除焦慮,常以特定的行為模式來做為解決之道。
 
例如恐慌症的病人,在經歷數次不知緣由的恐慌發作後,他的大腦運作模式可能進入以下的循環:
思考:我的身體一定出了大問題,搞不好是心肌梗塞。要是沒檢查出來,下次再發生搞不好會沒救。
情緒:焦慮不斷上升、煩躁、易怒。
身體感受:隨著持續的壓力,身體透過內分泌、自律神經系統,讓心悸、胸悶、喘不過氣的症狀不時出現。
行為:趕快跑急診,或是要求其他更精密的檢查。
 
乍看之下,可能會覺得這樣的想法和反應好像也合理。問題出在哪裡呢?其實在醫療專業的判斷及檢查下,通常已為患者排除了最重要的生理病因。若有線索暗示某種病理,醫師必然會告知並進一步處理。但常見患者的思考模式執著在單一的可能性(自認一定有重大疾病),且缺乏彈性接受其他可能(不見得是器官出問題,慢性壓力相關的身心失衡也可能如此表現),且聚焦在負面的訊息上(又有一點心悸胸悶),並單一角度解讀(糟糕,又要發作了)。可以理解患者在如此重覆的模式中打轉,不僅反覆升高自己的壓力,也失去妥善診斷及治療的機會。
藥物、心理多管齊下治療
所以,良好的治療,包括詳細的心理衛生教育,讓患者了解這個診斷的意義、可能成因,治療的選擇及其運作機轉。
治療的範疇如下:
1.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是經過廣泛研究證實其有效性,也具時效性的一個選擇。目的在協助患者主動察覺其思考──行為的固定模式,及這僵化的模式正在為自己帶來更多焦慮和困境。並與患者討論思考的彈性,及合理的判斷,和建立更豐富的行為策略,來有效因應焦慮相關情境。有效地緩和焦慮,才能讓患者真正脫離在無效模式中打轉的窘境。
 
2. 藥物治療:藥物包含短期使用、目的在快速降低焦慮的輔助藥物;和需要較長時間發揮作用(約2至4週藥效開始出現),但以提升大腦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來平衡焦慮的主線藥物。前者治標,後者治本。
 
3. 輔助療法:焦慮的出現,與一個人的人生觀、信念有關,也與此時遭逢的境遇有關。如何看待生命的起伏,接納與調適,以達更平衡的人生態度,或許可經由不同的資源輔助自己重新整合身與心的健康。這些資源包括:學習壓力調適及放鬆技巧、學習正念思考、做瑜珈等。
 
平時養成自我照顧的習慣,適時舒緩,則是長保身心健康的生活態度:
◎在常規的責任之外,保留時間沈浸在讓自己愉悅的活動中:音樂、園藝、運動、照顧寵物、畫畫、遊戲等。
◎傾聽自己的狀態。接納這樣的自己,每個人都會有困頓的時候,為這個狀態的自己安排休息、親近信任的人尋求抒發或安慰。
◎了解情緒如同人生,自然有消長起伏,以照顧和感恩的心情來看待困頓時的自己,取代對自己的負面評價、怒意。
 
少年維特也有煩惱
將近20%的人在其兒童青少年階段,曾面對明顯的焦慮困擾。
 
依其發展程度,幼小的孩子還無法清楚整理其內在經驗,也還未能理解焦慮與內外在世界的因果關係,因此他們不易以言語表達焦慮的想法,但易以身體不適(頭痛、肚子痛、睡不好),或是外顯行為(發脾氣、反抗、哭泣、攻擊)來做溝通。兒童族群的擔憂,與其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例如考試、人際(被霸凌或孤立)、父母的婚姻問題等。較大的兒童及青少年,能較具邏輯性的表達,也能思考當下與未來的不同議題,其焦慮因此延伸至更廣的層面,如現在面對被同學孤立,未來是否還交得到朋友?世界上是不是沒有真正的好人?我以後還能順利工作、和同事相處嗎?人生是否無法翻身?
 
協助孩子練習舒緩焦慮
當孩子大部分時候都在煩惱,且煩惱的程度顯著大於一般同儕的反應程度,並對生活功能有明顯的顯響:不想上學,拒絕有趣的娛樂活動,無法達到其年齡應有的發展(睡眠不能睡過夜、無法獨立完成功課、交友困難),要正視這是需要立即協助的狀況。
 
因發展的敏感時期及能力不同,兒少也有成人診斷之外的其他幾種焦慮症,包括:選擇性緘默症、分離焦慮症、身體為主的重複行為(拔毛症、摳皮症)。
 
促進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成人期健康的重要起步。我們可以協助孩子構築面對焦慮時的一套內建藍圖:
1. 認識自己的情緒。焦慮是如何表現?它的角色?
2. 舒緩焦慮的策略。
3. 練習當一個平衡的思考者。
4. 學習面對恐懼,藉由有計劃的練習,逐步面對不同等級的焦慮情境。
5. 持續練習,體會焦慮是可處理的,也體會自己的應變彈性和掌握狀況的能力。
 
焦慮症包含多種診斷
焦慮症患者真正會尋求身心科專業協助的比例,實際上相當低,在歐洲的研究統計中僅達20%。然而,若有持續的焦慮,並帶來生活功能困擾,建議尋求治療。
事實上,焦慮症是一個總稱,依據焦慮的型態、內容、不同的行為模式,可分為以下的診斷:
.廣泛性焦慮症
.強迫症
.恐慌症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畏懼症
.社交焦慮症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