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69期

出刊日:2024-07-15

返回上一層

消脂保肝專欄 吳妮民醫師 /3方法 檢測你的肌原力!

隨著醫界多年的倡議,愈來愈多人了解到肌少症對未來老後生活的影響。最新的研究建立了臺灣人的上下肢肌力常模註1,只要簡單3工具,就能了解肌力夠不夠。
 
撰稿/吳妮民(好心肝門診中心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某天有位病人來找我—72歲男性,高高瘦瘦,身材標準挺拔—他的煩惱,在一向幫助過重病友消脂保肝的門診裡聽來挺特別的,他說,擔心自己有肌少症。很有健康意識的病人甚至連小腿圍都照著2019年亞洲肌少症篩檢標準(AWGS 2019註2)量過了,但仍然害怕肌力不足,於是來到門診諮詢。
 
算一算,病人體重72.4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註3)為22.5,實屬正常範圍。我們也使用生物電阻抗儀(BIA註4),測得病人肌肉量正常。然而肌力表現與肌肉量之間並非絕對關係,那麼,接下來要面對的問題便是:在一般診間,或民眾平日的起居空間,要如何簡單評估自己的肌力呢?
 
此時,就是應用研究成果的時候了。筆者於2023年11月,與臺大內科楊偉勛教授共同研究的〈臺灣一般健康族群之肌力常模〉(Muscle Strength in Ostensibly Healthy Non-diabetic Subjects)在《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發表。由於這是第一篇臺灣同時檢測上下肢肌力的全年齡層常模論文,且排除了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很榮幸可以在此與大家分享研究成果。
 
肌力知多少?
 
隨著年齡變化,肌肉質量會逐漸減少,已是近來老年醫學中重要的發現及人類必經的生理變化。根據歐洲老年肌少症工作小組註5於2010年最初提出的肌少症(sarcopenia)定義,肌少症以肌肉質量下降為必要條件,再合併肌力或體能表現變差任一條件,符合兩項即可稱之。在這樣的定義下檢視,西方研究顯示社區老人的肌少症盛行率可高達29%,在長照中心則逾33%。肌少症已知會影響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及預後。
 
然而肌肉量足夠,未必具有相當的肌力表現。有許多生理或疾病因素會影響肌力,過去研究顯示,上肢握力與總死亡率有關;5次坐站>15秒為65歲以上老人反覆跌倒的預測因子,會增加多達74%的風險;代表下肢靜態平衡之單腳站立則與髖骨骨折風險、高風險下肢事件及致死率相關。
 
3項檢測評估健康族群肌力
 
但肌力研究無論是上肢或下肢,均以西方國家建立的常模為多,故本計畫旨在藉由健檢受試者,建立不只銀髮族、而是全年齡層的臺灣某健康族群上下肢肌力常模。我們選擇最新版本歐洲老年肌少症工作小組修訂共識EWGSOP2註6提出肌少症篩檢的兩項測驗—握力及5次坐站,加上測試平衡感的單腳站立,共3項簡易的診間檢測,作為健康族群的肌力評估根本,並檢視肌力變化是否與某些變因有直接關聯。
 
研究方法與材料、研究工具
 
此研究屬於橫斷式研究,納入條件為自願於臺大醫院老年醫學科門診區安排老人健檢、或於好心肝健檢中心安排全身健康檢查之20歲以上、小於80歲的臺灣人。初步排除條件為職業運動員、有肢體殘障、無法理解實驗指示的受檢者,經病史回溯及檢查後,再排除其他具有如糖尿病、癌症等重大疾病之受檢者。
 
本研究測量受試者雙手掌長,及3項肌力指標:上肢握力、5次坐站、單腳站立。工具將使用機械式握力器一具、高度45公分之具靠背無扶手椅(椅腳無滑輪)一具、含電子碼錶之計時工具一台、標準捲尺一把。
 
主要研究結果
 
自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近兩年期間,共有183位受試者納入,其中有91位男性、92位女性。所有受試者自20歲以上起,依男女,以每10歲為一級距分組。最佳結果不分男女都出現在最年輕的20~29歲族群中(如下表):


 
一、利手握力:
我們做出的利手握力預測迴歸公式如下:
 
利手握力(公斤)= 2.43 x掌長(公分)-0.15 x年齡(歲)-10.51(若為女性x1 ; 若為男性x0)+ 0.33
 
此公式顯示利手握力在掌長較長、年紀較輕、及男性的狀況下會較好。
 
 
 
 
二、5次坐站:
 
5次坐站只與年齡有關:
 
5次坐站(秒)= 4.16 + 0.039 x 年齡(歲)
 
 
三、單腳站立:
 
由於右腳的平均單腳站立時間和利腳(在實驗中未請病人區別,但分析時,以病人的利手側為利腳側)的平均單腳站立時間較為近似,故公式採納右腳時間為準。
 
右腳單腳站立(秒)= 34.13 -0.13 x年齡(歲)
 
同樣地,單腳站立只和年紀有關。
 
 
 
結論
 
從本肌力研究的曲線,我們可以發現60歲後,無論上肢或下肢肌力都會大幅下降,這也表示,在60歲開始衰退前就訓練肌力是重要的。應用上,這3項公式計算簡單,且工具容易準備,對於一般社區或門診的受檢者,只要有握力器、穩固的無把手椅子、計時器(手機)及一把尺,就能夠馬上篩檢肌力,適時做出處理。
 
回到診間這位肌肉量正常的病人身上,針對他在意的下肢肌力部分,我們測了5次坐站的時間,以上述公式代入,預測應該要<6.97秒,病人實際表現為6.3秒,沒有肌力不足的問題,因此,這位身材幾乎無可挑剔的病人,應該可以大大地放心了!
 
 
 
原論文電子期刊網址:https://authors.elsevier.com/sd/article/S0929-6646(23)00444-8
註1:有代表性的樣本在某一測驗上的平均表現。可作為評定、解釋測驗結果的依據。
註2:AWGS 2019= 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 2019 Consensus Update on Sarcopeni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註3:BMI=Body Mass Index,為體重(公斤)/身高(公尺)2
註4:BIA=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註5:Cruz-Jentoft AJ, Baeyens JP, Bauer JM, Boirie Y, Cederholm T, Landi F, et al. Sarcopenia: European consensus on definition and diagnosis: Report of the 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 Age Ageing. 2010 Jul;39(4):412–23.
註6:Cruz-Jentoft AJ, Bahat G, Bauer J, Boirie Y, Bruyère O, Cederholm T, et al. Sarcopenia: revised European consensus on definition and diagnosis. Age Ageing. 2019;48(1):16–31.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