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報導

【護眼百科】 眼的構造及功能-眼的構造精巧 功能獨特

返回上一層

撰稿/許紋銘教授 
好心肝門診中心眼科特聘主治醫師
前台北榮總眼科部主任、雙和醫院眼科主任

前台北醫學大學教授兼醫學院副院長
醫學專長:一般眼疾、角結膜病變、眼瞼、淚器、眼窩疾病之診治 、 眼疾衛教科普寫作
 
眼的構造可以分為: 眼球、眼瞼、淚器、眼窩、眼肌、視神經,六大部位。
 
【第一部份 : 眼球】
眼球是一個略圓而偏橢圓形的構造,前後直徑約22到23毫米。眼球的解剖構造(圖一)又可以分為12個小部分。
 
(1) 結膜
「結膜」是一層薄而半透明的黏膜,覆蓋眼瞼內層並延伸至角膜周圍。覆蓋眼瞼的部分叫做「瞼結膜」;覆蓋住眼球(鞏膜)的部分叫做「球結膜」,兩者交界形成的皺襞,叫做「穹窿」。 結膜含有豐富的微血管,所以結膜受到刺激或發炎的時候很容易造成「紅眼睛」 的狀況。結膜也含有「黏液腺」,可以分泌淚液膜的黏液層(淚液膜的最內層)。
 
(2) 角膜
「角膜」 是眼球前方透明的組織,正常是無色透明的。透過眼角膜可以看到虹彩的色澤,若虹彩色素比較淡微(少數歐美民族)則透出「藍色眼珠」;若虹彩色素含量很多(東方民族)則呈現「黑色眼珠」。 一般人所稱「黑仁,黑眼珠」 的部分,指的就是眼角膜。
 
(3) 鞏膜
「鞏膜」 即一般人所稱的「眼白」的部分。它是眼球壁最外一層,鞏膜組織堅韌而不透明,它的功能是保護眼球內部,並維持眼球的形狀。
 
(4) 虹膜
「虹膜」 含有色素及肌肉。虹膜中央有一個圓形的開口叫做「瞳孔」 ,瞳孔可以隨著光線強弱而放大(光線弱的時候)或縮小(光線強的時候),以便控制進入眼內的光線。
 
(5) 睫狀體
「睫狀體」 位於虹膜與脈絡膜之間。睫狀體可以分泌「房水」。房水內含有養分,可以提供角膜的營養,並維持眼球內的壓力。睫狀體有「懸韌帶」,可以調節水晶體的形狀及厚度,讓光線透過水晶體時,能夠有適當的焦距,使光線聚焦而落在視網膜上。
 
(6) 脈絡膜
「脈絡膜」 為眼球壁中層的組織,主要由色素及血管組成,可供應眼球(特別是視網膜)養分並運送廢物。虹膜、睫狀體、脈絡膜,三者合稱為「葡萄膜」。
 
(7) 水晶體
「水晶體」是位於瞳孔後面的扁平、橢圓形、透明的晶狀體。水晶體外層包以細緻的「晶體囊」,可以防阻「房水」 進入水晶體;裡層為「皮質」和「晶體核」。水晶體周圍有彈性組織,稱為「懸韌帶」,這個韌帶連接在睫狀體,可以將水晶體固定。水晶體的形狀、厚薄,可以因為懸韌帶的鬆緊而改變,以便調節屈光狀況,使進入眼睛之光線能聚焦於視網膜上。
 
(8) 前房
   水晶體前面介於角膜和虹膜之間的空間,叫做「前房」,前房內充滿「房水   」 。虹膜根部與眼角膜、鞏膜交接處稱為「房角」。房角為房水排流處,與   青光眼有密切的關係。     
 
(9) 後房
水晶體、睫狀體及虹膜圍成的空間,稱為「後房」 。房水由睫狀體分泌出來後,由後房經瞳孔流到前房。
 
(10) 玻璃體
「玻璃體」是水晶體後面的透明膠狀物質,填充眼球的後腔(佔眼球腔五分之四)並維持眼球的形狀。透明的玻璃體可以讓光線透過而到達視網膜。年輕人的玻璃體為「膠狀固態」;老年人或某些眼疾患者,其玻璃體容易「液化」。玻璃體混濁會呈現「飛蚊症」 的症狀。玻璃體若因外傷或手術而導致流失,則無法再生。
 
(11) 視網膜
「視網膜」是眼球壁最內層,滿佈感光細胞及神經纖維。視網膜的血液由脈絡膜及視網膜的小動脈供應。視網膜中心區,稱為「黃斑部」。黃斑部含有大量的「圓錐細胞」;視網膜周邊區域含有「桿狀細胞」 。圓錐細胞與中心視力、色覺和形狀感覺功能有關;桿狀細胞的功能是維持「暗視覺」及周邊視力。
 
(12)視神經
「視神經」 是收集視網膜神經纖維(約100 萬條)集合而形成,其功能是將視網膜接收的影像傳到大腦。視神經在眼底形成「視神經盤」,盤中有一個凹洞,稱為「視杯」。
 
圖一  眼球及眼周構造
 
【第二部分 眼瞼】
眼瞼(俗稱眼皮)外表看起來是皮膚,但是它與一般皮膚構造不同。眼瞼最外面一層為皮膚,其內有眼輪匝肌、眼瞼板、結膜 三層組織(眼瞼共有四層組織)。眼瞼分為上眼瞼、下眼瞼,上下眼瞼交接處,外側稱為「外眥」;內側稱為「內眥」 。東方人的內眥常有皮膚皺摺遮蓋內眼角,稱為「內眥贅皮」,這個贅皮若太多,則會遮蓋鼻側的鞏膜,使人誤以為患有「內斜視」, 這種情形叫做「假性內斜視」。
 
「眼瞼板」 是一個很強又紮實的組織,提供眼瞼結構性支持。眼瞼板的中間有「麥氏腺」,麥氏腺可以分泌油脂(油脂為淚液膜的最外層),眼瞼板上端有「眼瞼提肌」附著。上下眼瞼的邊緣長有睫毛,睫毛可以防止汗水或異物進入眼睛,睫毛觸及(傷害)角膜或結膜,稱為「睫毛倒插」。
 
眼瞼可以主動地打開及閉合(打開靠眼瞼提肌;閉合靠眼輪匝肌),眼瞼打開及閉合之間,可以使淚水均勻分布於結膜及角膜上皮,保持眼角膜的濕潤。眼瞼可以阻擋光線,也可以保護眼球不受異物或眼球暴露之傷害。
 
【第三部分 眼窩】
「眼窩」為七塊骨頭構成的腔洞,眼球位於眼窩中。眼窩充滿脂肪組織,用來作為支架和外力緩衝。眼窩除了眼球及脂肪以外,還有:眼外肌、神經、血管及淚腺。眼窩四周有「鼻竇」,鼻竇內含空氣,與鼻腔有孔道相連。
 
【第四部分 淚器】
「淚器」為淚液分泌及排流的構造,淚器可以分為「淚液分泌系統」及「淚液排流系統」。淚液由淚腺及副淚腺分泌,淚液分泌之後,覆蓋(分佈)於眼球表面(角膜及結膜),再匯流進入排流系統。
 
淚液排流,先經過眼瞼鼻側的「淚點」,進入「淚小管」、「淚囊」,再經由「鼻淚管」流入鼻腔。淚液穩定的流動,可以使眼球濕潤,淚液也具有殺菌及中和弱酸弱鹼的功能。淚液太多固然會造成困擾;淚液太少會引起乾眼症,造成眼角膜的損傷。
 
【第五部分 眼外肌】
每隻眼球有六條「眼外肌」 支撐,將眼球固定在眼窩中。眼外肌包含:內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上斜肌、下斜肌。這些肌肉的配合和協調,可使眼球自由而協和的往任何方向轉動。兩眼運動的時候,兩眼的眼外肌彼此協調。支配眼肌的腦神經,有:第三條、第四條、第六條。任一條腦神經,神經麻痺或是眼肌本身的病變,都可能引起「斜視」。
 
【第六部分 視神經及其路徑】
外來的光線(影像)經過眼角膜、瞳孔、水晶體、玻璃體等透明的組織之後到達視網膜。視網膜接受光線(影像)後,視網膜的色素層經由「光化學及光電反應」,刺激視網膜的錐狀細胞及桿狀細胞,將「光波」 轉變成電性波動。此「電波」 經由視網膜神經纖維所集結成的「視神經」 傳導,視神經通過眼窩進到腦部。
 
視神經在腦下垂體附近形成「視交叉」,視神經由「視束」 到達「外側膝狀體」,再經由「視放射」 進入「大腦枕葉」。(圖二)
 
大腦枕葉經過複雜的「解析過程」,人們才能「看」 出物體的影像及顏色。
 
 
 
      圖二  視神經及其路徑