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怎麼治療?只能吃藥嗎?
返回上一層現階段用於抑制神經痛的藥物主要有5大類:
1.抗癲癇藥物:主要作用於抑制腦中神經細胞鈉、鈣等離子通道,藉此抑制傳遞至腦部的疼痛訊號。
2.抗憂鬱藥物:抗憂鬱藥物能夠調節腦中化學物質的平衡,抑制正腎上腺素及血清素再回收,以此強化抑制疼痛的訊號。
3.類鴉片藥物:具有鎮痛和中樞神經系統抑制作用,依其止痛強度可分為弱效類及強效類,初始的用藥建議選擇短效型,待疼痛控制穩定後可調整為長效型。類鴉片藥品在依醫囑使用的狀況下,成癮的機會低。
4.非類固醇消炎藥:動物實驗證實,當疼痛的症狀持續,發炎細胞和免疫細胞也會跟著活化,因此NSAIDs藥物的消炎作用能協同達到止痛效果。
5.麻醉貼片:含有局部麻醉劑的貼片劑型,可黏貼於皮膚治療局部疼痛,如帶狀疱疹後神經痛,能緩解疼痛且避免全身性副作用。
當神經痛患者上門求診時,醫師會依據症狀組合藥物,多半會先讓病人嘗試治療2~3周,如果沒效再調整。多數的神經痛病人必須長期服藥,神經痛就像「留在腦內的不舒服記憶」,用藥相當於清除這些記憶、改變記憶迴路。部分藥品雖然會有一些副作用,如癲癇藥可能會有些昏沉、抗憂鬱藥可能會便祕,但醫師會力求平衡,希望能讓疼痛好轉並提高生活品質,而當病人病情較穩定可視情況停藥或減藥。
如果是難治型的慢性疼痛,因為藥物治療的效果有限,醫學界亦積極發展非藥物治療方式。2021年6月1日健保署通過脊髓電刺激器手術術式的給付,此術式是由接受過認證的麻醉科或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在硬脊膜外空間中,植入脊髓電刺激器,以微量的電刺激來阻斷痛覺訊號傳遞至大腦。
但SCS的醫材價格昂貴,也並非百分百去除疼痛,因此需於術前審慎評估。
另外,重覆經顱磁刺激除了可治療難治型憂鬱症患者外,研究亦顯示rTMS可調整腦部訊號、重組神經迴路,將不好的記憶「洗掉」,減輕慢性疼痛的症狀,但這部分尚在臨床試驗階段。隨著科技進步,未來可望結合功能性磁振造影,提高定位精準度,有望於數年內發展為常規治療。
由於慢性疼痛的致痛原因複雜,除了病理性原因,研究認為也和心理因素、人際關係支持度不足等原因相關,因此除了醫學治療,也會建議患者平日採取「行為療法」自我調適,例如泡澡、瑜珈伸展、培養運動習慣、平衡工作與休息、學習釋放壓力等方式,有助於緩解疼痛。
「念想」也很重要。由於疼痛會激發負面情緒,負面的情緒又會加重對於疼痛的感覺,所以要學習「轉念」,避免過度專注於疼痛感。例如白天藉由工作、從事有興趣的活動或參加聚會以分散注意力,有助於淡化疼痛感。也可以學習冥想保持正向心態,透過深呼吸安定情緒,都能夠幫助緩解疼痛。
研究也發現,從fMRI的腦部影像顯示,行為療法約有1成效果,若再加上原有的藥物治療,或許病人的生活品質就能提高不少,因此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落實於生活之中,學習與痛共存,並且善用各種方法減痛,是病人很重要的自我對話與練習。
神經痛病程愈久愈難治,剛開始神經傳遞路徑不穩定時較易拆解,一旦疼痛的記憶迴路拖得愈久,就像一團麻繩難以理清。同樣是治療疼痛,關節炎疼痛用藥通常8、9成有效,神經痛藥物卻只有一半左右的療效。
神經生物學研究發現,神經痛難治的原因可能與「痛覺過敏」和「神經敏感化」有關,有些人對痛覺過度敏感,光看別人打針也會自覺疼痛難耐,也有些人被打到遍體鱗傷卻不怎麼痛,這些對痛覺的差異,可能與基因、疾病、學習或生活環境有關,因素多重複雜,要如何扭轉痛覺敏感,仍待更多研究解謎。
因此建議當有一些疼痛的蛛絲馬跡出現時,應該趕快就醫檢查,例如腳底出現麻刺感,有可能是糖尿病的併發症,控制疾病的同時介入疼痛治療,愈早開始愈有機會逆轉,預後更好。
可先諮詢神經內科的醫師,醫師會評估神經是否有受傷,找出是否有結構的壓迫或異常的神經迴路,再對症治療。
如果慢性疼痛源自於全身性疾病,而非單一條神經的問題,以肢體末端且對稱的疼痛為主,目前仍以藥物治療為主,可由神經內科醫師協助治療;如果評估後發現是由單一條神經引起的疼痛,例如坐骨神經痛得厲害,而吃藥已經沒有太多效果時,此時就會轉介給外科醫師手術,或由疼痛科醫師使用介入治療的方法,例如局部使用類固醇或麻醉藥,或者血管神經阻斷術來處理病人的疼痛。全文請見 https://pse.is/6bwfl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