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肝病資訊

小心視力殺手! 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全解析

返回上一層
近視達500度以上,屬於高度近視,許多眼疾都與高度近視相關。根據一些國外的研究統計起來,高度近視者比起非高度近視者,罹患青光眼風險是1.5倍;發生視網膜裂孔和視網膜剝離高達5到6倍;罹患需要手術的白內障,則是3倍左右。這些眼疾若處理不好,可能蘊藏失明危機!
 
視網膜剝離依照發生原因不同,有多種類型,比如「滲出性」是因為不正常的液體滲漏、發炎或腫瘤引起;「牽拉性」是視網膜表面有異常纖維膜增生,這些纖維膜會收縮,力道強到把視網膜拉起。而與高度近視最相關的則是「裂孔性」視網膜剝離。
 
裂孔性視網膜剝離是玻璃體與視網膜互相拉扯的力量導致的結果。但為何會拉扯?
 
首先,高度近視的人因為眼軸被拉長了,位於眼球內壁的視網膜也因此被拉撐,就像吹氣球一樣,氣球愈吹愈大、愈薄,所以高度近視的人視網膜通常比較薄。
 
而在人體自然老化、退化的過程中,本來與視網膜較緊密黏貼的玻璃體會跟視網膜逐漸分開。玻璃體中間本來是像透明果凍般,是凝膠狀的,隨著年齡愈大,會開始液化,變成液體跟纖維,這些纖維雜質就是我們眼前常看到的「飛蚊」。
 
當玻璃體逐漸液化,中間會出現一些含水空腔,空腔融合在一起後,會破出玻璃體後膜,導致膠狀玻璃體收縮,並使玻璃體後膜與視網膜分開。這種情況通常發生迅速,稱為「急性後玻璃體剝離」。如果正常、平順地分開,雖會引起大量飛蚊,但不會影響視力。引起大量飛蚊的原因是因為本來就存於玻璃體後膜的纖維質,由原來緊貼的視網膜表面脫離移動至玻璃體腔中,投影在視網膜上的結果。但是有些人的玻璃體和視網膜有異常沾連,在分開的過程中,會拉扯到視網膜,引起視網膜裂孔。而高度近視者,這兩層分開的過程會來得更早,因為玻璃體與視網膜有些地方還黏得比較緊,尤其是在靠眼球前方、周邊視網膜的部位,再加上本來視網膜就比較薄或是有退化,所以拉扯過程中,視網膜就容易被拉破。
 
萬一視網膜被拉破,出現裂孔時,除了飛蚊突然增加或出現閃光這些與急性後玻璃體剝離相關的症狀外,多半沒有裂孔直接引發的症狀。但裂孔一旦形成,眼內水分便會灌流入視網膜與其下方的潛在空腔內,一段時間後,附近的視網膜就像壁紙一樣脫落,形成視網膜剝離,此時問題就嚴重了。
 
若能在視網膜出現裂孔時及時發現,只要打雷射就能把破洞周圍封阻起來,避免玻璃體液體灌入,處理相對容易。如果已經剝離,通常需要住院手術,後續療程並不輕鬆。所以眼睛的定期檢查很重要,建議高度近視者一年至少要散瞳檢查一次。
 
事實上,在視網膜裂孔出現前,如果定期檢查發現視網膜已經有退化現象(如格子狀變性),更應縮短定期檢查時間。若另一眼曾有視網膜剝離,或有家族史等危險因子,也可以採取預防性施打雷射,避免因視網膜裂孔而進展到視網膜剝離。
 
黃斑部位於視網膜的中心,是視覺最敏感的部位。50歲以上民眾因為自然退化,黃斑部可能出現新生血管、出血、水腫、增生膜等問題,稱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會影響中央視覺,造成視物變形、扭曲、變大或變小等,嚴重的話視力會喪失。高度近視者因為眼軸拉長、視網膜變薄的關係,可能提早在40歲出現,甚至也有10幾20歲就出現黃斑部病變的案例。
 
高度近視不是只有戴眼鏡這麼簡單,一旦形成可說「後患無窮」,因此,建議至少避免讓小孩在小學三年級前近視,小學三年級以後,即使近視也比較不會進展到高度近視,視網膜剝離和黃斑部病變的風險就減少許多。
 
至於老年退化型的黃斑部病變分成乾性和濕性兩種,台灣以乾性較多。乾性黃斑部病變是因視網膜下有代謝產物的堆積或感光細胞萎縮,目前正在開發新藥治療。一般保養建議補充抗氧化劑,如葉黃素等,減緩惡化。此外,病因與抽菸、陽光紫外線照射有關,所以應該避免這些危險因子。
 
而濕性的黃斑部病變,是黃斑部有新生血管產生滲漏液,引起積水或出血,這些血液和滲出物會於黃斑部積聚,破壞感光細胞,最終導致視力受損,喪失中心視力,不過周邊視力通常能夠保存。
 
其他黃斑部病變還可細分為不同的情況。例如黃斑部裂孔、黃斑部增生膜等。黃斑部增生膜是指細胞增生在視網膜上面,大部份原因不明,少數是跟以前血管阻塞、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內發炎、眼內手術後等有關。治療方法是動手術把增生組織處理掉。
 
增生膜有分輕重程度,嚴重時,視網膜會被拉扯到而扭曲變形,稱為黃斑部皺褶。
 
黃斑部水腫,顧名思義是液體積聚在黃斑部,在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儀檢查下可能會看到黃斑部有水泡,視網膜厚度也會增加。原因包括糖尿病併發症、眼睛的靜脈血管阻塞、黃斑部合併新生血管、高度近視引起的黃斑部新生血管等。更多內容請見 https://pse.is/4xwp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