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肝病資訊

阿斯巴甜列可能致癌物 其實手搖飲更危險?

返回上一層
WHO底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於2023年6月6日至13日在法國里昂召開會議,將阿斯巴甜列為「2B級可能致癌物」,引起許多關注,甚至有食品製造業者已打算停用阿斯巴甜於產品中。阿斯巴甜真有這麼危險嗎?
 
IARC的態度是「料敵從嚴」,雖然實驗上只找到很有限的證據,在專家會議的討論中也提到阿斯巴甜可能會造成體內氧化的壓力、慢性的發炎,甚至影響細胞的增生死亡、營養的代謝等,因此基於在人體與動物實驗中有限的證據,IARC決定將阿斯巴甜歸類為2B級可能致癌物,提醒民眾應意識到可能的風險,並等待未來更多的研究證據。
 
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共同管理的糧農組織—世衛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針對IARC將阿斯巴甜列入2B級可能致癌物的議題,JECFA隨即在2023年6月27日至7月6日於瑞士日內瓦召開會議,由來自15個國家的13名成員和13名專家與會,經過委員會討論得出的結論,認為無論是人體實驗或動物實驗,都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顯示阿斯巴甜在攝入後會產生不良影響。
 
JECFA認為,阿斯巴甜在人體腸胃道中會完全水解成阿斯巴酸、苯丙氨酸和甲醇,這些代謝物是人類食用其他飲料或食物吸收後的常見代謝物,阿斯巴甜並不會進入人體循環中,因此主張沒有理由改變先前制定的每日可接受攝入量(ADI),仍重申阿斯巴甜的ADI為0~40毫克/公斤體重。
 
若依照JECFA制定的ADI,對於一個體重70公斤的成年人而言,每日可接受之阿斯巴甜攝入量是0~2800毫克,若飲用一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碳酸飲料,換算起來一天要喝超過9~14罐的飲料(不含其他食品來源)才會超過JECFA建議的攝入量。(但實際上的阿斯巴甜含量仍要依各飲料廠配方含量而定。)
 
不過,食物有「排擠效應」,因為人體攝食量有一定的限度,當我們攝取某些食物後,就無法再多吃其他食物了,也就是說,含有阿斯巴甜的飲料算是水分,一個成年人每天約需攝取2000c.c.的水分,若是正常的情況下喝飲料,不至於會超過限度;就算整天以飲料代水,2000c.c.約等於6罐鋁罐碳酸飲料,也未超過攝入量,只是這樣並不健康。
 
不少人使用阿斯巴甜是為了減少熱量攝取,達到減重目的,但過去WHO曾明確建議不要以甜味劑(包含阿斯巴甜、糖精、蔗糖素等)作為控制體重或降低非傳染性疾病風險的手段,目前已有明確的證據顯示,甜味劑的使用非但無助長期控制體重,並會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過早死亡的風險。
 
此外,有些人確實不建議食用含有阿斯巴甜的食品,例如苯酮尿症(一種遺傳代謝性疾病),因患者對苯丙氨酸的代謝能力較差,有毒的代謝物質會堆積體內,可能造成嚴重腦部傷害,因此不宜。
 
與其擔心沒有明確證據會致癌的阿斯巴甜,大街小巷人手一杯手搖飲的現象,更令人憂心,因為游離糖對人體的危害更顯而易見,與肥胖、脂肪肝、三高疾病等息息相關。
 
「游離糖」是世界衛生組織所創的名詞,指的是由食品製造商、廚師或消費者加入食物中的所有單醣、雙醣,以及蜂蜜、糖漿和果汁中天然存在的糖。游離糖對血糖、代謝的影響已經有非常明確的證據。無論是成人或兒童,WHO與台灣國健署都強烈建議由糖來的熱量需占總熱量的10%以下,如果可以的話,在5%以下更好;若以一個每日攝取2000大卡熱量的成人計算,其中由糖來的熱量應在200大卡以下(約50克以內的糖),更進一步,希望可以減少至25克以內,對預防蛀牙、肥胖效果更好。而一瓶300毫升的可樂所含的糖分,就遠超過一天的攝取量。
 
不管是人工甜味劑還是游離糖,食品安全應以風險評估的概念了解孰輕孰重。從整體健康的風險來看,對於游離糖的限制是合理且必須的,在各種代謝性疾病中,糖的危害實在太大,因此除了謹慎面對每一口食物、飲品外,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了解自身健康情形,也是非常重要的。全文詳見 https://pse.is/5h6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