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35期

出刊日:2016-01-15

返回上一層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全球第一 少吃肉、多蔬果「腸」保安康!

2012 年國人的大腸癌發生率高居全球第一。大腸癌真的是吃肉太多引起?還有哪些危險因子?該怎麼預防與早期發現?面對每年新增病例數達1.5 萬例的大腸癌,這些事不能不知。
 
諮詢╱翁昭旼(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醫學系及醫工所教授)
撰稿╱張雅雯
 
NO35.3.274-1

Part 1

大腸癌一年新增1萬5千例

衛生福利部國健署的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雖然在男、女個別來說,都不是發生率第一的癌症,不過加總起來卻排第一名,因為不論性別,發生率都相當高,統計新發生大腸癌個案,2007年起每年新增超過1萬人,2012年已近15000例,且繼續呈現上升的趨勢。
 

2012年發生率全球居冠

更驚人的是,國人大腸癌發生率與全球相比,竟然名列前茅。根據國健署2012年資料,台灣每10萬人口大腸癌發生率為45.1人,與同一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做全球統計相比,台灣發生率高居全球第一,排第二則是韓國的45人及第三名斯洛伐克的42.7人。
 

多肉的西化飲食增發生率

許多人認為大腸癌發生率這麼高,和西化飲食有關,也就是吃太多肉類。美國曾有一份針對1990年之前的統計資料顯示,白人女性的大腸癌發生率是下降的、白人男性則持平,但其他膚色人種不論男、女,大腸癌發生率都在上升中。研究認為主要是60年代開始,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白人開始對飲食有正確觀念,知道飲食不能光吃肉,要多吃點蔬菜所致。
 
另一個大腸癌與飲食有關的證據,則是從日本移民的身上發現端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少日本人移民去美國加州,研究發現他們剛移民時大腸癌機率較低、但胃癌較高,但經過40年西化飲食習慣,這兩種癌症的發生率出現黃金交叉,大腸癌變多了、胃癌變少了。這個研究指出,飲食改變與癌症的關係,需要一段時間的培養期才能顯現。
 

大腸癌與人口老化有關

大腸癌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人口老化,從右圖可知,40歲以後發生率開始緩步增加,45歲、50歲以後,發生率幾乎呈直線上升。
 
目前可歸因的大腸癌危險因子,除了前述提到的飲食習慣與居住環境、老化,還包括家族史,也就是若家族直系血親有大腸癌,發生機率會比一般人高,另外則是自己的疾病史,比如是否有大腸息肉、患有發炎性腸道疾病,或是曾因大腸癌開刀,剩下來的腸子有較高風險再度發生新的大腸癌。然而,這些危險因子只能解釋5%~6%大腸癌,絕大多數大腸癌原因仍不明。
 

篩檢有助早期發現

有些人以為積極推動篩檢,大腸癌發生率才會上升得很快,這是個迷思,篩檢不是發生率增加的主因,但是能促使患者在早期就被發現。過去統計發現,在沒有篩檢的情形下,門診找到的大腸癌患者,大概僅1成是早期大腸癌;推動篩檢後,早期患者的比例提升到3成。
 
早期發現會影響治療效果,分期愈早、5年存活率愈高。大腸癌分期主要看癌細胞侵犯大腸的深度,第1期大腸癌只侵犯表面、5年存活率高達95%;第2期侵犯到肌肉層、存活率為80%;第3期侵犯到淋巴、存活率60%到80%;第4期轉移到肝臟或肺臟等其他器官、存活率只剩下5%到10%。
然而有些大腸癌患者雖然發現的期別早,但若有特定基因突變,預後可能比較偏像晚期癌症,會變得比較差。
 
NO32.3.274-2
 

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變

癌症的發生都有階段性進展,大腸癌的前身就是黏膜長出的突起物-息肉。不過不是每種息肉都會變癌症,最常見也最需要注意的是「腺瘤性息肉」,當腺瘤性息肉開始變大、分化不好時,慢慢會轉成癌症,甚至轉移到其他部位。因此,檢查發現腺瘤性息肉,通常建議切除,每年追蹤一次大腸鏡;若連續2次追蹤都沒有再看到息肉,可延長為2~3年追蹤。息肉切除後一定要追蹤,統計顯示大腸不同部位再長出息肉的時間,約2~3年,最短則不到1年。
 

哪些症狀可能要懷疑是大腸癌?

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通常出現排便習慣改變、貧血、腹痛等症狀時,至少已是第二期。想要早期發現,仍應靠糞便潛血及大腸鏡檢查。
 
出血通常讓人比較有警覺,不論是糞便有沾一些血或有黏液加上一些血,都要進一步檢查。排便習慣改變也要注意,比如原本是兩天排便一次,在沒有用藥的情形下,變得愈來愈順、甚至拉肚子,突然與過去的習慣不同,持續1個月以上,就必須注意。
 

大腸癌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

治療大腸癌以手術切除為主,化療與放療是輔助性。要注意的是,手術之後,剩下的腸子還是有可能發展出第2個大腸癌,大概從術後2年起,發生率就開始微幅上升,20年約莫有1成會發生,臨床上就曾有患者開完刀20多年,幾乎快忘記曾經罹患大腸癌,結果又長出第2個大腸癌。
在腺瘤性息肉階段就以內視鏡切除,是有效預防大腸癌的方法,但惡性息肉部分癌細胞可能長進黏膜內,導致無法把息肉切乾淨,因此發現有息肉的患者,務必定期追蹤。
 

直腸癌太靠近肛門恐需一併切除

另外,發生在直腸的直腸癌,和其他部位的大腸癌,治療的考量不一樣。由於大腸很長,治療時切除病灶的一段,不影響其功能,但是直腸會接到肛門口,會依據腫瘤的位置決定手術的方式:若腫瘤在肛門口上面6公分以上,就是一般切除大腸的方式;距離肛門口6公分以下,為了把腫瘤拿乾淨,建議連肛門口一起切除,患者排便功能因此受損,必須在肚子做人工造口來幫助排便。
 
通常直腸這邊的腫瘤,術前可先做化療與放療,把腫瘤縮小再進行手術切除,讓患者有機會保留肛門,治療效果也比單純手術好。
 

部分患者需切除全大腸

大腸能夠切除多少部分?最極端的例子就是全部切除,大腸癌患者中有3%到5%屬於遺傳或基因上有缺陷者,比如「家族性息肉症候群」,患者甚至在青春期時腸子裡就有很多息肉,這些息肉若不處理,日後有很高的機率轉化成大腸癌,醫師會做預防性的切除,甚至將整個大腸切除。
 
沒有了大腸,就必須改用小腸接肛門口來排便,但直接接上去會導致排便次數過多,所以會用小腸做一個囊狀的結構,幫助堆積排泄廢物,讓排便次數可正常些,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Part 2

怎麼吃肉才安心?

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2015年10月26日發布報告,將熱狗、香腸、火腿和漢堡等加工肉品列為「第一級致癌物」,因其可能引發大腸直腸癌;紅肉則被列為第二級A類(2A類)致癌物。究竟肉該怎麼吃,才能保有口腹之慾,又降低大腸癌風險呢?
 
紅肉類的肉品,因為脂肪含量高,攝取過多除了可能引發動脈硬化及高血壓,沒有被吸收掉的脂肪,會順著消化道跑到大腸,細菌分解後產生短鏈脂肪酸的產物,體外實驗發現會刺激大腸的黏膜細胞增生,這種不正常的增生累積下來,造成特定基因變化,到足夠時間癌症就發生。
 
至於紅肉類的加工肉品如香腸、火腿,除了同樣有高脂肪的問題,為了保存抑菌,還添加了亞硝酸鹽,攝取過多不只刺激大腸黏膜,對身體其他一般細胞都會產生不正常變化,因此致癌風險等級更高。
 
NO35.3.274.5
▲肉類仍有其營養,唯攝取應適量。
 

紅肉仍可吃 唯量應控制

不過,紅肉還是有其營養價值,比如可提供較好的鐵質來源,除非本來就吃素,否則不建議因此完全不吃。飲食重點在於均衡,現代人肉類攝取往往過量,除了應調整為合適的份量,肉類的選擇也不應太偏重紅肉,魚肉、雞肉等白肉一樣有充足營養。
 
盡可能減少接觸有致癌風險的東西是對的,但若不是一定要追求活到一百多歲那樣的長壽,也不用過於恐慌,要吃多少、承擔多少風險,就看每個人的選擇了。
 
NO32.3.274-3
 

篩檢方式:糞便潛血檢查加大腸鏡

國人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因此,國健署提供50到74歲民眾每2年進行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檢查發現為陽性者,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若大腸鏡檢查結果正常,仍應維持每2年做糞便潛血檢查;若發現息肉應切除,並持續追蹤;若發現大腸癌病灶,應積極接受治療。
 
若本身為高危險族群,比如有家族史、息肉等,建議45歲以後至少直接先做1次大腸鏡檢查,且要定期追蹤。
 
NO32.3.274-4
▲大腸癌分期圖
 

健康Q&A

Q、吃素是不是就不會罹患大腸癌?
A、不是。研究顯示,可歸因的大腸癌危險因子,比如肉類攝取多、家族史等,其實只能解釋5%~6%大腸癌發生的原因,絕大多數大腸癌的原因不明,因此吃素者雖然風險可能比吃肉者低一些,仍然有可能罹患大腸癌。
 
Q、常常便秘或是排便習慣不規律的人,也會比較容易罹患大腸癌嗎?
A、便秘或拉肚子,如果已經形成某種習慣,不等於大腸癌警訊,要注意的是若這種排便習慣,在沒有吃藥等外力介入下,產生不明原因的改變,就必須提高警覺。
ily: Calibri;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mso-fareast-font-family:新細明體;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 minor-latin'>若本身為高危險族群,比如有家族史、息肉等,建議45歲以後至少直接先做1次大腸鏡檢查,且要定期追蹤。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