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最新消息

睡眠不足也會造成高血脂?!|好心肝·好健康

返回上一層

年輕族群的高血脂症愈來愈普遍,主要與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的改變有關。網路時代來臨,許多人長時間滑手機、久坐不動,運動量明顯不足,並偏好於工作與休閒時搭配零食,攝取重鹹、高油、高糖、高脂食品,如手搖飲、甜點、炸物等,導致熱量攝取超標,進而引發肥胖與血脂異常問題。

當身體攝取過多熱量時,肝臟的膽固醇合成增加,三酸甘油酯也會上升。其中,果糖的影響特別值得關注,因為它的甜度比一般糖還高1.7倍,且價格便宜,被廣泛添加於飲料、甜點(包括餅乾及蛋糕等)及加工食品中。果糖的代謝與酒精類似,大量進入肝臟時會轉化成「乙醯輔?A(acetyl-CoA)」,進一步生成三酸甘油酯以及合成膽固醇,囤積於肝臟造成脂肪肝,或進入血液提升三酸甘油酯,甚至增加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粥樣硬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缺乏運動也值得擔憂,久坐使基礎代謝率下降,脂肪燃燒能力變差,易形成「中廣型身材」,加上戶外活動時間少,日照不足導致缺乏維生素D,使血脂代謝效率差,血脂與膽固醇也會上升,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而長時間睡眠不足與作息不規律,更是高血脂的隱形推手。人體的膽固醇代謝主要在夜間進行,若長期熬夜或睡眠不足,會導致膽固醇合成增加、代謝變慢,而且熬夜時肚子容易餓,可能因此額外攝取很多熱量。研究發現只要夜間睡眠時醒來2次以上的睡眠干擾,就會使可體松(cortisol)與胰島素調控失衡,血脂、膽固醇代謝變慢,導致血脂、血糖、血壓全面上升。建議晚上避免喝太多水,以溫補食材取代涼性食物,有助於減少夜間起床次數,提升睡眠品質。

諮詢╱蘇大成(臺大醫學院內科兼任教授、臺大醫院內科部特聘兼任主治醫師、好心肝門診中心特聘教授、童綜合醫院創新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