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肝病資訊

大腦病變視網膜先知道 早期診斷阿茲海默症有新進|好心肝˙好健康

返回上一層
國外最近有研究發現,透過視網膜檢查,也能早期診斷阿茲海默症。
 
為什麼從視網膜可以觀察到大腦是否有病理變化跡象呢?
 
視網膜可說是通往大腦的「窗戶」,也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分。我們的第二對腦神經是視神經,視神經的末端就是在視網膜上面的一些神經節細胞層GCL。
 
只要是中樞神經系統,就有機會產生跟大腦一樣的阿茲海默症病變。阿茲海默症在疾病早期,腦部會有乙型類澱粉蛋白及tau蛋白異常堆積的情形,乙型類澱粉蛋白最後會在細胞外形成斑塊,而磷酸化tau蛋白則是在細胞內形成纖維糾纏。因此,藉由檢查這兩種致病性蛋白,有助於阿茲海默症的診斷。
 
早年醫界對阿茲海默症還不十分了解時,通常等到病人已經明顯失智,才能診斷。後來從一些家族性的阿茲海默症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在大腦的病理變化,早在發病的前15~20年,就已經出現了。
 
約莫十幾年前,因為一些生物標記的進步,阿茲海默症終於得以在發病前就診斷出來。2011年美國國家老年研究院和阿茲海默症協會提出一些認可的阿茲海默症檢測方式,包括以下幾種:
1 透過正子攝影(PET)掃描,檢查大腦是否有乙型類澱粉蛋白或tau蛋白的堆積。
2 利用磁振造影(MRI)去看大腦海馬迴或腦皮質是否萎縮。
3 抽脊髓液送驗,因為乙型類澱粉蛋白與tau蛋白在發病過程中會慢慢進入脊髓液中,所以可抽取脊髓液來偵測定量這些異常物質,稱為阿茲海默症的液相生物標記。
 
至於血液檢查的難度較高,尚在發展中,因為乙型類澱粉蛋白與tau蛋白進入血液的濃度更低,不易檢出。不過2022年有一篇血液生物標記的指引論文,建議可用於具阿茲海默症高危險因子或已發病者,也可作為接受臨床試驗者追蹤篩檢之用。
 
臺大醫院則和師大光電所合作,2021年宣布開發出一款血液檢驗產品,只要透過抽血就能輔助阿茲海默症的診斷。這是以超導科技開發出超靈敏免疫磁減量檢驗技術,能精準地量測出血液中類澱粉蛋白與tau蛋白的含量,並證實這兩種蛋白質濃度高低可用來評估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準確率達8成5以上,也通過台灣衛福部醫療器材審查。NEXT 失智可預防? 原文請見 https://pse.is/4nvn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