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期
出刊日:2020-10-15
返回上一層殺人無罪爭議下… 了解思覺失調症
先前一部超夯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寫實地呈現出思覺失調症患者及家屬的無奈與痛苦,引起不少同情;然而,當思覺失調症病人殺人被判無罪(但需就醫),社會大眾又是一陣撻伐。究竟如何看待思覺失調症?
諮詢╱胡海國(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好心肝門診中心精神科特聘教授、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撰稿╱黃筱珮
2019年7月3日晚間,鄭姓男子因無票搭乘火車與列車長發生爭執,警員李承翰獲報上車處理,卻遭鄭男以尖刀刺傷腹部不幸身亡。鄭男殺警引起公憤,嘉義地方法院一審宣判患有思覺失調症的鄭男無罪,但須強制就醫5年,更讓撻伐聲浪四起。年輕消逝的生命再也喚不回,但或許,在責怪與惶恐之外,若能多了解這個疾病,建構起更安全的社會網絡,可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即是早年所稱的「精神分裂症」,由於「精神分裂症」這個病名無法切合疾病特性,且易讓社會產生錯誤的認知並汙名化,2014年5月21日衛生福利部正式發文全國醫療機構,把「精神分裂症」病名改譯為「思覺失調症」,期待病人及家屬、醫療體系與社會都更了解此一病症,鼓勵病人勇敢接受治療。
思覺失調症意指病人「思考」與「知覺」的腦功能發生障礙,而「失調」二字代表若能夠好好治療、復健,思覺功能是可以恢復的,不要諱疾忌醫。據統計,思覺失調症的盛行率約為百分之一,保守估計國內至少有20萬人罹病。
思覺失調症患者是怎麼了?
當患有思覺失調症,會相信客觀上不存在的東西,並據以為實。患者在發病時,會確信聽到的聲音、看到的影像是實在的,無法區別虛實。舉例來說,若在餐廳吃飯時,隔壁座位有人咳嗽,正常人會區別這是咳嗽,但思覺失調者可能會認定「你在嗆我」,因而生產恐懼或不滿的情緒,這是因為腦內多巴胺系統的病變,腦的化學荷爾蒙產生變化,對外知覺產生扭曲。
思覺失調症會表現出「正性症狀」與「負性症狀」,正性症狀就是妄想、幻聽,像是有人要傷害他、為難他;或是別人在罵他、批評他,心裡產生恐懼和不適感;或有思緒缺乏邏輯,講話的內容組織鬆散,「前言不對後語」,語無倫次;或出現不合常理的怪異行為。
負性症狀則包括個性變得不活潑、不愛說話、行為退縮,沒有工作動機,甚至連洗澡、刷牙等日常生活的自理動作都興趣缺缺,缺少幹勁、覺得生活沒有愉悅感、動作變得緩慢。
發病多在年輕時 常被誤為叛逆
思覺失調症有可能發生於每個年齡層,不過多半在15~25歲時發病,應該是與年輕的腦功能比較不穩定有關,一旦受到刺激容易發病。發病原因除了與家族遺傳有關,也與個人體質、人格特質和外在刺激有關,因素相當多元。
有些年輕學子發病後,功課突然一落千丈,合併情緒暴怒、莫名害怕、胡言亂語、行為怪異、情緒不安或憂鬱等病症,若家長不明究理,不知道是孩子生病了,很可能會認定是叛逆不乖、不認真學習,不僅沒帶孩子就醫,反而施加更多壓力,讓病情更雪上加霜。如果能夠了解這個疾病的存在,及早就醫治療,效果比較好。
思覺失調症患者暴力事件沒有特別高
由於近年來社會上幾起受到注目的殺人事件,嫌犯被診斷患有思覺失調症,讓社會大眾把思覺失調症貼上暴力傾向的標籤。事實上,思覺失調症患者發生暴力事件的比例,並沒有比一般人高。
思覺失調症患者之所以發生暴力事件,都是「衝破層層關卡」,病情被一關又一關的忽視,才會導致悲劇。多半都是患者發病嚴重,沒有病識感又未就醫,加上家庭支持力量不夠,缺乏照顧,也得不到社會支持,包括衛生體系、警政和社工系統都沒有適時介入,因而發生憾事。
以殺害鐵路警察的鄭姓患者為例,他為病所困,一直覺得有人想害他,犯案前他曾經前往警局報案,也去過社會局、議員服務處求助,陳述內心的惶惶不安,但都沒有人幫忙,「這是患者在發出求救訊號」,在得不到應有支持之下,不幸發生悲劇。
台灣雖有《精神衛生法》,也有完善的健保體制,卻未即時幫助這樣的病人,病人感到孤立無援,產生「孤寂」現象,讓病情更加劇,稍微不愉快就暴怒,腦功能完全失控,演變成為暴力事件。
發病前有醞釀期 親友應及早警覺協助就醫
謾罵、抨擊對於避免類似事件再發生無濟於事,必須要社會體制的反省與改變,並努力在患者病情演變為重症之前,及早阻斷。大部分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在表現出明顯的精神病態之前,都會有一段不算短的前驅期、也就是醞釀期,時間長短因人而異,不過多半都在2、3年以上。
在這個前驅階段,患者外表或許看不出異樣,不過思想和感覺會出現明顯的異常或混亂,使得生活適應力變差,例如注意力渙散、感覺變笨、效率變差、腦子裡重複莫名的念頭,對周圍環境(如別人的眼光)較為敏感,變得容易緊張、焦慮、沮喪,有時沒來由的恐慌害怕、有時又莫名的憤怒,覺得生活無趣、社交退縮等,若能在此時求助專業的醫療人員,有很大的機會控制症狀,有助回復正常生活,是最好的「治療黃金期」。
然而,多數患者都在出現明顯的精神病症,如幻聽、妄想、怪異行為等才開始接受治療,生活、工作、人際關係已經變得一團亂,當疾病慢性化,生病過程到某一階段,腦部已無法判斷該如何正常過生活,治療就變棘手,也容易發生脫序行為。
因此,社會大眾應該多了解這個疾病,當發現有精神上的困擾時,可以自我意識、也能幫助身旁親友及早接受治療,並調整生活步調,因為頭腦是動態器官,及早介入有較高比例好轉。
時下大家對於憂鬱症、躁鬱症等精神疾病已有較多了解,別忘了思覺失調症也是盛行率相當高的腦部疾病,可能就發生在自己或是親友身上,多關懷、別忌諱就醫,是最好對策。
「裝病」難通過醫師診斷
目前醫界對思覺失調症的診斷,還無法透過影像儀器或抽血檢查,主要是根據病人或家人陳述症狀,當症狀持續6個月以上,並有社交及常規生活障礙等表現,排除吸毒、藥物、喝酒、腦傷、電解質不平衡等外部因素,而是腦功能本身思覺障礙,就符合確診要件。
即便沒有儀器加以判讀,但思覺失調症診斷的嚴謹性是可以相信的,不太可能「裝病」騙過醫生,短時間「裝瘋賣傻」或許可能,但要維持半年以上,且生活功能發生障礙,很難達成。尤其醫療團隊都會經過詳細會談,若是「編故事」,一下子就被「看破手腳」。若說嫌犯要藉著裝病騙過精神鑑定,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而殺警的鄭姓男子一審獲判無罪,是因為司法體系透過精神鑑定報告,認定患有思覺失調症的鄭男在殺人當下處於幻聽或被害妄想之中,「是被症狀掌握意志力、而不是自由意志」,現實上失去判斷能力,出現失序的行為。鄭男殺人的行為當然不對,只是比起該有的刑責,他更需要的是治療。
當社會安全網出現破口,讓類似案件不斷上演,政府單位應該痛定思痛,從制度面做起。衛福部若能廣設由醫師、護理師、社工、心理師和職能治療師組成的「精神醫療團隊」,超前介入,深入社區掌握嚴重病人的狀況與需要照護需求,並予以適當處置,把社會安全網織得更綿密,就有助於防患未然,不讓嚴重發病的患者求助無門,四處遊走。
思覺失調症穩定後 有機會回復正常生活
醫學不斷進步,如今思覺失調症只要經過妥善的藥物治療,有相當大的機會可以控制、回復正常生活。當治療後腦功能持穩、病症影響轉小,逐步恢復社交功能、生活自理之後,可以試著減藥,甚至停藥,前提是要在醫囑下逐步進行。
「最怕患者服藥後病情改善即擅自停藥,這時候最容易惡化。」醫病之間要建立信賴的「治療關係」,過程必須持續努力,醫師要視患者的個人情況給予適度的治療,病人也要努力認識自我脆弱的腦,保持腦力充沛,雙方一起朝著「停藥」的終極目標邁進,與疾病和平共處。
當患者不願意接受治療、不順從服藥時,親友最好的做法是先同理患者的痛苦與害怕,再一步步引導患者去看醫師,不要劈頭就罵,只會增加敵對與反彈。先從站在同一陣線開始,去分擔患者的痛楚,讓患者學習並意識到自己生病,增加治療的意願與順從性,有助於控制病情。
即便患者減藥或停藥,仍要固定回診,特別是生活壓力大或遇事苦惱時,腦的抵抗力、耐受度下降,容易觸發脆弱點,造成病情復發,因此要讓醫療團隊定期檢查,患者也要盡力保持生活單純規律、營養均衡、運動習慣,學習調整更好的人格特質,減少腦的衝擊力,保持腦的健康與穩定度,提高生活品質。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
- 編輯筆記 搶救新國病─肺癌
- 新聞news一下 / 前總統李登輝98歲高齡辭世 多種宿疾纏身仍高壽 自律遵醫囑
- 新聞news一下 / 議員全家鉛中毒 掀中藥重金屬超標風暴
- 不抽菸卻罹患肺腺癌? 原因找到了! 肺癌防治 應超前部署
- 肺臟移植突破萬難 讓病人重新呼吸!
- 備戰下半場! 新冠病毒疫苗火速研發中
- 擺脫洗腎王國! 別讓這些原因傷害你的腎臟
- 搶救記憶! 失智症診斷及藥物的研發進展
- 小心「腦動靜脈畸形」 引發年輕型腦中風
- 白內障手術後不滿意 可能是哪些原因?
- 「紅白」大對抗?! 紅肉、白肉,到底哪種肉較健康?
- 楊智超專欄 / 老年人的肌力減退
- 粘醫師消脂保肝專欄 / 用對方法 實踐健康長壽的人生目標!
- 糖尿病藥物可護心、護腎, 還能改善脂肪肝!
- 透視青光眼 / 認識眼藥
- 脖子突然不能動了! 怎麼辦?
- 防疫新生活 五星防疫餐 線上料理競賽獲滿堂彩
- 好心肝門診中心擴充樓層及診間 籲請各界熱烈愛心襄助
- 基金會動態 / 愛與善心的平台 好心肝健康生活館開幕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