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期
出刊日:2022-07-15
返回上一層新聞NEWS一下 / 猴痘疫情擴大中! 國內已出現首例境外移入個案
疾病管制署於2022年6月24日公布國內首例境外移入猴痘(Monkeypox)病例,是一名自德國留學返台的20多歲男性,在居家檢疫期間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紅疹、鼠蹊部淋巴腫大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進行採檢及通報,確認陽性。疾管署已將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必要時得於指定隔離治療機構施行隔離治療。
過去猴痘疫情多發生於非洲西部及中部地區,其他國家偶發零星境外移入病例,今年與以往不同,自2022年5月中於英國爆發以來,全球已有50多國報告,至少5千多例確診,其中以歐洲及美洲病例數最多,亞洲包括韓國、新加坡、台灣也陸續出現境外移入病例。
根據疾管署的解釋,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與天花病毒同屬正痘病毒屬(Orthopoxvirus)。相較天花,猴痘傳染力較弱,傳染途徑主要是透過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傳播給人,屬於人畜傳染的疾病。若接觸到受感染動物或感染者的血液、呼吸道分泌物、體液、損傷的皮膚或粘膜,就可能感染猴痘。飛沫傳染則限於長時間面對面接觸才有可能發生;產婦也可能垂直傳染給胎兒。儘管密切接觸已知是傳染危險因子,目前尚未確定猴痘是否透過性接觸傳染。
感染猴痘,症狀包括發燒、畏寒、出汗、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極度倦怠。在發燒1∼3天後會出現皮膚病灶,從疹子慢慢進展至到膿?,最後結痂脫落,可能自臉部蔓延至四肢,嚴重的疹子數目可達數千,症狀持續2∼3週。目前觀察,致死率不到10%。不過此波流行的猴痘症狀較不典型,除了發燒前驅症狀不明顯外,皮膚病灶也集中在生殖器或會陰部,因此易與其他性傳染疾病混淆。
天花疫苗對猴痘有保護效果,天花於1980年絕跡後全球停止接種天花疫苗,台灣則是1979年起停止接種。為防範猴痘疫情,疾管署已展開採購第三代天花疫苗及抗病毒藥物的計畫。
如何減少感染風險?避免前往猴痘病毒流行地區,若前往應避免接觸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以及生病或死亡動物,所有食物必須徹底煮熟後才能食用。避免與猴痘感染者接觸。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
- 編輯筆記 / 疫情難「畢業」 尋求共存之道
- 新聞NEWS一下 / 副總統椎間盤突出致下背痛 手術後恢復良好
- 高血壓新標準 防範心血管疾病 從正確量血壓做起!
- 與COVID-19共存! 有這些症狀是染疫了嗎? 老人小孩染疫怎麼辦?
- 心臟冠狀動脈鈣化不等於狹窄 人工智慧讓檢查更準確
- 洗腎外的另一選擇 腎臟移植的優缺點一次了解
- 電子煙、加熱菸危害較低?! 迷思解析
- 衛福部補助高危險群LDCT篩檢! 檢查發現肺結節怎麼辦?
- 「蟲蟲危機」引起的皮膚疾患 如何防範、處理?
- 肋骨骨折了! 如何復原與治療?
- 難治療的血癌有治癒希望! 以基因改造T細胞殲滅癌細胞
- 健康減重如何吃? 正確觀念釐清!
- 楊智超醫師專欄 / 好萊塢巨星因「失語症」宣布息影 為何會「有口難言」?
- 消脂保肝專欄 / 怎樣動,會更瘦? 不同運動對減重的效益
- 曾宇婷醫師專欄 / 別讓糖尿病走向洗腎! 應定期回診服藥、飲食控制、運動
- 王清泓醫師專欄 / 高眼壓症與青光眼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