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胖不只是胖 兒童肥胖恐埋慢性病根源
返回上一層台灣的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盛行率逐年升高。30年前,7~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過重(BMI百分位介於85%~95%)和肥胖(BMI百分位大於95%)的盛行率大約2成,而最新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17~2020年)發現,盛行率已經高達3成,男生的肥胖問題尤其嚴重。另依據世界肥胖聯盟的互動圖表資料顯示,台灣兒童過重及肥胖率(男童為15.42%、女童為6.7%)在亞洲國家更是名列前茅,遠高於經濟發展程度相似的日本、韓國與新加坡。
「多吃少動」是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的主因。經濟高度發展國家的飲食愈趨西化、精緻,加上現代人的生活忙碌,外食成為家庭的常態,容易營養不均衡。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17~2020年),高達7至9成的7~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每天至少一餐是外食,而且飲食型態在蔬菜、水果及乳製品類的攝取大幅低於建議攝取量,還有主食過於精緻、富含飽和脂肪、鈉攝取過高及膳食纖維攝取過低的問題。而幾乎人手一杯的手搖飲料,更是造成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的最大元兇。
除了飲食外,台灣上班族的工時長,間接造成孩童需長時間待在學校和安親班,學校課程也以靜態活動居多,缺少運動的機會,也容易讓孩子的身型朝「橫向」發展。
成人因為肥胖而造成的併發症,在小孩的身上也能觀察得到。舉例來說,有10~20%的肥胖兒童及青少年會出現高血壓;肥胖也容易有高血脂,會造成動脈硬化,在檢查時可能出現左心室肥厚等血管變化;而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兒童和青少年被診斷出非先天因素造成的第二型糖尿病,不少小病人甚至出現胰島素阻抗症狀之一的黑棘皮症,在學校健康檢查時被發現轉診,甚至需要進一步使用第二型糖尿病用藥,並監控三高的數值。
過重或肥胖的兒童及青少年還會引發睡眠呼吸中止,也有超過十分之一的肥胖兒童及青少年患有脂肪肝,若安排超音波檢查,不少已有肝臟纖維化前期的變化。這些肥胖的孩子長大後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許多,也會影響到正常發育。
實際上,長高需要的是均衡營養,把小孩養得太胖,營養過剩,對身高沒有太大幫助,還可能造成骨齡生長過快,提早發育,加上肥胖會影響孩子運動的動機,更不利長高。
肥胖除了身體上的健康風險外,對於孩子心理的影響也不容小覷。肥胖的孩子容易受到同儕間的嘲笑與霸凌,產生自卑、憂鬱等負面情緒,出現壓力事件的比例也較高。少數青春期的孩子還會自行網購來歷不明的減肥產品,達不到效果還傷了身體和荷包。
要改變胖小孩一路胖到大的命運,家長可說是關鍵人物。從生活改變的幾個方法,值得大家一起來實踐:
1全家一起做:
許多胖小孩來自於胖家庭,家長要以身作則,全家一起體重管理,成功率更高,不只有助全家健康,還有利孩子的發育長高。
2飲食要均衡、避免含糖飲:
忙碌的生活不免需要外食,但點餐時應注意各大營養素的分配,速食店的雞塊、薯條不是不能吃,但不能只吃這些。家長可參考衛福部國健署「我的餐盤」原則——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掌握此一原則,即使天天外食也可以吃得健康。此外,特別要注意的是避免含糖飲料。
3身體動起來:
台灣都會區室內空間有限,不妨鼓勵孩子在學校多參加運動性的社團,假日多從事戶外活動,如跑步、爬山、游泳等,多曬太陽,也對整體健康有益。
4作息要正常:
孩子一上國、高中,課業壓力大加上3C產品使用不節制,很容易作息大亂,熬夜也是肥胖的誘因,早睡才能促進生長激素分泌。因此父母需與孩子約定使用3C產品的時間,維持好正常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不只精神好,體態也會比較健康。
肥胖是百病之門,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率更是直指著整體國家肥胖的程度,先進國家無不重視這個問題。美國的《兒童及青少年肥胖治療指引》也強調,對抗肥胖不只是個人的事,而是整個社會共同合作,需要飲食教育、活動設施及政府政策多管齊下,全面營造健康的生活環境才是根本之道。全文請見 https://bit.ly/3P5Ps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