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40期

出刊日:2017-04-15

返回上一層

甲狀腺癌專找女人麻煩?!

根據國人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近10 年來甲狀腺癌發生率上升近一倍,在國人十大癌症中排名第9,在女性癌症排行榜名列第5,男性則排第15 名。很明顯的,甲狀腺癌患者以女性居多,女性發病率約是男性的3 倍。雖然甲狀腺癌通常預後良好,十年存活率達95%,但及時正確的治療及定期追蹤,仍是不可忽視的保命關鍵!
 
諮詢/陳坤源(臺大醫院外科部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撰稿/徐文媛
 
美珍,妳的脖子看起來怪怪的,好像腫起來了?」其實不需要別人提醒,美珍最近也覺得自己脖子有點腫,難道是「大脖子病」?於是她特別請了一天假去看病,醫師仔細觸摸,又安排驗血、照超音波,最後通知美珍是腫瘤,而且已經超過2公分,穿刺檢查後懷疑是甲狀腺癌。美珍大驚:「我才34歲,怎麼會得癌症?」
 
不只台灣,近十年來甲狀腺癌發生率上升的現象已引起全球醫界討論,尤其年輕女性患者常被關注。甲狀腺癌患者確實以女性居多,男女比例約為1:3,原因目前不明;好發年齡平均為40~50歲,更年輕的女性患者其實並不多,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年輕族群中的惡性腫瘤確實以甲狀腺癌較常見。
 

篩檢進步 早期發現比例高

那麼,為什麼甲狀腺癌發生率會上升?目前認為與健檢普及、篩檢工具進步有關。現在臨床上找到許多較小的腫瘤,有高達8、9成是早期的甲狀腺癌,且死亡率多年來並未明顯增加;另外,屍體解剖研究早已發現有甲狀腺癌的比例很高,但直到過世前都沒有被診斷,因此,甲狀腺癌不一定有增加的趨勢,而是我們愈來愈有能力找到微小的甲狀腺腫瘤,提高了診斷機會。
 
除了甲狀腺會腫大,甲狀腺癌很少有其他症狀。一般來說,觸診找到的甲狀腺腫瘤平均要1公分以上,而頸部超音波只要腫瘤有0.5公分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臨床上很多病人是因為做其他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的,例如頸動脈檢查、正子掃描、乳癌淋巴結檢查等;年輕病人則比較多是外觀看出異常而來求診。
 
幸運的是,甲狀腺癌是預後情況比較良好的癌症,10年存活率高達95%,但還是不能輕忽5%的致命危機,包括診斷時已經轉移、惡性度高、腫瘤快速成長、局部復發或遠端轉移(常見轉移至肺、骨骼、腦)等情況時,預後較不理想。
 

甲狀腺癌治療 以手術為主

若甲狀腺腫瘤小於1公分、評估惡性度不高,可以先追蹤,有狀況時再做穿刺檢查看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如果腫瘤太大,考量到影響局部功能和穿刺檢查準確性並非百分之百,即使穿刺結果是良性仍建議切除。至於惡性腫瘤甲狀腺癌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依病情嚴重度分成以下三級:
1、單側切除:腫瘤大小接近1公分
2、雙側全切除:腫瘤大小達2公分
3、雙側全切除加上放射碘-131治療
 
手術後患者要吃比較軟的食物,若需要合併放射碘-131,治療前2週不能吃含碘食物,以加強放射碘的吸收率。放射碘-131治療是利用甲狀腺細胞攝取碘合成甲狀腺素的特性,給予口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碘,達到近距離、具專一性的放射治療。因為癌細胞吸收碘的能力不如正常甲狀腺細胞,所以放射碘治療的前提是必須先進行雙側全切除。放射碘也可能影響唾液腺、生殖細胞(卵巢、精子)、乳腺等,治療時會控制安全劑量,副作用發生機率僅1~2%。
 
為了避免放射性影響到身邊的人,使用高劑量治療時需要住院隔離,低劑量治療則可居家隔離,除了避免和幼童親密接觸,和親友保持1公尺的距離就足夠了;放射碘通常能很快排出體外,醫師會根據治療劑量建議隔離時間。
 

甲狀腺全切或單側切除?各有利弊

近來美國醫界有提出甲狀腺腫瘤界於1~4公分可單側切除,但台灣醫界並不完全認同。雖然甲狀腺癌預後情況很好,但不可否認仍存在風險;同時,兩地醫療環境不同,台灣就醫便利,80%的病人由具有豐富甲狀腺手術經驗的醫師執刀,手術風險相對較低。
 
甲狀腺雙側全切除的優點是有利於後續追蹤,必要時可合併放射碘治療,對疾病的控制比較好。但術後可能造成:
1、喉返神經受損,造成聲音沙啞、吞嚥容易嗆到。
2、 副甲狀腺功能失常導致低血鈣,副甲狀腺位於甲狀腺後方,雙側各2顆僅紅豆大小,手術可能造成損害。
 
手術副作用的發生和醫師的經驗值有關,一般發生機率僅1~2%,其他如術後出血需再次手術止血的狀況則更少見。而單側切除相對於雙側全切除,受損的機會少了一半,手術安全性提高,但比較不利於後續疾病控制,無法透過檢驗血中甲狀腺球蛋白來判斷是否有轉移。也可能單側切除後,病理報告顯示不利的預後因子,而需要再動手術切除對側。
 
任何選擇都要考慮治療效益及風險,當臨床評估惡性度風險愈高,會建議採取較積極的治療,但1~2公分之間的腫瘤算是灰色地帶,治療前醫病雙方充分溝通很重要。
05-01
 

預後良好 仍需終生用藥

甲狀腺癌的追蹤,初期抽血追蹤建議每3個月一次,一年後轉成半年追蹤一次。術後可以考慮每年照一次超音波,依病人的病情考量,進行調整。要注意的是,甲狀腺是內分泌的一部分,全切除後要終生服用甲狀腺素,也就是原來甲狀腺組織所分泌的荷爾蒙,以維持正常的功能,如果不規律用藥,會造成甲狀腺功能偏低,消化不良、精神變差、身體會浮腫。
 

1~2成甲狀腺癌可從癌症除名?

2016年4月《美國醫學會腫瘤期刊》研究指出,甲狀腺癌中的「非侵犯性濾泡變異型乳突癌」,不像其他類型甲狀腺癌有轉移、復發風險,研究追蹤全球13個醫療機構超過百位患者平均長達13年,未有任何患者復發,建議世界衛生組織將此病去癌化。
這篇報告引起廣泛討論,但其他研究並未肯定這一類型(約占10~20%)絕對不會轉移,還需要進一步的證據,更準確的分型。
 
目前甲狀腺癌分成乳突癌、濾泡癌、髓質癌、未分化癌四種,術後做病理報告時才會知道是哪一種,其中以乳突癌最常見(占90%),預後也最良好。而極少數的未分化癌是甲狀腺癌中的最糟糕的狀況,比例不到1%,通常以年長者居多,因為惡性度高、腫瘤成長迅速、容易轉移,手術難以清除,也無法用放射碘治療。

健康Q&A

Q、接受放射碘治療後多久可以懷孕生子?
A、年輕女性接受放射碘治療時建議一年後再計畫懷孕,男性則建議3個月後,基本上是低劑量治療,對生育機能影響不大。
比較特殊的是女性在產後發現有甲狀腺癌,因為泌乳時期的乳腺組織有吸收放射碘的疑慮,若術後需合併放射碘治療,建議停餵3個月後、乳腺組織功能較低時再開始。
 
Q、切除兩邊的甲狀腺,甲狀腺癌就不會再復發了嗎?
A、確實微小的癌細胞並非肉眼可見,手術未必能百分之百清除,另外也可能在術前已有轉移。約有一成會復發,但多屬於淋巴結轉移,還可以觀察、控制,只要持續追蹤,觀察是否有變大等狀況,再考慮需不需要進一步治療。
 
Q、因甲狀腺癌切除甲狀腺後會影響聲音嗎?會恢復嗎?
A、甲狀腺切除手術有可能會造成喉返神經受損,喉返神經主要控制喉頭聲帶活動,受損時會導致聲音沙啞、吞嚥時容易嗆到,但發生機率僅約1~2%。一般來說,聲音沙啞可能逐漸改善,必要時可透過耳鼻喉科醫師音聲治療,假設切除手術後聲音只剩20分,經過治療可能可以恢復到70分。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