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最新消息

五十肩不是50歲的專利|好心肝·好健康

返回上一層

五十肩不一定是50歲才會發生,通常在40歲後發生的機率就會增加。俗稱的五十肩在醫療上正確的名稱是「沾黏性肩膀關節炎」,主要是肩關節囊因發炎導致沾黏,同時造成肩關節的攣縮,使關節活動受限,手抬不起來。

最典型的症狀是五十肩的被動關節活動度會受到影響,在門診中,醫師會先請病人自己試著把手抬高,很多時候病人因為劇烈疼痛而不敢抬,此時如果協助病人將手抬高,在被動的情形下,手一樣抬不高,就能診斷為五十肩。

五十肩的成因很多,可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原發性的五十肩通常找不到為何肩膀關節囊組織發炎、沾黏、攣縮的原因,讓關節無法正常運動,造成肩膀疼痛,無法抬高而難以做到許多日常生活中的動作,大部分的五十肩都屬於原發性的五十肩。

次發性的五十肩則是病人先得到某個疾病或創傷,引發五十肩的症狀,例如肩膀撞到受傷後,綁上石膏,經過一段時間肩膀都沒有運動,就會出現沾黏的現象,或是有些病人有嚴重的肌腱炎如鈣化性肌腱炎,因為嚴重的發炎,怕痛而不敢動,進而出現沾黏現象。

諮詢╱張凱閔(臺大醫學院復健科臨床教授、臺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好心肝門診中心復健科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