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期
出刊日:2021-10-15
返回上一層楊智超醫師專欄 / 頭暈或暈眩怎麼辦?
撰稿/楊智超(臺大醫院神經部兼任主治醫師、好心肝門診中心神經內科特聘主治醫師)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或暈眩的病患,其病因非常的多,診斷也非常有挑戰性,雖然說找到真正的原因才可以給予有效的治療,但也有許多病患似乎找不到明確的原因。
頭暈與暈眩不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動或旋轉,更嚴重的話走路都走不穩,甚至伴隨噁心、嘔吐的現象。一般而言,沒有旋轉的頭暈比較少因為前庭神經病變引起。這種頭暈,最常見的原因包括焦慮、身心症、貧血、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其它的慢性疾病等。
有些人突然站起來會頭昏眼花,甚至昏過去。這種頭暈是因為下肢的血管收縮不足,以致靜脈血回流減少,導致心臟打出血流也跟著變少。造成這種頭暈的原因多半是姿勢性低血壓引起的。有許多種中樞及周邊神經系統的病變都會造成這種現象,某些降血壓的藥物也會造成姿勢性低血壓。
暈眩發作天旋地轉
真正的暈眩常是陣發性的,病患覺得一時之間天旋地轉,並時常伴隨出冷汗或嘔吐等現象。這時候走路也有困難,患者會趕快坐下來或躺下來。出現這種暈眩時,通常表示掌管我們身體平衡的組織或器官出了問題。最常見的就是內耳中的半規管、前庭神經、腦幹中的前庭神經核及小腦的病變。
在常見的暈眩症中,有一種叫做「良性姿勢性眩暈」,這種暈眩是陣發性的,通常在某一種姿勢變動時會出現,例如突然躺下或突然從床上坐起來時。這種暈眩持續的時間很短,預後也比較好。致病的原因可能是內耳迷路中的耳石碎片掉落引起的。另外有一種「梅尼爾氏症」,暈眩的時間可能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通常伴隨有耳鳴及聽力減退的現象。至於「前庭神經炎」,通常是單次而時間較長的發作,可能持續數天或數星期,也有少數人會有反覆發生的情況,致病機轉可能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另外就是因為循環不良而引起腦幹或是前庭神經組織的缺血,也會引起暈眩。出現這種情況則可能是中風的前兆,不可不慎。我們可以藉由頸部超音波檢查或其他的血管影像檢查來評估血管是否有狹窄或堵塞,並且進一步治療。
持續姿勢性知覺頭暈與個性有關
有很多人經過一連串的檢查仍然找不出頭暈的原因為何,這些病人頭暈可能是持續姿勢性知覺頭暈(Persistent Postural Perceptual Dizziness, PPPD)。PPPD其實是慢性頭暈的最常見原因。PPPD表現為持續的頭暈,不穩或不平衡,但還不到有旋轉性的暈眩。在大多數情況下持續3個月以上或更長時間,通常在直立姿勢、頭或身體移動、暴露於動態或複雜的視覺刺激時會加重頭暈。PPPD發生之前,可能有一些真的影響到平衡機能的疾病(例如前庭神經炎、良性陣發性姿勢性暈眩、梅尼爾氏症、輕度腦傷)或壓力(例如恐慌症發作)。
PPPD患者經常患有焦慮症和/或抑鬱症,個性通常較神經質,或具有強迫性人格,對外界的剌激也比較敏感。焦慮、性格內向或已有焦慮症的人在發生前庭神經的病變後,可能較易患PPPD;在出現前庭症狀時表現出高度焦慮的個體,可能更容易患PPPD。高焦慮感會加劇急性前庭病變期間的姿勢不穩和延緩自身的復原功能。首次經歷急性前庭神經症狀的患者,如果表現出較高的焦慮和害怕,以及對完全康復的高度期望,通常反而使症狀會拖得更久。
PPPD的病理生理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它可能是由於姿勢控制機制的功能出現變化,多種感官信息的處理整合出現問題或大腦皮質在處理空間定向與危險評估的功能出現異常所致。因此,PPPD被分類為慢性功能性前庭疾病。它不是結構性或精神性疾病。
治療:
◎ 前庭或平衡功能復健:可降低患者對運動刺激的敏感性。
◎ 認知行為療法
◎ 藥物:SSRIs(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和SNRIs(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以及其他調控自律神經的藥物。
除了上述幾種常見的原因之外,會引起暈眩的原因還有很多,這些都需要醫師根據病史、神經學檢查、電學及影像檢查來做出正確的診斷,所以一旦有頭暈的症狀,都應該及早就醫。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
- 編輯筆記 / 從免疫系統、疫苗到藥物 全盤解析抗疫知識
- 新聞NEWS一下 / 「斯卡羅」演員查馬克淋巴癌病逝 享年42歲
- 新聞NEWS一下 / 資深演員龍劭華猝逝 醫師提醒糖尿病患應同時「護心」
- 世紀大疫未歇─ 掌握抗疫關鍵知識 迎來戰勝曙光-疫苗篇 回顧百年疫苗史 迎向新疫苗時代
- 藥物篇-更有效的抗新冠病毒藥物 如火如荼發展中
- 病毒篇-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新冠病毒突變解密
- 疫苗打右手臂比較好?打完針到底要不要揉? 打針6大疑問Q&A
- 眼前突現黑影或閃光… 小心視網膜裂孔、剝離!
- 「吞抹落…」 吞嚥困難怎麼辦?
- 肩膀一高一低… 脊椎側彎該如何「截彎取直」?
- 癌症轉移到腦部!怎麼辦?
- 疫情反反覆覆看不到終點… 「壓力山大」如何調適?
- 疫情警戒下, 如何找回流失的肌力?
- 粘醫師消脂保肝專欄 / 糖尿病新藥 越來越強大 減糖又甩油
- 王清泓醫師專欄 / 新冠病毒肆虐下 青光眼病人的照護
- 如何提高顛峰骨量, 減少老來骨鬆、骨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