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4期

出刊日:2008-04-15

返回上一層

延緩老化 從生活做起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基因研究揭開了老化控制的神秘面紗;醫療技術與保健觀念的發達,也為人們防老化的想望指引出一條可資參考、依循的方向。
 
諮詢/周成功(長庚大學醫學院生命科學系教授)、詹鼎正(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治醫師)
整理/盛竹玲
 
中外歷史上,不論是熱衷煉丹的秦始皇,或是沐浴青春之泉的亞歷山大大帝,汲汲追求的莫非是青春永駐、延年益壽。而如何能夠活得健康又長壽,面對這個亙古不變的熱門話題,人類正用科學方法,抽絲剝繭探求真相。
 
近年來科學界研究證實,生物體老化的過程中,基因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雖然基因是與天俱來,自己無從選擇,但透過正確的養生方法,銀髮長者要老得有活力、有智慧與尊嚴,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生物壽命 受特定基因影響

基因究竟如何影響老化的調控機制?科學家以秀麗線蟲(C. elegans)研究來檢視這個問題──秀麗線蟲身長約0.05公分,全身有959個細胞,在攝氏20℃的環境下可以存活20至25天。但如果破壞它們體內的某一特定基因(一種胰島素接受體)後,則線蟲的壽命可大幅延到60天。
 
單細胞生物出芽酵母菌也有類似情形。正常狀況下,出芽酵母菌每分裂1次,母體上就會標註1個疤,所以檢視酵母菌上的疤,可以知道母體經過了幾次的分裂,也就是可以明瞭它已經有多老。科學家在研究中,讓出芽酵母菌處於飢餓狀態,結果出芽酵母菌的生命周期變長,而如果破壞了出芽酵母菌的某一特定基因,則因飢餓而促使生命周期延長的情形便消失。
 
這個研究證實了,生物壽命的確受某些特定基因的調控,也應證了生物體新陳代謝的狀況與它們壽命的長短有密切相關。
 

白藜蘆醇可讓酵母菌長壽

在了解這些現象之後,科學家亟欲探究是否可以借助藥物來延緩或改變生物體老化的進展?經過大規模篩選各種抗老化成份後,科學家找出一種稱為「白藜蘆醇(Resveratrol)」的成分,可以調控老化的基因。
 
一般正常酵母菌的壽命,約分裂40次左右,就會老化,無法再分裂。但如果讓酵母菌的生存條件差一點,將培養液的葡萄糖濃度從最適濃度5%降為0.5%,這些酵母菌可獲得的養份少些,但分裂次數卻大幅增加到60次;而如果維持原來5%的葡萄糖濃度,但給予「白藜蘆醇」,則酵母菌的分裂次數也會增加,也就是說它的壽命變長了。
 
另外,在動物實驗方面,哈佛一項有趣的研究,將400隻1歲大的老鼠(約相當於人類的40-50歲)分成3組,分別給予正常食物、高脂肪食物以及高脂肪食物但加上白藜蘆純,結果顯示高脂肪食物組的死亡率與時俱增;而給予高脂肪食物同時又給白藜蘆醇組,因高脂肪食物所引起死亡率增加幾乎可完全被白藜蘆醇所逆轉,死亡率反倒降低,且這些胖老鼠吊單槓、跑步的體力長期來看並沒有減退。
 

紅葡萄酒是青春之泉?

白藜蘆醇最早時是在中藥虎杖(又名紅川七)中分離出,之後發現在紅葡萄,特別是葡萄皮中的含量非常高。法國人與美國人一樣攝取高脂肪食物,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明顯較美國人少40%,許多人認為這與法國人經常飲用葡萄酒,而之中含豐富「白藜蘆醇」可能有關。
 
但目前沒有人體實驗證明這樣的假說是否有效。況且以嚴謹的科學角度來看,如果人類要達到跟實驗鼠一樣好的抗老效果,每天必須喝上上百、上千瓶的紅葡萄酒才能獲得相當劑量的「白藜蘆醇」,很可能還看不到防老的效果,就先死於酒精中毒。
 
雖然坊間也有如「白藜蘆醇」等各種宣稱可防老抗衰的保健食品,但目前這些產品都還是以「健康食品」或「保健食品」的名義販售,也就是說仍是不得宣稱療效的「食品」,對人類抗老化的效果並未獲得醫學上的充份認可。
 

少吃真能防止老化?

至於少吃能不能防老化?在動物實驗方面,從小限制猴子每天的飲食熱量,可以使猴子因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機會降低,但人類如果節食是不是也能延長壽命?經由節制飲食來避免肥胖,醫學上早已證實的確有益健康,但如果要達到如動物實驗中延長壽命的好效果,按實驗的操作模式來換算,則原本每天需攝取1600大卡的60公斤成年人,進食熱量必須大幅減少到每天只吃1000卡,等於是長期處於嚴重挨餓狀態。
 
且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動物經由挨餓延緩了老化的發生,相對的其心智發展也會較正常組來的遲緩,如果人類為防老而從小就限制飲食熱量,則可能會影響兒童心智與生理等各方面的正常發展。
 

活得有品質 老化不可怕

雖然基因是與天俱來的,無從選擇,而人類隨著年齡增加,身體機能逐漸老化也是迄今無法改變的自然生命過程。但想延緩老化發生,且活得有品質,其實是可以靠著努力改變生活型態而獲得的。
 
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在1980年代,展開了一連串的研究,試圖找出為何同樣的老化過程,人們卻有各種不同的軌跡?又有那些方法可以成功延緩老化,並提高生活品質。學者們歷經10餘年的努力,整理出4大項的成功防老原則,值得大家參考。
 
1、 遠離疾病與疾病造成的身心障礙:許多疾病並非正常老化的一部分,而是源自於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像是長期抽菸會導致心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甚至肺癌,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如果能避免危險因子,便可預防掉大部分的慢性病,銀髮朋友可以活得很健康。研究顯示,適度的運動,規律的作息,以及均衡的飲食,不過胖與不抽菸,都可以減少疾病的產生。
2、 高度的身心功能:鎮日關在家裡封閉又憂鬱的老年人,很難真正享受生活。銀髮長者如果能夠不斷的學習與練習新事物,包括嘗試一些適合自己體能狀況的運動(最簡單的運動是每天維持30-60分鐘微喘,會流汗的行走),或是閱讀、下棋、打麻將等能夠刺激心智功能的活動,讓自己保有高度的身心功能,是維持良好生活品質的不二法門。
3、 積極投入生活:退休不是生命的終點,但許多老年人因退休後頓失生活重心,致在退休兩年內迅速凋零。美國一項針對銀髮長者所做的研究顯示,退休後到小學生進行課後輔導的老年人,在歷經1年的試驗後,這些參與輔導工作的實驗老人形成了一個社交圈,互相照應,整體來看比未投入這項工作的老年人更健康,而受輔導的小朋友功課也進步了。這顯示,銀髮族若能積極投入生活,行有餘力可以到社福機構做義工,或從事各種自己有興趣的工作或服務,不但能讓自己過得更健康,更有意義,也能對社會有正面貢獻。
4. 正向的靈性:老年朋友若能有正確的信仰與適度的宗教活動,保持樂觀進取的人生觀,經常發掘生活中的小小驚喜,以感恩知足的心面對現況,也對未來充滿希望,如此便是每天帶著一顆愉快的心情,充分享受人生。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