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54期

出刊日:2020-10-15

返回上一層

不抽菸卻罹患肺腺癌? 原因找到了! 肺癌防治 應超前部署

抽菸是罹患肺癌的危險因子之一,然而台灣肺腺癌的患者,尤其是女性,極高比例都沒有抽菸,中央研究院日前發表研究成果,找到台灣肺腺癌的癌細胞突變特徵;而針對如何早期發現肺癌,唯有靠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若能廣設此一檢查,減少排隊等待時間,將更有助於防治「新國病」。

諮詢/蔡俊明(好心肝門診中心特聘胸腔內科教授、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顧問教授)
撰稿/張雅雯

肺癌已連續好幾年都是國人癌症的頭號殺手,所以又有新國病之稱,不少名人都與它交手過,例如前副總統陳建仁院士、媒體人陳文茜、藝人寶媽、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太太陳珮琪等,而且這幾位罹患的剛好都是「肺腺癌」。

肺癌可分為「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兩大類,在台灣前者約占全部肺癌的10~15%,與吸菸關係非常密切;後者占85~90%,包括肺腺癌、鱗狀細胞癌、大細胞癌等,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肺腺癌。沒有吸菸者罹患的肺癌多為此類,尤以女性居多。

但要提醒的是,抽菸的人一樣可能得肺腺癌。香菸內顆粒較大的致癌物停留在呼吸道上皮,長出來就是鱗狀細胞癌,但自從香菸有濾嘴之後,小顆粒致癌物可以進入肺部深部,產生癌變而成為肺腺癌;此外濾嘴會讓尼古丁味道不那麼濃,加上菸商推出淡尼古丁的菸品,使用者會傾向吸得更深來獲得足夠的尼古丁,小顆粒物質隨著這樣的吸食行為,更容易深入肺泡或周邊支氣管內,因此約有五分之一的肺腺癌患者與吸菸有關。
 

罹患肺癌與基因的穩定性有關

那麼不吸菸的患者,為什麼會罹患肺腺癌?統計顯示台灣有50%以上的肺癌病患不抽菸,超過9成得肺癌的女性都不抽菸;東亞地區的肺腺癌有獨特的特色,不吸菸者、尤其是女性,肺腺癌的比率高過於吸菸者,且近10年有年輕化趨勢,醫學界一直想找出原因。

肺癌的成因主要有兩大面向,一個是基因的穩定性、另一則是環境致癌物的刺激。基因不穩定就容易受破壞,以及受破壞後不易修復,這屬於個人體質因素,先天就決定了。例如有些人是老菸槍,卻沒有罹患肺癌,或許就是因為他的基因很穩固、不容易受傷;反之有些人基因較脆弱,因此當生活在不良環境或有不良生活習慣,免疫力又不足以清除異常細胞,就會導致癌症。

APOBEC酵素是基因突變的根源 與不吸菸肺腺癌關聯性高

為了進一步探究基因導致不吸菸者罹患肺癌的機制,中央研究院與臺大醫院團隊在2020年7月發表研究成果,宣布找到台灣肺腺癌的癌細胞突變印記(mutation signature),以APOBEC酵素突變為最大宗,高達74%從未抽菸年輕女性(小於60歲),體內APOBEC突變印記程度高,可能是早期觸發癌症的因素。

APOBEC是先天免疫系統的重要調控因子,可以透過引起HIV等病毒突變,保護人類免受感染,並且在病毒基因體中留下APOBEC突變印記,形成特定的分子指紋。基因突變是引起癌症的主因,過去已知在很多的癌症,都可以找到APOBEC這個癌症起源的突變印記,中研院這項研究進一步找出APOBEC與肺癌之間的關聯性,證實APOBEC是導致基因變得不穩定的起始特徵。

腫瘤的基因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帶動細胞發生惡化的「驅動基因」,比如肺癌的EGFR上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這可以做為治療標的;另一種是當基因變化後連帶受影響的「旁觀基因」,它們沒有致癌能力。如果用搭車來比喻,驅動基因就像是司機,旁觀基因是乘客,APOBEC酵素是起源性影響基因的因子,角色比較像是決定誰上車、誰不上車。基因突變後不一定每個都會變成癌症,而是演變看誰成為導致癌症的司機、誰可能是備用司機,或是變成無害的乘客

所以發現APOBEC的意義,是研究上要找基因變異的根源,先有這個變化、才有後續變化,這可以解釋一大部分致癌的因素,但也無法含括全部;同時也不會影響目前的肺癌防治措施,因為現階段恐怕無法把APOBEC當檢測標的。

女性基因比男性脆弱 更易受吸菸、空汙等致癌物影響

中研院的研究也指出,暴露於致癌物中,包括吸菸(二手菸也算)、毒化物、空汙、油煙、金屬化合物等,也會引起基因突變,換言之,減少生活中致癌物的暴露,也是預防肺癌的有效策略。

這個防癌策略對於女性尤其重要,不吸菸的肺腺癌多半是女性,還有另一個原因是女性的基因較脆弱,因此吸同量的菸,女性的基因比男性更容易受損、代謝尼古丁能力較差、且基因不易修復;又如同樣有肺結核病史,由結核病留下疤痕引起的肺癌,女性的風險也比男性多2~3倍。

另外,台灣肺癌增加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空汙,致癌物如PM2.5、戴奧辛等,戴奧辛沒有好好去定量管制是個問題,暴露在不好的空氣下,女性的基因又比較脆弱,成為不吸菸女性罹患肺癌的另個原因。然而,這類患者腫瘤的基因也相對脆弱,所以接受化療的反應也較好。此外,檢測肺癌基因發現,具有EGFR基因突變者也是女性較多,可能是這個基因較脆弱,容易被攻擊而突變,而不像是單一的原因。

至於廚房油煙是否會增加罹患肺癌機率?從公共衛生的觀察性研究發現,有下廚習慣者罹患肺癌比例較高,但是台灣的EGFR突變率那麼高和下廚的因果關係沒有那麼明確。

因此,人體要產生肺癌,可說要突破「道道關卡」。首先要有外在環境因素接觸到致癌物,且體內不容易排出這些致癌物,加上其基因不穩定容易變異、受傷後不容易修補,才會演變成癌症。

上述罹癌過程除了環境因素,其他全部都是基因的影響,而偏偏基因難以改變,所以如何早期發現肺癌、早期治療,也是防治重點。

X光無法發現早期肺癌 低劑量電腦斷層是有效工具

過去發現肺癌往往是有症狀時才做檢查,或是照X光、驗痰液,這些都無法發現可被治癒的肺癌,也就是說用這些工具檢查出來其實都已經太晚。直到有了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才有辦法檢查出能夠手術治癒的早期肺癌,有效降低死亡率。

電腦斷層是一個切面的檢查,可以避免X光片的死角,且對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最小可抓到0.3公分的病灶。

然而標準的電腦斷層要看淋巴、血管、胸廓,需要打顯影劑,輻射量劑量較高,所以不適合用於一般人的篩檢。LDCT不需要針對上述的組織結構,但用於檢查長在肺臟裡和肺泡旁的腫瘤組織(結節)時,清晰度與敏感度不輸標準電腦斷層,且輻射量低,成為篩檢肺癌可行的工具。

醫界曾訂肺癌高危險群 LDCT篩檢共識宣言

但是LDCT畢竟是高價檢查,且有一定輻射量,究竟哪些人適合篩檢?醫界曾經有過許多討論。台灣肺癌學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及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於民國104年聯合訂定「台灣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共識宣言」,建議下列三族群做肺癌篩檢:

1.年齡介於55~74歲,抽菸史超過30包年(相當於每天吸一包菸達30年,或是每天吸兩包菸達15年),目前仍在抽菸且戒菸時間未超過15年。
2.一等親或是家族內有一位以上的肺癌病患。
3.有肺部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氡暴露及特定職業暴露(如石綿)民眾。

國內研究證實 LDCT篩檢不吸菸高危險群的效益大

國外使用LDCT篩檢的對象主要是吸菸者,研究發現透過LDCT篩檢可使肺癌死亡率降低20%。然而台灣以肺腺癌為主,成因與吸菸較無直接關係,因此歐美發展的風險預測模式不適合直接套用,必須建立國內肺癌(尤其是不吸菸者)高危險群的風險評估,以及評估LDCT應用於不吸菸者高危險群的肺癌篩檢效益。

於是由中研院院士楊泮池主持、全台17家醫學中心合作的「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台灣不吸菸肺癌高危險群研究」,針對本身不吸菸,以及具有家族史、有二手菸暴露、慢性肺部疾病、廚房油煙暴露較高等風險者,累計分析12078人的篩檢報告。第一階段發現篩檢出346例肺癌,肺癌檢測率(含原位癌)為2.86%,若僅計算侵襲性肺癌,檢出率為2.19%,比美國針對重度吸菸者做LDCT的檢測率1.03%來得高,且其中94.7%是第一期肺癌。

該項計畫目前正執行兩年一次的追蹤篩檢,未來將提出完整報告,衛生福利部也可望據此推出「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共同醫療決策指引」。

非高危險群 也可將LDCT納入健檢項目

肺癌篩檢有兩個層次,一種是政府在資源有限下,為了公共衛生推動公費篩檢必須符合成本效益,所以可能會選擇高風險群來實施;不過若要加快消滅肺癌的腳步,提高肺癌存活率,不是只有符合公費篩檢者才需要關心肺癌,所有民眾都應認知到個人健康管理的重要,自己也應該為自己的健康負責,將肺癌篩檢視為健康檢查的一環。

臨床發現,有許多不抽菸也沒有肺癌危險因子者,罹患了肺腺癌,且不乏年輕人,所以從個人健康管理的角度來看,如果沒有任何肺癌的風險因子,建議40歲時可做一次LDCT篩檢,若沒特殊狀況,之後每3年做一次即可。若有肺癌家族史,則建議提早至30歲就先做一次,之後視狀況每2、3年做一次;吸菸者也宜每2年做一次,這是體檢的概念,不只是追蹤既有的結節有無變化,也要注意有無長出新的結節。

加速提高肺癌存活率 盼政府放寬LDCT設置條件

過去幾年來在各方努力下,已經將國人肺癌5年存活率由百分之十幾提升到百分之三十幾,若要進一步提升,勢必得投入更多資源、提出更多措施。

然而目前LDCT僅限一定規模以上的醫院才能設置,常須排隊等待檢查,曠日費時,因此希望衛福部放寬規定,普設LDCT篩檢點,讓民眾檢查更方便、省時,才有助於發現早期肺癌,提高肺癌的存活率。普設LDCT當然不是有儀器就好,還必須注重影像的品質、檢查技術人員與醫師的專業、病患後續如何追蹤與處理等。

發現1公分以下結節勿驚慌 研判非惡性可追蹤觀察

接受LDCT檢查若發現肺部有1公分以上結節,處理相對單純,通常會建議進一步處理,可以先切片確定診斷,或直接切除病灶再做病理檢驗確認。

至於1公分以下的結節,沒有絕對標準認為多大要開刀或追蹤,各醫院可能有經驗累積下來的處理流程,而且判斷結節是否為惡性腫瘤也不只有看大小,還要看其密度、邊緣性狀等,很倚賴醫師的臨床經驗與習慣做法。

原則上,0.6公分~1公分的結節,要想辦法了解那是什麼,若醫師研判趨向良性,就定期追蹤;若研判偏向惡性但不是那麼確定,可以觀察3個月後再檢查一次;也可以先切片化驗;有時也會讓病患先服用抗生素兩週,觀察有無變化,以排除感染發炎造成的誤判。

臨床觀察也發現,有鼻子過敏和氣喘的人肺部容易有痰或慢性發炎,肺部影像報告容易被寫成有結節,細小的結節可再觀察,釐清是否為腫瘤。

有些人個性比較緊張,一發現結節鎮日憂心忡忡,甚至不管良性惡性,希望醫師開刀了事。事實上,醫師建議病患不開刀有時比建議開刀要負更大的責任,即使開完刀證實只是良性結節、不是癌症,也許病患仍感到安心,但開刀還是或多或少會有後遺症,比如神經受損疼痛、肺部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等。

根據統計,LDCT初檢發現肺部結節的比率約20%~25%(即每4到5人以LDCT初檢,會有1人發現肺部結節),其中僅約1%~2%是腫瘤。所以,並不建議一發現結節都去開刀,還是要看狀況;而打算做肺部LDCT的民眾也最好了解,若發現1公分以下結節,要有長期追蹤的心理準備。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