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71期
出刊日:2025-01-15
「你累了嗎?」盤點倦怠感原因 重拾健康活力! 現代人工作生活繁忙,身心的疲累、倦怠是很常見的感受。很多人擔心突然來的疲憊感是不是得了癌症?其實有許多身體及心理疾病都可能讓你感覺好累,一起來解析你的倦怠感。
第71期
- 編輯筆記 / 告別疲累 迎向嶄新的一年
- 新聞NEWS一下 / 知名女歌手罹患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治療以手術為主 預後良好不需過慮
- 新聞NEWS一下 / AI幫科學家破解蛋白質的秘密! 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故事
- 「你累了嗎?」 盤點倦怠感原因 重拾健康活力!
- 瞄準女性頭號大敵 衛福部祭出篩檢與治療2大新政策 盼降低乳癌死亡率
- 缺牙該選擇植牙嗎? 常見疑慮風險解析
- 居家常見中毒危機! 如何預防與應對?
- 心臟主動脈擴大是怎麼了?
- 高度近視、過敏揉眼睛...加速白內障形成 白內障手術還你好視力
- 女性小腹變大, 可能是子宮肌瘤或卵巢囊腫?
- 接受子宮鏡檢查或治療,可能致命嗎? 了解子宮鏡適用情況與風險
- 基因調控的「迷你推手」: MicroRNA如何引領醫學新紀元?
- 腳底痛! 是足底筋膜炎發作?還有哪些原因?
- 跌倒如何防範? 哪些疾病發作也可能跌倒?
- 楊智超醫師專欄 / 記憶力衰退、缺乏空間距離感、步伐不穩… 庫賈氏病―快速進展的腦部致命疾病
- 粘曉菁醫師 / 減重多少才算成功? 目標設定與增肌減脂訣竅公開!
- 曾宇婷醫師專欄 / 飲食是重要的治療! 給糖尿病人的飲食營養建議
- 王清泓醫師專欄 / 如何幫助青光眼病人 依照醫囑點藥
第70期
出刊日:2024-10-15
幹細胞到外泌體, 再生醫學研究掀熱潮! 幹細胞被形容為「生生不息的細胞」,具組織或器官再生能力,是再生醫學的重要核心;而幹細胞會分泌外泌體(exosome),原本被認為是「廢棄物」,近年發現其功效不輸幹細胞本尊,迅速崛起為熱門研究項目,預期再生醫學未來會對醫療保健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第70期
- 編輯筆記 / 迎接細胞治療時代 再生醫學起飛
- 新聞NEWS一下 / 2藝人接連罹患肺腺癌 健保擴大給付標靶藥物 4期不等於末期
- 新聞NEWS一下 / 英王妃、台灣歌后皆因罹癌接受化療 面對化療不害怕 副作用可緩解
- 從幹細胞到外泌體, 再生醫學研究掀熱潮!
- 病人在家住院,醫師到府看診 在宅急症照護計畫啟動
- 想凍齡, 醫學美容療程怎麼選?
- 力抗失智海嘯! 阿茲海默症診斷及治療的新進展
- 甲狀腺結節,是良性還是癌?如何處置?
- 女性莫名的下腹痛, 是骨盆腔發炎了?
- 皮膚冒出粗糙小顆粒! 如何消除毛孔角化症?
- 皮膚及身上腫塊原因多, 哪些情況要注意?
- 悲傷過度影響生理狀況,甚至出現心碎症候群 如何面對親友離世?
- 如何健康增重?
- 楊智超醫師專欄 / 法布瑞氏症的新治療 口服伴護分子療法
- 消脂保肝專欄 劉泮甫醫師 / 肝纖維化掃描儀 在脂肪肝上的應用
- 內分泌知識小棧 曾宇婷醫師 / 糖尿病人應控制膽固醇、三酸甘油酯 遠離心血管併發症
- 王清泓醫師專欄 你點的眼藥有效嗎? 降眼壓藥物的單眼測試法
第69期
出刊日:2024-07-15
擺脫慢性疼痛 根據統計,台灣每4人就有1人正承受著慢性疼痛,而老年人口因為有許多慢性病,有慢性疼痛的比例更可能高達50%,長久下來會加重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甚至引發憂鬱症。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逐漸解開神經損傷於大腦的變化,疼痛治療也邁向精準醫療的時代。
第69期
- 編輯筆記 / 精準治療 跟「慢性疼痛」說再見
- 新聞NEWS一下 / 知名抗癌部落客肺腺癌離世 定期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保平安
- 新聞NEWS一下 / 知名科技大廠執行長膽管癌驟逝 「舊」台灣人務必定期腹部超音波檢查
- 擺脫慢性疼痛
- 台灣也有食人菌?! 如何避免感染?
- NGS檢測健保給付上路 我的癌症適用嗎?
- RSV呼吸道融合病毒重症風險超越流感 疫苗預計年底上市 藥物臨床試驗中
- 洗腎都是吃太多藥造成? 破解洗腎10大迷思
- 骨癌一定得截肢嗎? 全方位解析骨癌治療
- 健檢腫瘤指數異常,好緊張! 下一步怎麼辦?
- 反覆口腔潰瘍、長小腫塊, 會是口腔癌嗎?
- 腦動靜脈畸形易致命! 有哪些徵兆該注意?
- 隔夜菜能安心吃嗎? 食物保存的關鍵10問
- 「我有社恐…」 社交恐懼症是疾病嗎?如何克服?
- 膝蓋疼痛成因多, 如何對症治療重拾關節活動力?
- 楊智超醫師專欄 / 睡夢中大吼大叫,拳打腳踢是怎麼回事? 談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
- 曾宇婷醫師專欄 / 糖尿病治療新進展 從胰島素到腸泌素、三重荷爾蒙受體促效劑
- 王清泓醫師專欄 / 正常眼壓型青光眼
- 消脂保肝專欄 吳妮民醫師 /3方法 檢測你的肌原力!
第68期
出刊日:2024-04-15
超高齡社會來襲 存骨本、練肌力 遠離失能威脅! 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曾推估,明(2025)年台灣將迎來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達20%!如何才能擁有高品質的長壽生活?趁年輕存骨本防骨鬆、練肌力防肌少症,可說是迎向老年健康生活的關鍵!
第68期
- 編輯筆記 / 以「骨力」 迎接健康高齡生活
- 新聞NEWS一下 / 知名人士心肌梗塞驟逝 有心血管疾病風險者應及早預防
- 新聞NEWS一下 / 日知名藥廠紅麴產品引發腎疾致死 使用紅麴產品停看聽
- 超高齡社會來襲 存骨本、練肌力 遠離失能威脅!
- 血液怎麼會是乳白色?! 小心「乳糜血」的警訊
- 如何早期發現攝護腺癌? 多參數磁振造影檢查可避免「亂槍打鳥」
- 脈衝光治療能緩解乾眼症?
- 乾癬治療新進展 用對藥 病灶可望清零
- 健檢發現頸動脈狹窄,嚴重嗎?
- 長輩出現重聽,會好嗎? 何時該用助聽器?
- 尿路結石痛不欲生! 如何取石碎石一次解答
- 缺鐵性貧血的症狀與治療策略
- 老年人悶悶不樂, 是憂鬱還是失智?
- 難解疼痛, 其實是神經纏套引起?!
- 楊智超醫師專欄 / 不明原因腹痛,尿液照光呈褐色… 可能是紫質症作祟!
- 消脂保肝專欄 陳思潔醫師 /SGLT-2抑制劑 降糖、護腎、顧心、減重,一舉數得!
- 內分泌知識小棧 曾宇婷醫師 / 糖尿病人易骨鬆,骨折風險增!
- 光學同調斷層掃描(OCT) 在青光眼診斷治療上的應用
第67期
出刊日:2024-01-15
個人化癌症疫苗 開啟癌症治療新頁! 癌症已進入精準治療時代,全球醫藥界積極研發以mRNA技術製作的個人化癌症疫苗,在臨床試驗中已看到效果;台灣也急起直追,中研院甚至超前研發可治療癌症的「奈米疫苗」,癌症治療即將開啟新頁 !
第67期
- 編輯筆記 / 「疫苗」治療癌症 前景可期
- 新聞NEWS一下 / 知名漫畫家大腸癌病逝定期篩檢、避開風險因子 遠離大腸癌
- 新聞NEWS一下 / 知名女星驟逝 生前飽受自體免疫疾病困擾
- 個人化癌症疫苗 開啟癌症治療新頁!
- 研發個人化癌症疫苗 台灣急起直追 奈米疫苗另闢蹊徑
- 肺癌在台灣首度登上發生率第一!篩檢與治療進展迅速 晚期也不用灰心
- 癌症精準醫療跨大步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將納健保
- 基因性視網膜退化有失明危機 基因治療重見光明!
- ChatGPT熱潮, 為醫療現場帶來哪些衝擊與影響?
- 人生最後一程如何好好走?「斷食善終」與安寧緩和醫療有什麼不同?
- 健保擴大給付 缺血性腦中風,及時打通血管可免失能!
- 搔癢抓不停、出現黑褐色斑點… 銀髮族常見皮膚問題如何處置?
- 冬天呼吸道病菌齊發!如何治療及照顧?
- 頻尿、漏尿、夜尿… 是間質性膀胱炎嗎?
- 神經有嘻哈 楊智超醫師專欄 / 帶狀疱疹的治療與預防
- 消脂保肝專欄 粘曉菁醫師 / 肥胖加重睡眠呼吸中止症 積極減重可逆轉!
- 曾宇婷醫師專欄 / 睡眠與血糖控制息息相關!
- 透視青光眼 王清泓醫師專欄 / 眼科檢查為什麼需要散大瞳孔?
第66期
出刊日:2023-10-13
CAR-T殲滅癌細胞奏效 其他細胞治療也是治癌的新希望? 細胞治療是一種全然不同於傳統藥物的治療方式,其中又以CAR-T這種經過基因改造的自體免疫細胞療法經證實可對抗血液腫瘤,健保也在評估納入給付。至於其他細胞療法,又有什麼樣的特性與限制呢?
第66期
- 編輯筆記:醫學尖端療法 盼扭轉癌症與重大疾病
- 張學友演唱會跌坐舞台 梅尼爾氏症不只會眩暈 也可能喪失聽力
- 藝人自曝4年長12顆息肉! 定期糞便潛血與大腸鏡檢查 遠離大腸癌
- CAR-T殲滅癌細胞奏效 其他細胞治療也是治癌的新希望?
- 細胞療法 可治癒第1型糖尿病?!
- 人工智慧結合超音波 15分鐘「快篩」 揪出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 精準投彈! ADC抗體藥物複合體 抗癌精準利器
- 基因治療時代來臨! 血友病可望打一針治癒
- 基因治療時代來臨! 健保給付天價藥 改變脊髓肌肉萎縮病兒命運
- 減重方式愈來愈多 免開腹也能縮胃 「瘦瘦針」新藥輪番上市
- 不只小孩要打疫苗 成人疫苗你接種了嗎?
- 毒品可用來治療憂鬱症?! 擺脫憂鬱還可以怎麼做?
- 扁桃腺發炎 嚴重可能需要插管、住加護病房?!
- 愛挖鼻孔, 小心鼻前庭炎,甚至影響腦部!
- 醫界翻修冠心病指引 不再稱「穩定性」冠狀動脈疾病 強調預防更重於治療
- 阿斯巴甜列可能致癌物, 可以安心吃嗎?
- 楊智超醫師專欄:跑步時,怎麼手腳麻麻的? 運動及健身所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
- 消脂保肝專欄:脂肪也會累積在胰臟! 與肥胖、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前期密切相關
- 王清泓醫師專欄:如何陪伴患有青光眼的家人?
第65期
出刊日:2023-07-15
乳癌威脅日增,治療有突破! 乳癌是女性頭號大敵,尤其台灣好發年齡早歐美10年,更需從年輕開始關心乳房健康。所幸近年針對HER2陽性乳癌與惡性度高的三陰性乳癌,新藥有所突破;加上有「魔術子彈」之稱的ADC抗體藥物複合體提供精準治療,有助於提升存活率!
第65期
- 編輯筆記 / 「魔術子彈」助攻 乳癌治療新突破
- 新聞NEWS一下 / 2022年國人十大死因 新冠肺炎高居第三 肺癌蟬聯癌症頭號殺手
- 新聞NEWS一下 / 前總統女婿之弟腦動脈瘤破裂驟逝 「不定時炸彈」 應控制血壓
- 乳癌威脅日增, 治療有突破!
- 國內猴痘疫情已破百例! 如何減少感染風險?
- 腸病毒71型疫苗上市, 該帶孩子施打嗎?
- 到處都有環境荷爾蒙,危機四伏! 如何減少危害?
- 缺藥風波!換藥可以放心用嗎? ――原廠藥、學名藥釋疑
- 基因檢測 能精準預測疾病,趨吉避凶?(下)
- 小時候胖,不只是胖 兒童及青少年肥胖漸增,埋下慢性病根源!
- 中耳炎頻頻復發,該怎麼辦?
- 心頭小鹿亂撞 ――心悸該擔心嗎?
- 健身族、肌少族熱衷攝取蛋白質! 蛋白質怎麼吃最健康?
- 染燙髮,要注意哪些問題?
- 楊智超醫師專欄 / 發炎性肌肉病變 ―力不從心的無奈
- 消脂保肝專欄 /消脂保肝,自救也救人!
- 曾宇婷醫師專欄 / 監控血糖也要顧眼睛! 小心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 王清泓醫師專欄 / 青光眼如何影響駕車安全?
第64期
出刊日:2023-04-15
小心視力殺手!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全解析 現代人離不開3C產品,從早到晚都盯著螢幕看,眼睛早已普遍「過勞」,各種眼疾的發生愈來愈頻繁,其中,高度近視、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可說是殘害視力的殺手。這些眼疾的發生是否有預兆?是否需要定期檢查?治療時要注意什麼?值得好好關心。
第64期
- 編輯筆記 / 顧好眼睛的「底片」 嚴防視力受損
- 新聞NEWS一下 / 美國總統拜登切除皮膚癌病灶 皮膚有異樣與怪痣 盡速就醫診治
- 新聞NEWS一下 / 龍巖總裁惡性腦瘤離世 早期發現難 近年新治療可延長存活期
- 小心視力殺手! 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全解析
- 凍卵熱潮吹起,該跟風嗎?
- 瞄準三大婦癌: 子宮頸癌、子宮體癌、卵巢癌
- 基因檢測 能精準預測疾病,趨吉避凶?(上)
- 疫情解封, 國內外旅遊該注意哪些事?
- 肚臍也會疝氣?! 疝氣如何治療?該手術嗎?
- 耳朵悶塞、聽見自己的聲音… 可能是耳咽管功能障礙!
- 心臟電腦斷層檢查報告標準新變革 血管狹窄、鈣化、斑塊 一次掌握
- 嘴巴張不開、耳朵痛、頭痛… 惱人的顳顎關節障礙怎治療?
- 清淡就是好? 老年人小心低血鈉威脅!
- 筋膜槍正夯! 該怎麼正確使用?
- 楊智超醫師專欄 / 「雷神」帶有失智基因 放慢演藝步調 阿茲海默症遺傳基因解密
- 消脂保肝專欄 / 假期大啖美食後, 體重如何「校正回歸」?
- 內分泌知識小棧 / 連續血糖偵測 調整用藥及飲食更精準
- 王清泓醫師專欄 / 睡眠與青光眼
- 和運租車、HOT大聯盟公益贊助 「好健康小學堂」前進新北偏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