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期
出刊日:2016-07-15
返回上一層傳奇拳王阿里74歲病逝 巴金森氏病為他「畢生最難比賽」
根據媒體報導,阿里1981年自拳擊場上退休,不久後即出現巴金森氏病症狀,但拖了3年,直到1984年才被醫生確診,那時他已有顫抖、言語模糊、行動遲緩等症狀,當時才42歲。醫生推論,他腦部常遭連續重擊恐為他腦傷主因。他曾說過抗病是他「畢生最難的比賽」,1997年還成立阿里巴金森氏病研究中心。
臺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戴春暉表示,巴金森氏病是腦部黑質製造「多巴胺」的細胞退化,造成基底核神經元退化,影響運動功能,逐漸出現肢體的障礙,但腦部其他認知功能無礙。一般而言發病的平均年齡約在55至60歲,45歲以前發病稱年輕型巴金森氏病。目前病因仍不十分清楚,已知可能增加罹病風險的危險因子包括:經常接觸殺蟲劑、曾飲用井水、曾有頭部創傷、及某些職業(如從事農業或園藝工作或焊接人員)。另研究發現,具有某些基因可能會增加罹病機率。
次發性的巴金森氏症則是因外在因素導致腦部多巴胺的分泌受到影響,例如中風、常壓性水腦病、腦瘤、中毒、血糖異常或洗腎等。這些非典型的巴金森氏症約佔總數的4成,應先找出原因再治療。
每位病人初期表現的病狀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典型臨床病狀為單側肢體顫抖、肌肉僵硬,以及運動遲緩、逐漸無法動作。在初期時,仍可透過一些細微的觀察提早發現,包括單側的肢體出現抖動、僵硬、遲緩病狀,臉部表情僵硬;在書寫時,由左至右的字愈寫愈小,走路容易跌倒、碰撞。
以今日的科學來說,巴金森氏病難以預防,也無法治癒,不過避免增加罹病風險的危險因子,且透過藥物與持續的運動,雙管齊下,將有助於穩定病情和延緩惡化速度。
▲拳王阿里74歲病逝,與巴金森氏病奮戰3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