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期
出刊日:2022-04-15
返回上一層防氣喘發作需妥善用藥 生物製劑可控制嚴重型氣喘
氣喘患者若經由妥善的治療、規律用藥,症狀可明顯控制,肺功能也能逐步恢復正常;針對嚴重氣喘患者,近年還有注射型的生物製劑藥物,效果優異。
諮詢╱李麗娜(好心肝門診中心胸腔內科兼任主治醫師、輔大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及檢驗醫學科主任、臺大醫學院檢驗醫學科兼任教授)
撰稿╱黃筱珮
氣喘是常見且具有潛在生命威脅的慢性疾病,依據2000∼2007年的健保資料庫統計顯示,國內成人氣喘盛行率約為11.9%,20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被診斷為氣喘的比例約為 15.7%,但可能有低估情形,實際病人數目或許更高。
►肺功能檢查是診斷氣喘的重要工具。
氣喘易與感冒混淆 需仔細診斷
氣喘的定義是呼吸道的慢性發炎疾病,具有可逆性的氣流阻塞以及支氣管的過度反應。典型的症狀是:反覆發生或長期的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難、胸悶或有喘鳴聲。
氣喘的診斷通常根據臨床症狀、理學檢查以及肺功能檢查。臨床症狀的特徵就如上所述,但有時易與感冒混淆,因此醫師會做理學檢查,確認肺部是否發出「咻咻咻」的喘鳴聲,若有,可能是氣喘的表現。但有時病人來到診間就醫時,情況已較穩定,也可能沒有喘鳴聲。
氣喘病人的胸部X光通常沒有異常,其它重要的診斷工具是肺功能檢查,包括支氣管擴張劑肺功能測試,通常會呈現可逆性氣流阻塞,亦即先做基礎肺功能檢測,然後給予病人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吸入,再做吸入後之肺功能;若噴藥後肺功能有顯著改善,可能是氣喘的表現。
如果上述檢查仍無法確切診斷,也可考慮使用「支氣管激發試驗(methacholine test)」。以不同濃度的methacholine激發試劑置於不同噴霧器內,由最低劑量開始讓病人吸入,等待5分鐘後執行肺功能測試,看是否會引起支氣管阻塞,通常氣喘病患者會呈現支氣管過度反應。此外,抽血也可檢測有無過敏原。
氣喘的誘發因子
氣喘患者若經由良好的治療、規律用藥,症狀可明顯控制,肺功能也可能逐步恢復正常。但要注意的是,某些誘發因子會導致氣喘急性發作,病人可能在很短時間內出現劇烈咳嗽、呼吸困難、喘不過氣的急性症狀,要趕快送醫處理,嚴重時甚至有致命可能,因此要小心避免。
這些誘發因子包括:
1 夜間或清晨,症狀較嚴重。
2 病毒或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常會引發氣喘症狀或讓症狀惡化。
3 過敏原:常見的包括塵蟎、花粉、蟑螂、動物皮毛,也有一些氣喘患者對特定食物過敏。
4 運動:有患者屬於「運動型氣喘」,運動過後特別容易氣喘。
5 氣溫變化:日夜溫差大、季節交替時特別容易發作。
6 藥物:某些藥物例如阿斯匹靈、非類固醇消炎藥、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等,可能誘發氣喘。
7 空汙:空氣品質不良,或接觸到香菸、油煙、焚香等。
8 化學物質:漂白水、氨氣、消毒水、有機溶劑、殺蟲劑等。
另外,部分疾病例如:鼻炎、鼻竇炎、胃食道逆流、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以及焦慮情緒等,可能是與氣喘控制不良有關的「共病症」,若已規律用藥卻未能妥善控制,可以檢視是否有上述原因,並妥善治療,對氣喘病情控制會有正向幫助。
氣喘的藥物治療
氣喘治療的長遠目標在於控制症狀和降低惡化風險,多數患者經由規律的藥物治療,都可以達到良好的效果。氣喘藥物又分為「控制型」和「緩解型」兩大類,前者需每天規律使用,後者則屬於「急救藥」,當有發作危機時使用,能幫助緩解。
一、控制型藥物
氣喘患者每天規律使用的藥物稱為「控制型藥物」,有以下幾類,可視患者的病況選擇使用。
吸入型類固醇( ICS ):這是治療持續性氣喘最有效的抗發炎藥物,能緩解症狀、提升肺功能、改善生活品質、減少急性惡化發生,並降低因氣喘導致住院或死亡的風險。吸入型類固醇和全身性類固醇不同,其劑量低、副作用少、安全性較高,能穩定控制病情。但在吸入時,可能會有少部分藥物殘留在口腔,使用後需漱口以降低鵝口瘡、念珠菌感染機率,減輕喉嚨不適、聲音沙啞等現象。
吸入型類固醇( ICS )+長效型乙型交感神經刺激劑( LABA ):單用ICS仍無法有效控制氣喘時,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建議ICS合併LABA治療,可達到更好效果。
白三烯素受體拮抗劑( 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 ):對於不能使用ICS的患者,可以作為起始控制型藥物,例如,因ICS的副作用無法使用,或合併有過敏性鼻炎。
茶鹼 (Theophylline):緩釋型茶鹼,有抗發炎及支氣管擴張作用。
色酮類(chromones):抗發炎抗過敏藥物。
長效型抗膽鹼吸入劑( LAMA,如tiotropium等 ):改善肺功能,延緩惡化。
口服類固醇:使用於重度氣喘,在已使用上述藥物治療,且吸入技巧與藥物順從性均佳,但控制仍差且經常急性發作者,會有療效,但副作用高。
生物製劑:當病人屬於嚴重持續性氣喘,已經接受高劑量吸入型類固醇及其他藥物合併治療,仍無法良好控制且經常急性發作者,可考慮搭配生物製劑治療,除了少數對生物製劑過敏的患者之外,絕大多數患者在治療後都能穩定控制病情。
目前用於氣喘治療的生物製劑有3類:
1 抗免疫球蛋白E(IgE)的生物製劑,適用6歲以上患者,每2至4週一次皮下注射。
2 抗IL-5或抗IL-5R(即抗IL-5受體)之單株抗體,前者用於12歲以上病人,每4週一次皮下注射,後者用於18歲以上病人,每4至8週一次皮下注射。
3 抗IL-4R(即抗IL-4受體)之單株抗體,適用12歲以上,與嗜酸性白血球相關的嚴重型氣喘患者,每兩週一次到兩個月注射一次。生物製劑藥物費用昂貴,符合健保相關規定者有健保給付。
二、緩解型藥物
在每日規律使用的控制型藥物之外,若氣喘症狀突然發生,緩解型藥物可暫時達到支氣管擴張效果,氣喘病人可隨身準備。
短效吸入型乙二型交感神經刺激劑(SABA ):快速緩解病人的氣喘症狀和支氣管的收縮狀態,可用於氣喘症狀突然發生,以及在運動前使用,預防運動引起的支氣管收縮。但自2019年開始,全球氣喘倡議組織基於安全考量,已不再建議單獨使用SABA治療氣喘,並已建議所有患有氣喘的成人和青少年都應接受含吸入性類固醇(ICS)的控制型藥物治療,因單獨使用SABA可能增加急性惡化的風險,而且會降低肺功能。SABA僅應使用於原來已接受含ICS的控制型藥物之病人,供臨時緩解用。
短效抗膽鹼藥物(SAMA ):快速緩解支氣管的收縮狀態。
氣喘能痊癒嗎?
「氣喘可以痊癒嗎?」是許多人的疑問,也是氣喘患者心中的企盼,答案是有可能的,不過前提是若氣喘有非常明顯的誘因,例如「職業型氣喘」,患者在某些化學或機械工廠工作,因接觸某些化學物質誘發氣喘,只有在工作場域才會發作,離開就不會,這種情形或許換職場就能痊癒,有機會完全停藥。
還有一些患者的氣喘是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在呼吸道感染痊癒、呼吸道組織正常後,氣喘有可能停藥。
但是絕大部分的氣喘患者本身呼吸道較敏感,對許多刺激都可能過度反應,這些誘發因子普遍存在於生活之中,例如塵?、花粉、空汙、溫濕度變化等,當誘發因子難以完全去除時,氣喘就不太可能「痊癒」,需要長期以氣喘藥物控制病情。然而患者不要氣餒,如果能夠適當用藥,症狀可控制到如同「根治」狀態,無論工作、運動、競賽、唱歌、登山、旅行等一般人可以做的事,氣喘患者也都能做。
而氣喘用藥也並非一成不變,治療方式「個別化」,醫師會檢視患者的治療反應,適時調整治療方案,採取「階梯式治療」,若經過2∼3個月的控制治療後,症狀仍持續發生或惡化,會先評估患者是否使用吸入器的方式不正確、仍有吸菸等危險因子,或症狀是否為共病所引起,如:過敏性鼻炎等。這些因素排除之後再考慮「升階治療」,也就是加強藥物的劑量、使用頻率或是合併藥物使用。反之,如果病況穩定,經過2∼3個月的追蹤確認,就可以「降階治療」,減少藥物的種類、劑量、使用頻率。
但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病況稍微穩定或擔心藥物副作用,就自行減藥甚至停藥,這樣的作法可能增加急性發作機率或使肺功能逐漸惡化。應經由醫師評估後調整用藥較安全,並建議每3至6個月定期追蹤,以確認治療效果。
►氣喘病人應隨身準備藥物,依照醫師指示使用。
氣喘的自我照護
氣喘除了藥物治療之外,也有「非藥物措施」,也就是平日的自我照護,這些作法對於病情的控制也有助益。
1 戒菸:抽菸會引發身體發炎反應,加劇氣喘症狀;不僅氣喘病人不應抽菸,也應避免暴露在二手菸的環境中。
2 規律運動:規律運動能增進心肺功能,對氣喘改善有幫助,不過有時運動可能誘發支氣管收縮,反而造成氣喘,因此運動前要做足暖身運動,並可預先使用SABA等吸入型藥物,避免運動中或運動後氣喘發作。氣喘控制不良時應避免做激烈運動。
3 減少環境中的過敏原:日常生活環境中常有氣喘的誘發因子,例如塵?、蟑螂、黴菌等,應注意環境清潔,減少濕氣,經常清洗寢具,避免使用地毯等。
4 注意藥物使用:部分氣喘病人對常見的家庭用藥如「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或阿斯匹靈過敏,應謹慎用藥。此外,氣喘病患就醫時一定要告知醫師有氣喘病,以免醫師在不知情下,開了可能會引起氣喘發作的藥,例如治療高血壓和青光眼,都可能用到「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可能引發氣喘。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
- 編輯筆記 / 增肌減脂正當紅, 您跟上了嗎?
- 新聞NEWS一下 / 演藝圈名導心肌梗塞 了解7大危險因子及早預防
- 新聞NEWS一下 / 藝人腦出血手術後穩定 中風後半年內是重要復健時機
- 增肌減脂大作戰!
- 台灣一年個案數超過一萬五千多人! 頭頸癌,如何預防及治療?
- 要開刀了! 該做哪些準備減少出血風險?
- 器官移植大突破! 全球首例豬腎、豬心移植人體實驗初步成功
- 男人大敵—攝護腺癌的診斷與治療
- 遠離偏頭痛 如何用藥?日常生活要注意什麼?
- 可體松,體內的「電量」來源! 過多或缺少會怎樣?
- 換人工關節 該做哪些評估?材質怎麼選?
- 有糖尿病該怎麼吃?
- 楊智超醫師專欄 / 頭痛不只醫頭!
- 粘醫師消脂保肝專欄 / 漫步養生 快步消脂
- 內分泌知識小棧 / 糖尿病友不只顧血糖, 還要防範高血壓!
- 王清泓醫師專欄 / 青光眼相關常見的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