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肝病資訊

基因性視網膜退化恐失明 基因治療重見光明

返回上一層
國內有上萬名「基因性視網膜退化疾病」患者,也稱為「遺傳性視網膜失養症」(IRD)是一群疾病的總稱,大多屬於單基因疾病,可以是顯性、隱性或性聯遺傳。估計台灣有12,000至15,000名患者,並不如想像中少見。例如較為人熟知的「夜盲症」,以及部分已有基因治療的萊伯氏先天性黑矇症。
 
幸而近年來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技術的突破,讓基因診斷便利性大增,逐一揭開IRD疾病的密碼,加上非侵入性眼底影像檢查的進步與AI智慧運算病程分析,以及以腺相關病毒(AAV)為平台的基因治療藥物開發,連帶使IRD診斷與治療都有大幅進展。
 
2021年5月,臺大醫院完成東亞首例視網膜基因治療顯微手術,手術方式是以如同內視鏡的方式,進行眼內顯微手術加上視網膜下腔注射,從視網膜感光細胞和色素上皮層之間的下間隙注射藥物,該藥物是以腺相關病毒載體帶有正確RPE65的基因,透過注射方式送進視網膜感光細胞內,讓正確的基因序列能持續在眼內不斷製造出正確的蛋白質,改變病程進展。
 
在IRD疾病中,以俗稱夜盲症的「視網膜色素病變(RP)」最常見,在台盛行率約千分之一,佔IRD病人6成左右。症狀包含夜盲、視覺障礙、對物體明暗對比或顏色分辨能力下降、視野狹窄,可惜尚無基因治療。
 
至於萊伯氏先天性黑矇症,其盛行率雖只有每十萬名新生兒中約2-3位,但通常一歲之內即會發病,是IRD裡面最早發病的一種,有嚴重視覺功能障礙,常伴隨眼球震顫、眼手徵兆(包括戳眼、壓眼以及揉眼睛等3個特徵),部分患者合併有智能障礙、發展遲緩以及眼球運動失用症。
 
其他IRD病症還包括錐桿狀細胞失養症、斯特格氏黃斑失養症、以及貝斯特氏卵黃狀黃斑變性等。這些疾病可以在不同年齡發生,並影響到視網膜、黃斑部和脈絡膜等不同的眼睛結構。
 
要如何發現IRD呢?由於IRD是基因缺損所導致的先天疾病,與後天因素(如老化、受傷等)造成的視力退化在表現上明顯不同,IRD往往會「對稱性雙眼視力下降」,經常是兩眼同時發病,從眼底影像檢查也看得出「鏡相反應」,即左右眼的退化病徵幾乎像照鏡子,呈現上下左右對稱的表現;若是後天或意外傷害造成的視力退化,通常不會兩眼一起發生。因此,若有雙眼視力同時衰退、夜盲或視野縮小,尤其發生在1、20歲的青少年或者年輕族群時,務必提高警覺,趕快就醫。
 
如果是3歲之前的小小孩,因為無法做視力測驗,也沒辦法準確表達看到的世界,父母可以從行為觀察孩子是否有視力異常,例如走路常莫名跌倒、常常踢到樓梯或玩具,很可能是視野缺損或縮小所致。
 
針對疑似IRD的病人,醫師可能會安排視網膜電流圖 (ERG)、眼電圖(EOG)或光學電腦斷層掃描儀(OCT)的檢查,以檢測感光細胞和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層的功能;螢光眼底血管攝影、暗適應檢查和視野檢查也可以幫助診斷疾病。
 
儘管基因治療時代來臨,在期待新藥物問世的同時,平日也別忘了「護眼基本功」:作息正常,攝取均衡且充足的營養,尤其眼睛感光細胞需要葉黃素、維生素A和維生素B群等營養素維持健康,並且要減少使用3C產品的時間,從事戶外活動記得戴上太陽眼鏡避免紫外線傷害,盡可能讓視力維持更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