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肝病資訊

國內猴痘疫情已破百例 如何減少感染風險?

返回上一層
國內在2022年6月7日將Mpox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疾病管制署也採購疫苗及治療藥物投入防疫,截至2023年6月底確診病例已破200例,也出現首例兒童與女性的猴痘病例。
 
猴痘病毒可分為中非(剛果盆地)株和西非株,2022年開始於全球流行的猴痘疫情主要為西非株,致死率約為0.1~1%,比中非株的10%低很多。
 
病毒潛伏期約為3至21天,常見症狀有發燒、畏寒、頭痛、肌肉痠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發燒約1~3天,之後會出現不同型態的皮膚病灶,如:皮疹、斑疹、斑丘疹、水疱、膿疱等,部分亦出現在生殖器上,持續約2~4周,接著就逐漸康復。與同樣會長疹子的麻疹、水痘最大的差別是,猴痘還會有淋巴結腫大症狀。
 
不過,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報告,有些病患症狀表現較不典型,只在生殖器或會陰部出現皮疹,不一定會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發燒等前驅症狀也不明顯,因此就醫時容易誤為其他性傳染病,提醒社區診所醫師要多加注意。
 
所幸多數個案可於數周內康復,兒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則是併發重症的高風險群,併發症包括繼發性細菌感染、肺炎、敗血症等,要特別小心。
 
猴痘病毒主要透過「人傳人」和「人畜共通」兩大途徑散播。
 
1人傳人:
包括接觸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損傷的皮膚、黏膜或被汙染物品。主要透過密切接觸而傳播,例如經由親密接觸之性行為,包括:口交、肛交或陰道性交,或接觸猴痘患者生殖器(陰莖、睾丸、陰唇及陰道)或肛門,與猴痘患者擁抱、按摩和親吻,以及長時間的面對面接觸等。產婦若感染猴痘,可經胎盤垂直傳染給胎兒,或胎兒於產程中因接觸而傳染。
 
飛沫傳播需在長時間面對面接觸的情境下較容易發生,因此,執行會產生飛沫微粒的醫療措施且未著適當個人防護的醫護人員,以及與猴痘病人同住之家人,有較大的感染風險。
 
2人畜共通傳染
直接接觸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損傷的皮膚或黏膜而被感染,或食用受感染的動物肉類。
 
此波猴痘疫情以親密接觸的人際傳播為主,因此應避免與猴痘患者及不特定人士進行皮膚直接接觸、親吻、擁抱及性行為。與HIV病毒、梅毒、淋病等性傳染病傳染途徑最大的不同是,上述疾病可使用保險套預防傳播,但猴痘病毒可以透過接觸不同位置的皮膚病灶傳播,如果僅用保險套並無法有效預防。
 
除了要避免高危險性行為之外,前往猴痘病毒流行地區時也應避免接觸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以及生病或死亡動物;所有食物必須徹底煮熟後才能食用,且要經常注意手部衛生,勤洗手。因猴痘病毒具有莢膜,用肥皂及酒精乾洗手可以殺死猴痘病毒。整體來說,在新冠疫情期間養成的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疫新生活」習慣,也能有效預防猴痘。
 
猴痘雖有疫苗可預防,不過有鑑於此波國際及本土猴痘疫情以性接觸傳播為主,WHO及其他國家均未建議大規模疫苗接種,我國也採取相同對策,以高風險族群為建議接種對象,一般民眾非屬猴痘高風險族群,無須常規性接種猴痘疫苗。
 
研究顯示,完整接種2劑猴痘疫苗,保護力趨近9成,接種1劑有約4~8成的保護力,接種疫苗後約需8至14天才能產生抗體,對於疾病防護才會有效,因此接種後14天內仍要適當保護自己,減少暴露的風險。就算已接種疫苗,疫苗保護力並非百分之百,還是應該持續採取各種防疫措施保護自己及他人。
 
研究也發現,接種天花疫苗(牛痘)預防猴痘的有效性為85%,只是台灣自1955年起就未曾有天花病例發生,因此自1979年起即停止牛痘接種,所以該年以後出生的台灣民眾都是沒有天花疫苗保護的族群。
 
若不慎感染猴痘,大多數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療,以輸液治療與維持營養等支持性療法為主,減輕症狀和併發症即可。口服抗病毒藥物 tecovirimat 建議使用於猴痘確診且病情嚴重的病患或免疫低下者。全文請見 http://pse.is/58s9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