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開始圍更年期?|好心肝·好健康
返回上一層在臨床上,停經的標準定義是「連續12個月月經未來潮」,台灣女性停經的中位數年齡為50歲。然而,在子宮與卵巢正式「退休」前,它們仍會經歷一段功能不穩定的過渡期,我們稱之為「圍更年期」(perimenopause)。不同文獻對圍更年期的定義略有不同,有些認為它始於停經前一年,有些認為從45歲開始,還有研究指出,卵巢功能的不穩定可能從35歲便開始發生。根據臨床觀察,與荷爾蒙相關的症狀及某些需荷爾蒙治療的疾病反應及副作用的變化,在40歲後有所不同,因此在我的研究中,將圍更年期的起始時間定為40歲。然而,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某些女性可能更早出現影響生活品質的症狀,而另一些人則較晚才感受到變化。
雌激素是一種強大的激素,它能直接進入細胞核,影響基因表達,當所有的細胞突然沒有雌激素當他們的司令官,會有種體內的器官各自為政的感覺,帶來一系列的症狀,例如心悸、手抖、熱潮紅、心情不好、睡不著、頻尿、便祕、肌肉痠痛、關節僵硬、落髮、皮膚失去光澤與彈性。有些症狀來自於由雌激素調節的自律神經失衡,有些則與「老化」的自然過程相關。天啊!這樣講完,沒有人想承認更年期的到來了。更年期帶來的變化不僅僅影響身體,也會讓情緒變得不穩定,彷彿自己失去了掌控,成了另一個陌生的自己。因此,當更年期症狀影響到生活品質時,積極尋求改善方法便顯得格外重要。
撰稿/吳珮琪(臺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好心肝門診中心婦產科兼任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