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63期

出刊日:2023-01-15

返回上一層

大腦病變 視網膜先知道! 早期診斷阿茲海默症有新進展

邁入超高齡化社會,許多人害怕的不是癌症或死亡,而是擔心老來失智,失去生活的樂趣也拖累家人。造成失智症最主要的病因是阿茲海默症,儘管目前藥物療效有限,不過在早期診斷方面有一些新進展,令人期待。
 
諮詢╱邱銘章(臺大醫院失智共照中心主任、臺大醫院神經部前主任、臺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
撰稿╱黃靜宜
 
有一天,愛麗絲發現自己的方向感變差,變得健忘。就醫後,悲劇般的診斷徹底改變了她的生命,也改變了她與家人和世界的關係…」
 
改編自暢銷書的電影「我想念我自己」,真實呈現一位罹患早發性阿茲海默症的哈佛大學語言學教授的生命歷程,逐漸混亂的生活和疏離的人際關係,在在讓人對於阿茲海默症帶來的影響感到心驚。醫學界對於這個病的防治,是否有更多的進展?
 
國外最近有研究發現,透過視網膜檢查,也能早期診斷阿茲海默症。
 
影像檢查可看出 視網膜乙型類澱粉蛋白沈澱
 
根據《Scientifc American》2022年9月的一篇報導,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藥物設計中心(University of Minnesota’s Center for Drug Design)的羅伯特·文斯(Robert Vince)和斯瓦蒂·莫爾(Swati More)於2014年使用一種稱為「超頻譜影像」(hyperspectral imaging)的方法來識別小鼠視網膜上的乙型類澱粉蛋白(clumps of beta-amyloid),之後也發現,人眼視網膜上的乙型類澱粉蛋白,也可作為疾病早期標記。
 
加拿大一家醫學影像公司Reti Spec取得此一技術授權後,與機器學習運算法結合,接著北美數家機構進行臨床試驗,以檢驗該技術的功效。這些試驗的初步結果於2021年 11 月公布,有108 名參與者,有些具有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有些則有臨床前阿茲海默症或輕度認知障礙,這可能是神經退化疾病的早期徵兆。
 
將視網膜檢查與正子攝影(PET)和腦脊髓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結果進行比較後,研究人員發現,該技術能正確辨識出86%有乙型類澱粉蛋白的人,並正確排除了80%沒有的人。研究者認為,雖然還需要更多數據證明,但視網膜檢查作為診斷早期阿茲海默症的工具是很有希望的。
 
 
視網膜亦屬中樞神經系統
 
為什麼從視網膜可以觀察到大腦是否有病理變化跡象呢?
 
視網膜可說是通往大腦的「窗戶」,也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分。我們的第二對腦神經是視神經,視神經的末端就是在視網膜上面的一些神經節細胞層GCL(Ganglion cell layer)。
 
只要是中樞神經系統,就有機會產生跟大腦一樣的阿茲海默症病變。阿茲海默症在疾病早期,腦部會有乙型類澱粉蛋白及tau蛋白異常堆積的情形,乙型類澱粉蛋白最後會在細胞外形成斑塊(senile plaque),而磷酸化tau蛋白則是在細胞內形成纖維糾纏(neurofibrillary tangle)。因此,藉由檢查這兩種致病性蛋白,有助於阿茲海默症的診斷。
 
視網膜內是否有乙型類澱粉蛋白堆積,要透過眼科的螢光攝影檢查。此一檢查在眼科行之有年,例如檢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或血管是否有滲漏等病變都會用到。有些研究團隊利用薑黃素具有螢光而且很容易與乙型類澱粉蛋白纖維結合的特性,再利用雷射掃描眼底鏡來觀察比較阿茲海默症病人和一般人或有阿茲海默症家族史的人,其視網膜類澱粉蛋白堆積的量,就可當作診斷工具。
 
不過,到底視網膜與大腦內的乙型類澱粉蛋白堆積,相關性可以達到多少?國外還在進行臨床試驗。
 
早年發病後才能診斷 現在可提早15~20年得知
 
早年醫界對阿茲海默症還不十分了解時,通常等到病人已經明顯失智,才能診斷。後來從一些家族性的阿茲海默症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在大腦的病理變化,早在發病的前15~20年,就已經出現了。
 
約莫十幾年前,因為一些生物標記的進步,阿茲海默症終於得以在發病前就診斷出來。2011年美國國家老年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NIA)和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 Association)提出一些認可的阿茲海默症檢測方式,包括以下幾種:
1 透過正子攝影(PET)掃描,檢查大腦是否有乙型類澱粉蛋白或tau蛋白的堆積。
2 利用磁振造影(MRI)去看大腦海馬迴或腦皮質是否萎縮。
3 抽脊髓液送驗,因為乙型類澱粉蛋白與tau蛋白在發病過程中會慢慢進入脊髓液中,所以可抽取脊髓液來偵測定量這些異常物質,稱為阿茲海默症的液相生物標記。
 
血液檢查尚在發展中
 
至於血液檢查的難度較高,尚在發展中,因為乙型類澱粉蛋白與tau蛋白進入血液的濃度更低,不易檢出。不過2022年有一篇血液生物標記的指引論文,建議可用於具阿茲海默症高危險因子或已發病者,也可作為接受臨床試驗者追蹤篩檢之用。
 
臺大醫院則和師大光電所合作,2021年宣布開發出一款血液檢驗產品,只要透過抽血就能輔助阿茲海默症的診斷。這是以超導科技開發出超靈敏免疫磁減量檢驗技術,能精準地量測出血液中類澱粉蛋白與tau蛋白的含量,並證實這兩種蛋白質濃度高低可用來評估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準確率達8成5以上,也通過台灣衛福部醫療器材審查。
 
有異常堆積不等於發病 不建議一般人篩檢阿茲海默症
 
不過,不管是哪一種檢測方式,目前仍建議用於困難鑑別的病例或測試藥物療效、有高風險因子(如有阿茲海默症家族史或有三高者)的長期追蹤等,不建議一般人當做健檢般去檢測。主要是因為檢查出來的結果並非高於平均值就代表罹病,跟前述利用視網膜檢查出乙型類澱粉蛋白一樣,即使發現乙型類澱粉蛋白堆積,但從出現病理變化到發病之間,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不完全相關。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大衛.斯諾登(David Snowdon)博士從1986年起進行一項著名的修女研究(Nun Study),共有678名74~106歲、平均年紀為83歲的修女參與,其中部分人死後並捐出大腦。透過大腦解剖發現,有些修女高齡8、90歲,生前的生活自理功能一切正常,但大腦中已有阿茲海默症的病理變化,甚至已達中度或重度。這也證明了,大腦出現阿茲海默症病理變化並不等同於疾病的嚴重程度。
 
高危險群提早診斷有其意義
 
不過,提早發現大腦有病理變化,也並非全無意義,比如說可做一些努力降低發病風險,延緩發作。研究指出,阿茲海默症與年齡有關,每增加5歲,發病率就增加1倍;若能讓全世界的人都延緩5年發作,失智症人口就減少一半。此外,輕度的阿茲海默症比起中重度來得更好治療與照顧,提早準備,讓疾病延緩發作或處於輕度階段久一點,對社會的整體衝擊都會減少。
 
又如有些人有阿茲海默症的家族史,對於是否要檢測相關基因猶豫不決,不知道提早知道自己帶有疾病的基因,是好是壞?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有些人寧願如常過日子,不希望提早知道而提心吊膽;也有人想提早知道,以便做好人生規畫,避免遺憾。
 
單純就醫學立場,如果父母有阿茲海默症,子女很想了解自己是否也會罹病,可以考慮請父母去檢驗基因,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技術檢測全基因,如果檢測結果父母並沒有具遺傳性的基因突變,那子女也不用做;如果父母檢測出有遺傳性基因,子女再單獨檢測是否也帶有該突變基因即可,單一基因的檢測費用較NGS少很多。
 

失智可及早預防

芬蘭有一個著名的研究《FINGER》,也就是預防認知障礙及失能的老年人介入計畫,透過嚴謹的實驗設計,一組採取干預措施(包括營養指導、運動、認知訓練、社交活動以及血管和代謝危險因素的管理),與對照組比較,證實了採取干預措施這組的老人,確實可以提升認知功能,進而降低失智症風險。目前全球多國也在進行規模更大的《WW FINGERS》的研究計畫,試圖複製芬蘭的成功經驗,從更多面向的介入來減少或延緩失智症。想要避免老來失智,現在就可以開始積極預防!
 
這些方式包括:
■ 多運動:每週2~3次以上、每次至少30分鐘的規律運動習慣。
■ 多動腦:從事可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
■ 地中海飲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與某些癌症的風險甚至是整體死亡率,同時阿茲海默症發病的相對風險下降約7成,也可減緩正常老人認知功能減退的速度。
■ 多社交互動:多參與社交活動可降低罹患失智症之風險。
■ 維持健康體重:中年時期肥胖者(BMI≧30),其阿茲海默症發生的相對風險上升3倍,過重者(BMI 介於25、30之間)升高2倍。老年過瘦(BMI <18)失智風險亦提高。
■ 避免三高: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血管疾病、腦中風都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 避免腦部外傷:腦部曾經受到重創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是一般人的4倍以上。
■ 避免抽菸:抽菸是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相對風險上升近2倍。
■ 避免憂鬱:曾罹患憂鬱症者發生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增加。
■ 避免聽力障礙:有聽力障礙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為聽力正常者的2倍。
(資料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