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這一些 失智可及早預防|好心肝˙好健康
返回上一層不管是哪一種阿茲海默症檢測方式,目前仍建議用於困難鑑別的病例或測試藥物療效、有高風險因子(如有阿茲海默症家族史或有三高者)的長期追蹤等,不建議一般人當做健檢般去檢測。主要是因為檢查出來的結果並非高於平均值就代表罹病,跟前述利用視網膜檢查出乙型類澱粉蛋白一樣,即使發現乙型類澱粉蛋白堆積,但從出現病理變化到發病之間,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不完全相關。
不過,提早發現大腦有病理變化,也並非全無意義,比如說可做一些努力降低發病風險,延緩發作。研究指出,阿茲海默症與年齡有關,每增加5歲,發病率就增加1倍;若能讓全世界的人都延緩5年發作,失智症人口就減少一半。此外,輕度的阿茲海默症比起中重度來得更好治療與照顧,提早準備,讓疾病延緩發作或處於輕度階段久一點,對社會的整體衝擊都會減少。
單純就醫學立場,如果父母有阿茲海默症,子女很想了解自己是否也會罹病,可以考慮請父母去檢驗基因,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技術檢測全基因,如果檢測結果父母並沒有具遺傳性的基因突變,那子女也不用做;如果父母檢測出有遺傳性基因,子女再單獨檢測是否也帶有該突變基因即可,單一基因的檢測費用較NGS少很多。
芬蘭有一個著名的研究《FINGER》,也就是預防認知障礙及失能的老年人介入計畫,透過嚴謹的實驗設計,一組採取干預措施(包括營養指導、運動、認知訓練、社交活動以及血管和代謝危險因素的管理),與對照組比較,證實了採取干預措施這組的老人,確實可以提升認知功能,進而降低失智症風險。目前全球多國也在進行規模更大的《WW FINGERS》的研究計畫,試圖複製芬蘭的成功經驗,從更多面向的介入來減少或延緩失智症。想要避免老來失智,現在就可以開始積極預防!
這些方式包括:(資料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
■ 多運動:每週2~3次以上、每次至少30分鐘的規律運動習慣。
■ 多動腦:從事可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
■ 地中海飲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與某些癌症的風險甚至是整體死亡率,同時阿茲海默症發病的相對風險下降約7成,也可減緩正常老人認知功能減退的速度。
■ 多社交互動:多參與社交活動可降低罹患失智症之風險。
■ 維持健康體重:中年時期肥胖者(BMI≧30),其阿茲海默症發生的相對風險上升3倍,過重者(BMI 介於25、30之間)升高2倍。老年過瘦(BMI <18)失智風險亦提高。
■ 避免三高: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血管疾病、腦中風都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 避免腦部外傷:腦部曾經受到重創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是一般人的4倍以上。
■ 避免抽菸:抽菸是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相對風險上升近2倍。
■ 避免憂鬱:曾罹患憂鬱症者發生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增加。
■ 避免聽力障礙:有聽力障礙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為聽力正常者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