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最新消息

骨質疏鬆症是什麼?我有骨質疏鬆症嗎?|好心肝·好健康

返回上一層
骨質疏鬆症是骨量減少、骨密度下降的疾病。當骨頭質量不足,不慎摔倒時,容易造成骨折,常見骨鬆性骨折的部位為上臂、手腕、脊椎、與髖骨。嚴重骨質流失的病人,有時僅是搬重物就有可能造成脊椎的壓迫性骨折。隨著人口老化的速度加快,骨質疏鬆症是一個值得重視與預防的疾病。
 
根據研究,超過 50 歲的國人,有 23.9 % 的男性和 38.3 % 的女性患有骨質流失現象。但因初期無明顯症狀,也未接受骨密度檢測與治療,一旦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在治療及恢復的過程,都是相當辛苦,且有報告指出會提高死亡率的風險。
 
骨質疏鬆症的診斷須依據骨密度判定。骨密度的檢查,是以 DXA(中軸型雙能量 X光吸收儀)為標準,且應測量脊椎與髖骨,兩個部位以上,來做診斷。坊間常見量測腳踝的超音波骨密度檢測,可以當作篩檢的工具。量測到骨密度欠佳的民眾可至醫療院所再接受DXA的骨密度檢查。

你或許會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