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是病嗎?如何克服?
返回上一層社恐或社交恐懼是描述有些人在人際互動情境中,容易感受到明顯甚或強烈的不自在、緊張,對自己能否勝任抱持著擔憂的想法,這個內在狀態使個人對於某些社交場合有負荷、希望可以避免。
一般程度的社交焦慮為,即使有所焦慮,個人尚能調節安頓自己,不致於干擾日常生活功能的情況,我們並不會說這是疾病。依據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要符合社交焦慮症(亦可稱社交恐懼症)的診斷有以下3個重點:
1.對於要面對一個或多個可能被他人審視觀察的社交情境,有強烈的恐懼或焦慮。如在社交互動中(開啟對話、會見不熟悉的朋友)、在眾人面前表現(上台報告、表演),會害怕自己行為表現不佳或流露出焦慮狀態,被負面評價。
2.個人感受的害怕和焦慮感,大幅超過實際社交情境可能帶來的挑戰。個人會想辦法迴避社交情境,或是勉強忍耐住強烈的恐懼和焦慮。
3.這樣的焦慮和迴避行為出現持續達6個月以上,並帶來生活中極大苦惱,或在人際互動、工作、其他重要情境,造成適應功能上的不良影響。
由上述的診斷原則,我們可以了解,若是對社交情境有過於強烈的焦慮感,而且伴隨行為改變,造成顯著生活中的適應不良或痛苦,才達到社交焦慮症的診斷。
社交焦慮症有相關風險因子,包括:
●焦慮或憂鬱疾患的家族史
●不利的兒時成長經驗
●嚴重的排擠霸凌、嚴重家庭衝突、創傷、虐待
●較敏感、行為抑制的氣質
●重大的環境轉換
以上這些因子,有些長期累積可能影響我們情緒神經系統的穩定性和反應性,有些則是可能觸發超過內在可調節的焦慮程度,導致社交焦慮症。
在症狀上,兒童的社交焦慮表現可能是哭泣、拒絕和其他兒童或成人互動、不太敢去學校、不易加入同儕團體、在學校不敢開口求助、非常依賴照顧者、十分警覺。
青少年和成人則可從3方面呈現:
1.認知及情緒上,煩惱於日常活動中要接觸陌生人、開啟對話、和朋友互動;需要大量人際互動的場合會預期性焦慮,如過年家族聚會、公司忘年會;反覆擔憂會出糗或表現不好;互動後過度分析自己的表現和放大缺失。
2.行為上迴避需社交互動的情境、逃避成為被注意的焦點、難以出門上學或維持工作出席。
3.生理反應上,可能經驗到像恐慌發作般的強烈焦慮及身體反應,如心跳加速、呼吸困難、頭暈、大量冒汗、顫抖、噁心等。
需要注意的是,許多研究發現,較早的發病年紀,可預測較嚴重的疾病程度(更強烈的焦慮、更明顯的自律神經失調反應),也可能合併其他情緒疾患、生活適應較不良(休學、無業)。因此早期覺察和良性的介入是重要的且有可能改善病程發展。
如果您或身邊的人有這方面的焦慮,強烈程度讓人感到非常困擾,或明顯影響日常生活、就學、工作,可以和心理衛生相關的專業人員連絡,討論相關自助或治療資源。治療可從認知行為與藥物著手:
認知行為治療:在治療者的協助下,學習覺察個人的思考、行為模式是如何連動焦慮情緒並帶來有困擾的後果,並去調適改變。
藥物治療:提升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濃度的抗憂鬱/焦慮藥物。
另外,建立適合自己的放鬆方式,調節情緒和生理敏感性,也可查閱相關書籍、網路資源,了解疾病與治療資訊,並練習放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